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26531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学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记忆)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P1 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的比较P2托幼机构家庭相同点教育目的及目标根据学前教育法规、社会需要和儿童特点,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入小学作好准备使为国教子与为家教子、为子教子相统一,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任务及内容对儿童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几方面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健康、认知、品行、审美等方面的教

2、育不同点教育性质及功能专门场所,保育、教育儿童是唯一功能综合场所,除了有教养孩子的功能外,还有休闲娱乐等功能教育环境及设备有保育、教育儿童的各种专门设施和设备,做到教育化、艺术化、儿童化有一些教养孩子的设备和器械,并不一定做到儿童化教育者及教育对象教师受过职前培训,负责教育全班30、40个儿童,有纵向辈分及横向辈分关系家长在做父母前并不一定都受过培训,一般负责教养一个孩子,主要是纵向辈分关系教育途径及形式园所内外的各种活动,以集体教育为主、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为辅家庭内外部生活,以个别教育为主教育管理及评价组织性、计划性强、依法办事、,多向多层评价灵活性、随意性很大,家长主宰,单向单一评价三、学

3、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P5-7 (一)时代性和社会性 (二)亲情性和感染性 (三)针对性和随机性 (四)连续性和一贯性 (五)权威性和专制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P8-16(记忆)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一)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二)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二、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 (一)有助于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 (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能预防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 三、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一)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 (二)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四、家庭

4、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 (一)陶冶了孩子的性情 (二)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三)发展了孩子的才能 五、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提高了孩子的发展水平 (二)影响了孩子的职业取向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理解)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P16-17(不祥待补充) 使孩子在体、智、德、每等方面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成长,将来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合格人才。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由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等部分构成,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年龄阶段,家庭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基本要求也不同。(一)、健康教育

5、的任务及要求主要任务: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卫生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求:首先应关注孩子饮食的安全;其次应关注孩子游玩的安全;再次应关注孩子脑部的安全;最后应关注孩子看电视的安全;(三)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主要任务: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应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其次应发展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再次应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应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四)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主要任务:培

6、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感;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要求:首先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其次应培养孩子的合群性再次应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五)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主要任务: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创造美;塑造孩子美的心灵要求:首先应加大孩子的艺术投资其次应尊重孩子的艺术爱好再次应鼓励孩子的艺术创造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P20-26 (一)科学性原则 注意点:1、更新价值观念2、树立开放意识3、构建学习环境(二)理智性原则 注意点:1、调节情绪2、规定限度3、全面整合4、杜绝溺爱(三)

7、指导性原则 注意点: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2、给予恰如其分的帮助3、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四)渐进性原则 注意点:1、具体明确2、适当合理3、螺旋上升(五)适度性原则 注意点:1、称赞孩子的努力2、惩罚孩子的过失3、奖与惩相结合(六)一致性原则 注意点:1、互通信息2、相互配合3、共同教育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P26-33 (一)环境熏陶法 注意事项:1组织相应的家庭生活2、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二)兴趣诱导法 注意事项:1、了解孩子的喜好2、提供新异的刺激3、激发孩子的欲望4、兴趣盎然地施教(三)暗示提醒法 注意事项:1、多与孩子沟通2、多种方式暗示3、巧妙使用反暗示(四)活动探索法 注意

8、事项:1、开展体育活动2、组织游戏活动3、倡导劳动活动4、鼓励探索活动(五)榜样示范法 注意事项:1、父母自身树立榜样2、借助文学作品榜样3、利用孩子同班榜样第二章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理解)一、学前儿童创造教育的概念及特点P38-39概念:学前儿童的创造力不同于成人,它是一种异想天开、别处心裁、求异思维的能力,是创造欲望和创造意识、创造素质、创造行为的有机统一体。特点:一是模仿性;二是自发性;三是灵活性;四是发展性;五是差异性二、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P39-41(一)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 (二)有利于造就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三)有益于我国

9、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国际接轨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任务P41-43(记忆)一、激发儿童创造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丰富儿童创造的知识和技能 三、鼓励儿童创造性想象与实践 四、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五、塑造儿童创造的个性 六、培养儿童创造的品德 七、鼓励儿童的冒险精神 八、提高儿童的抗挫能力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P43-46(应用)一、全面性原则 二、个别性原则 三、活动性原则 四、宽松性原则 五、赞赏性原则 六、示范性原则 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P46-52(应用)一、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二、科技活动 三、绘画活动

10、四、体育活动 五、劳动活动 六、想象活动 七、制作活动 八、编讲活动:看图说话;创编故事;设想未来;扩展词汇 第五节 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评价P52-56(应用)一、观察孩子的动作二、观看孩子的作品三、倾听孩子的声音四、洞察孩子的心理五、透视孩子的个性第三章 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理解)一、学前儿童情商的基本涵义P60 儿童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儿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综合特性,包括儿童的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二、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基本价值P61-62 (一)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

11、金时期 (二)情商是儿童人格教育的必要成分 (三)情商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P63-66(记忆)一、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 二、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三、提高儿童的情感技能 四、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P66-71(应用)一、示范法 二、谈话法 三、讨论法 四、体验法 五、想象法 六、风暴法 七、记录法 八、评价法 第四节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P71-77(应用)一、交流活动 二、游戏活动 三、说笑活动 四、同伴活动 五、体育活动 六、合作活动 七、扮演活动 八、艺术活动 九、训练活动 第四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及能力第一节学前

12、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P82-91(记忆)一、学前儿童家长的身体素质 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文化素质 三、学前儿童家长的道德素质 四、学前儿童家长的心理素质 五、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态度P91-99(理解)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 (一)对孩子性格特征的影响(细微干预的母亲、垂直亲爱的母亲、情动的母亲、水平亲和的母亲) (二)对孩子劳动品质的影响(完美型家长、仆人型家长、圣人型家长、殉道型家长、补偿型家长、庇护型家长、旺盛型家长、退却型家长、懒惰型家长、特权型家长) (三)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影响(指挥型家长、交往型家长、支持型家长、纠错型家长) (四)对孩子智力的影响(过

13、分保护的家长、过分干涉的家长、严厉惩罚的家长、温暖民主家长) 二、家长教养态度的调整与纠正 (一)研究孩子的行为模式 (二)重视孩子的个性特点 (三)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 (四)形成民主的教养作风 (五)拥有一致的教养态度 第三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P99-105(应用)一、学前儿童家长了解、认识孩子的能力注意事项:第一,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第二,要了解孩子的各种权利 第三,要了解孩子的活动形式第四,要了解孩子的个人特点二、学前儿童家长观察、记录孩子的能力注意事项:首先观察要经常化其次观察要全面化再次记录要简洁化最后记录要多样化三、学前儿童家长了分析、评价孩子的能力注意事项:第一,全面分析孩子

14、 第二,正确判断孩子 第三,科学评价孩子 第四,纵向比较孩子三、学前儿童家长了指导、发展孩子的能力 注意事项:首先是指导的早期性;其次是指导的针对性;再次是指导的艺术性;最后是发展的全面性此为是发展的多样性第五章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知道形式的衍变(理解)一、5090年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及成因二、5090年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的发展特点三、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及渠道(应用)一、家庭教育讲座 二、家长会 三、辨析评论会 四、父母沙龙 五、家长园地 六、家园小报 七、开放日活动 八、父母执教活动 第三节社会互动理论对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启示(应用)一、常人方法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助的启示二、印象管理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助的启示三、社会交换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助的启示四、参照群体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助的启示五、符号互动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助的启示六、社会角色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第六章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第一节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价值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