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24455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复习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听语言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 主观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2. 空镜头:是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

2、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8. 间歇镜头: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

3、话声和现场背景声。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将观众注意力从整体引向局部,从环境引向重点、兴趣点,顺序展开一个动作或事件过程。前进式蒙太奇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事实和事件的发展。13.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14. 隐喻蒙太奇:是将两个在某种意义上相似的镜头并列起来,让

4、这种寓意通过喻体传达出来。15. 景深镜头:16. 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简答题:1. 景别使用的规律:不同景别的出现次序: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景别差异大的镜头之间要有过渡镜头,这样就保证了视觉效果的流畅自然。一般情况下,画面要紧缩些为好。 拍摄中应少用远景、全景,多用中景、近景和特写。一般来说,任何景别长度不应短于05秒,最长不应超过30秒。景别大小与持续时间成正比。远景(10)全景(8)中景(6)近景(4)特写(2)2. 主观角度在电影中的作用:(1)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

5、的心理感受(2)导演视线,表达导演的主观评价(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4)用不同的视角来刻画人物内心感受(5)表现生活中一些特殊体验3. 景深的作用:景深能使片子有层次感浅景深突出主体深景深可获得清晰的视觉享受4. 照明在影像中的作用:曝光作用造型作用构图作用戏剧作用5. 光线明暗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利用光线的明暗表示时间、环境。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突出被摄主体。利用光线的明暗效果创造不同的气氛。增强画面立体感。6. 蒙太奇的功能:1、保证连续、完整的叙事2、使镜头产生出新的含义3、创造特殊的电影时空通过镜头的巧妙组接,也可以创造出不同于现实时间的银幕时间通过蒙太奇组

6、接,可以造成电影空间的无限性。4、营造节奏7. 处理人物的语言在技术上应注意哪些问题?(1)语言喧宾夺主,使用过量,冲淡了视觉的表现力(2)语言陈词滥调,缺少真诚,强调说教,少了沟通与共鸣(3)语言缺乏个性,缺少新鲜感,缺少时代性(4)语言太过矫情,辞藻华丽,缺少口语化表达 8. 构图的基本原则:1主次原则突出主体 位置:主体位置要安排在画面中心部位或接近中心位置。 对比:要使形象突出,主体形象要与其他部分形成对比。 层次2对称原则宁静、完美、和谐 3.均衡原则平稳 4. 统一变化原则为主题服务9. 影响蒙太奇节奏的因素:1.镜头剪接率对节奏的影响剪接率是指在单位长度的电影、电视画面中,镜头转

7、换的次数。剪接率主要包含镜头长度、镜头数量和镜头变速等指标。剪接频率高低与节奏快慢成正比。即,在单位时间里,镜头数量的多少与节奏快慢成正比。短镜头组接多,节奏快;长镜头组接多,节奏慢。2.景别、角度、光影、色调、动静等组合关系影响蒙太奇节奏。3.相对说,无技巧切换的节奏感快于技巧转换,而技巧转换中的不同特技方式和速率又形成不同的节奏感。4.内部节奏主宰着外部节奏;外部节奏又可以影响内部节奏 。10.在剪辑影片时,应该遵循的原则符合剧本内容的要求按照动作的逻辑发展注意形象的大小与角度转变的范围保持一定的方向感、节奏感保持清楚的连贯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完整性使画面色调协调通过剪辑使音响

8、流畅注意时间的按排、速度和节奏的关系以及镜头的选择11.电影故事片剪辑工作的重点:(1)选择好素材,指剪辑者对戏用镜头的选择(2)安排好结构,要处理好故事片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3)运用好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电影语言,包括镜头语言和视听语言(4)掌握好节奏,包括故事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分析题:(2个,共十四分,从下面六个中任选两个)1. 分析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依据三角形布局,镜头的调度主要体现在9种不同的基本镜头形式之中。9种镜头形式分别代表了9种不同的基本含义: 1号镜头:1号机位通常称为主机位,1号机位的这个镜头也就被称为主镜头。从镜头形式方面看,它是全景系列镜头。从叙事功能看,它是关

