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25352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二)(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学习感受 中国古代史教案前言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上、下两册,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第5版引言: (一)编辑缘由 便于记忆,备战考研大业。 (二)缺点和不足 没有将社会生活史这一板块纳入编辑之中;结构不是十分固定;选材重点与教学大纲存在偏差;史实罗列的详略不一定得当等等。限于多方面的条件,纰漏百出在所难免,恳请指教和互相交流。 (三)凡列 1、本案的编辑仍是以时间为线连缀、空间为面铺开,从而展现各个朝代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基本理论贯穿其间。 (四)杂谈一些记忆与理解 记忆,应该是先记后忆。即不仅要将内容记下来,还要求能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2、回忆出来,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记忆。可是,记诵之后很容易就遗忘,过目不忘似乎只是个神话,但我们不必为此心灰意冷。在人类的繁衍、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习创造和模仿能力居功至伟。因此,后天的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记忆(天赋)能力的不足。 学习历史,最基础的就是去全面认识各个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等。为了能全方位的把握这些基本的对象,掌握和使用结构学习法是十分必要的。整个大学生涯(师范生)都是受结构学习的训练和熏陶,因此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个人认为,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 即总的方法论。第一步,建立结构。 将各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

3、、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一一罗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的将各个时期(朝代)的历史了然于胸。这好比人要站得稳,必须得有健全的骨架。 第二步,添血加肉。骨架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最基本的框架我们已经完成,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我们必须适当的给它添血加肉。这好比一个人要想形象丰满、健全,就必须得有血有肉。 第三步,用思想(理论)贯穿其间。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此处之“尽信书”指的是身心都陷进书里,拔不出来,如是,大有被“书”牵着鼻子走之虞。在史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思想贯穿其间,那么历史就只是杂陈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 为加强记忆,这三部曲缺一不可,一步一步都得踏实的做到。有记必有忆

4、。记忆到了最高深处就应该是融会贯通。 1无论选择何种理论作为支撑,都得切合实际,符合自己。其他一些记忆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即将类似或同类的古今中外的事件拉在一起排比记忆。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唐末黄巢大起义、清代天平天国大起义等等。如何去记忆他们。 我们去总结他们的爆发原因、过程、结局、历史意义和作用、其具体内容等等,然后再把这些放在一起排比领悟。这样,我们不仅能把史实记忆下来,并且还能透过字里行间将历史的发展轨迹或是趋势给总结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他们的口号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均平”最后到“均田”的变化,透过这个史实我们可以总结出: (1)农民起义逐步涉

5、及到农业社会中的最根本问题,即以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这表明农民强烈要求调整或是改变现有生产关系,以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与此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出现。民主、科学、自由等等相继发展。即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出现局部或是全面的重组。(3)封建社会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缺陷。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表现为土地兼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封建社会这个生产关系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改革(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或是革命(推翻封建社会)是在所难免的。(这里并不是否认在历史中出现的偶然性,但是偶然始终偶然,出现的几率微乎其乎。此不考虑)等等,

6、这些都是字里行间所不能明明白白写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出来。这是历史大趋势的记忆与理解方法。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只有两种。即归纳和演绎。归纳,即总结,在此基础上演绎,即创新或创造性的学习。 2、划分句子的成分记忆法(具体句子的记忆)在总结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教材里有这么一句。(下册,第348页最后一段): 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我们如是记忆: 主体,即主语(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谓语)原因,即宾语(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注:我们采用“断句子成份的方式来记忆,下同),结果

7、,即宾语补足语(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方法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掌握或是使用。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足够了。 注:马克思主义指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生产关系: (1)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分配方式,即产品如何分配;(3)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地位和相互关系生产力: (1)劳动者(2)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 (五)结言 祝君马到功成。 赣州,六栋 2021年4月3日 癸巳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余英时先生说“论学不立门户”,读书治学最忌门户之见,“自是相非”,是淮南

8、鸿烈评诸子学说时所言,如若“各执一端”,大有“役于物”之险,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其关怀是哲学的,但也可以用在史学的学习当中,面对任何学说,内心要开放,而决定应当慎重。 中国古代史教案(先秦部分) 夏 1,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21年 (2)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3)建立者,禹2,族源 夏族,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姒姓,称为有崇氏。主要事迹:与共工氏同为具有丰富治水经验的部落。3,禹的时代 (1)大禹治水,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2)巩固王权措施,a,征伐三苗b,迁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 后又迁往阳翟(今河南禹州市)c,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

9、标志)注意名词解释:涂山之会4,启的时代 (1)杀伯益、剿绝有扈氏。“家天下”从此开始。(2)钧台之享,夏王朝的统治基础正式确立。5,统治状况 (1)国家机器的建立a,中央政权组织形式 夏王之下,为六卿。分管民事、军队等事务。六卿之下各有僚属和下属官吏,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b,建立军队、刑法、监狱 建立了一只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严密军队制定禹典,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奴隶制法典帝芬时造的“圜土”,早期监狱 以上事实表明,夏王朝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形成。(2)经济状况 a,夏人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 3b,生产工具,以石、木、骨、角、蚌制品为主。金属冶炼已经开始。c,农业

10、状况:谷物产量有所提高,夏代出现用粮食酿酒。d,手工业:出现了世代的专业生产者,如车辆制造。e,建筑业:房屋建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房基采用夯筑。 f,商业:二里头遗址发现有贝,当时作为货币之用,表明交换媒介出现。(3)文化成就a,天文历法: a,尧舜时期,便有义和、义仲观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b,关于日食的记录: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晨不集于房”。(经近代学者推算是公元前2165年,也有推算是公元前1948年。二者虽相差颇远,但都公认其为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c,流星雨的记载: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这是有关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d,干支纪日:夏代末期帝王有孔甲、胤甲等,都用

11、天干为名,表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经普遍。e,夏小正:保存在大戴礼记中,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根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b,文字 夏代文字尚在探索之中,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原始社会晚期各地遗址中普遍发现记事性质的刻画符号,以及殷商已有较成熟的甲骨文字和金文。)先秦学者经常征引的夏书、夏训等等书籍保存着有关夏代的典册。 6、夏王朝的兴衰 (1)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a,启死后,太康即位。不久其五兄弟内讧,太康迅速挫败叛乱,巩固政权,但很快就沉湎于享乐。有穷方伯后羿乘虚而入,一度夺取夏王室的统治权力。(名词解释,太康失国) b,仲康子相在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南)积蓄力量,准备复

12、国。c,少康联合夏臣伯靡,灭掉寒浞和有穷国,被拥立为王。d,历史教训 历经三代人的辛苦斗争,终于成功复国。这一曲折而复杂的事实表明:国家诞生之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已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心的向背是一个政权得以维系的主要因素,任何暴虐的君主都难以长期统治下去。(此点可作为万金油,用于任一朝代灭亡时分析失败的因素及教训)(2)夏代中期的发展 a,少康后,其子杼继立为王。世本谓“季杼作甲”,他以制造兵甲出名。b,季杼以后,直到胤甲,共经五代六王。基本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c,疆域:夏王朝以伊洛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3)衰亡 a,胤甲继承人孔甲,荒淫暴虐,激起

13、民众的普遍反抗,许多诸侯开始叛离。从此,夏王朝统治逐步走上了衰败。b,孔甲三传到夏桀(履癸),其暴政终至内外交困。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从大禹到夏桀共传十四代、十七王。 商王朝 1,兴起 (1)族源;商人先祖相传是高辛氏后裔,商人早期主要活动于东部孟诸泽畔的商丘附近。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以玄鸟为图腾。(2)与夏的渊源; 其先祖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其传十四代至商汤立国,年代正好与夏王朝相始终。2,建立 (1)时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2)都城:亳(今河南郑州)3,统治状况政治上 (1)频繁迁都 原因。或许与王室内部的争斗有关公元前1300年,盘

14、庚迁殷。“行汤之政”政治局面出现。(2)统治机构 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商王之下,文由尹、多尹或百僚、多宰或小臣;武由亚、服等组成一整套统治机构 统治阶级状况。这些人有商王亲信、近亲等组成,是商王朝的支柱,原始宗法制在商代有了初步发展。(3)王位继承制度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到康丁后,嫡长子继承制度才逐渐确立(4)刑法汤刑,以肉刑为主,墨、劓(yi,四声)、剕(fei,四声,断足)、刖(yue,四声,砍掉双脚或脚趾)、宫、大辟、鞭刑、活埋等。反应商法残酷(5)军队 三师,商王直接统辖的军队。 商代后期,战车成为作战主力。每辆战车驾马两匹,甲士三人:一人御车,

15、一人持戈或矛,一个操弓矢。(6)疆域 a,区域: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畿外是众多的方国、部族b,班爵制度:侯、伯、子、男常见于卜辞中。(意义:规定了贵族的等级,明确了方国的地位,是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的表现。) c,统治状况:大小方国要定期向王室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一切礼仪制度 (7)民族关系 以战争为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还未占据主流。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江汉有荆楚,江淮有群舒 东部至淮水和山东沿海一带为东夷东南的夷方和虎方 5商对南方的统治,在后期已深入到湘赣一带。 经济上(1)农业 a,生产工具:耒耜(leisi, 三、四声)普遍使用,仍以石、骨、蚌制成的斧、刀、镰等为主,间或有铜质器具(但不一定都用于农业生产)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