9、系镜头,是背景镜头、整体镜头。从性质分析,它是定位镜头,确定了人物在空间的位置,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与空间的关系。2号、3号镜头:它们与1号镜头属于平行镜头。1号镜头是双人全景镜头,那么2号或3号镜头则是单人分切的镜头。在镜头形式上,大多呈现为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与1号镜头相比,仅仅景深、景别发生了变化。 4号、5号镜头: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它们属于外反拍镜头;以中近景系列镜头为主。在镜头的形式上,它们呈斜后侧构图形态,画面比较灵动、活泼。因为机位与轴线存在小于90角的活动幅度,所以镜头中的影像具有参差感。而且,人物交流的视线彼此对应。4号和5号镜头承担着具体刻画人物或事件关系、动作、细

10、节、特征、过程等任务,因此,它们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部分。 6、7号镜头: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内反拍 ”镜头。与4、5号镜头性质相似,同样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为主体,同样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内容;呈现为单人镜头,人物视线一概向外。因为是近景系列的内反拍镜头,人物脸部表情是表现的重点,镜头内容富有戏剧性。 8、9号镜头:属于骑轴镜头。人物居中,视线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直接暴露人物内心世界。2. 简述电影故事片剪辑的基本程序:样片素材的选择画面的初步剪辑(初剪)画面的细致剪辑(复剪)配对白的剪辑声画送审后的精确剪辑(精剪)配音响、音乐与合成资料效果的剪辑声画的综合剪辑(综合剪)混合录音中的工作结

11、束扫尾工作3. 简述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的异同:(一)蒙太奇学派与长镜头学派的主要区别是:蒙太奇学派主张的是一种主观的、表现的艺术,它的核心是形象的对列。长镜头学派主张的是客观的写实的艺术,讲究的是场面调度,其核心是再现表现对象的真实。 具体来说:1蒙太奇语言重视电影的典型性,长镜头语言强调电影的纪实性2蒙太奇以叙事见长,长镜头以表现心理层次见长。 (二)蒙太奇学派与长镜头学派的联系:长镜头和蒙太奇都是构成影视美学独特性的两块基石。从电影表现艺术的角度来看,应该把长镜头看成是对蒙太奇理论的一种补充,是对电影表现手段的一种扩展、延伸。 传统的蒙太奇镜头也好,长镜头也好,都只是针对某一个影片中的

12、段落而言,对于整个影片来说肯定是需要通过剪辑来把各个段落组合起来,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影。长镜头和蒙太奇兼而运用,相互补充,已经成为当代有较好理论修养的影视创作者不断采用的结构技巧和表现手段。 4. 如何解决跳轴问题: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时拍摄过程。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个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利用双轴线,越过一条轴线,由另一条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5. 镜头焦距对画面的影响:(

13、1)焦距越长,视觉范围越小,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画面背景越虚。(2)焦距越短,视觉范围越大,画面背景越实。短焦,拍摄的空间范围变大,突出近大远小的特点,夸张了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可以表现宏大的场面。中焦,还原对人对空间的视觉透视感觉,空间不延伸也不压缩长焦,空间纵深压缩,前景后景的距离被拉平,背景虚化6. 列举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全景景别:(1)展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时候(2)通过环境来烘托人物,刻画人物和环境的联系的时候(3)表示事物全貌全体的时候(4)全身镜头,交集镜头的时候视听语言选择填空复习资料1. 1895 年12月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一家咖啡馆里首次公开放映了工厂大门、

14、火车进站等影片,因此这一天在电影史上被确认为电影诞生之日。2. 20世纪20年代法国人塞列克第一次提出“电视这一名称。3.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名为的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4. 隐喻和象征是视听语言的本质要求5. 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里把影像构成元素归纳为:影像、声音、剪辑。6. 镜头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7. 画格与画帧分别为电影、电视的最小构成单位,即一幅画面。英文通称Frame。8. 电影每秒钟是24格画格,电视每秒钟是25画帧,动画则是每秒钟12画帧。9. 一部一个半小时的有声

15、电影,一般由400一800个长短不同的镜头组成。10. 画幅宽、长比例,普通银幕影片为1:1.375,宽银幕影片为1:2.35,70毫米影片为1:2.2。11. 构图目的是形成趣味中心,突出主体。12. 一个画格中所表现的人或者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主体和陪体。13. 画面中占优势的影调以黑色的暗调子为主的是低调;以白色为主的是高调;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的是硬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的是软调。14. 处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元素,要考虑以下三种原则:审美原则、主体突出原则、变化原则。15. 景别的表现功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远取其势,近取其质16. 由被摄取主体的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是特写镜头17. 镜头角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