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24178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疏肝法对肝郁型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眉山市中医院四川眉山62000【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疏肝法用于胃炎临床治疗 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 收治的100例肝气郁滞型胃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 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联合中医疏肝法 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 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 效9例,总有效率8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组治疗期间治疗相关的轻微腹泻1例、便秘。例,不良反应 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SAS 评分(49.5

2、5.4)分,SDS评分(51.33.9)分,均优于治 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纳入标准:诊断属肝气郁滞型胃炎患者;年龄在1580 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知情自愿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N80或W16岁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肺 功能不全者、肝炎、肝肾功能异常者和精神疾病患者,同时 排除对本处方药物过敏患者。1.2 方法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0.5g阿莫西林胶囊+250mg克拉 霉素+30mg兰索拉唑口服,每日2次;1片吗丁啉饭前口服, 每日23次。连续用药1个月。治疗组联合中医疏肝法柴胡疏肝汤增减辨证治疗:柴胡24g、南沙参20、郁金20g、半枝莲20g、白蔻仁 12g、黄连8g、炙甘草8g、法

3、半夏10g、木香10g、赤芍30、 泽泻30g、炒白术20g、北沙参30、丹参20g。脾胃虚弱的 患者加入黄芪、党参、升麻;胃寒患者增加附子、干姜、高 良姜;胃阴不足患者增添麦冬、百合;胃黏膜水肿患者增添 猪苓、薏苡仁;肠化生的患者添加土茯苓;胃粘膜充血的患 者增添蒲公英、鸡血藤、败酱草。诸药与500ml清水一并煎 煮至300ml,取药汁平分,早晚各服用150ml,每日1剂,1 个月为1疗程。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2。对比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根据标准量表测 定患者2组数据,治疗后无焦虑表现即为SAS70分;治疗后 无抑郁表现即SDS70分对比2组综合疗效:

4、治疗后患者病理检查无增生及肠上 皮化生,胃粘膜胃镜下显示为正常,原有症状基本消失,为 显效;治疗后病理检查仅有极少增生及肠上皮化生,胃粘膜 炎症情况胃镜下明显减轻,原有症状改善,为有效;治疗后 胃镜下胃粘膜炎性反应、病理检查增生以及临床症状未改善 或加重,为无效3。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做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指标数据组间对比采取X 2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2结果2.1综合疗效对照组综合疗效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 总有效率68.0%;治疗组综合疗效显效30例、有效11例、 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5、2.2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相关的轻微腹泻1例、便秘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6.0%;治疗组治疗期间治疗相关的轻微腹泻 1例、便秘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P0.05)。2.3治疗后SAS、SDS评分对照组治疗后平均SAS评分(60.33.2)分,SDS评分 (59.93.8)分,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 SAS 评分(49.55.4)分,SDS 评分(51.33.9)分,均优 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3讨论胃炎是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节律以及心 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消化内科病变,中医领域属胃 痛、胃痞之证,患者伴随植物神经功能失

6、衡、内分泌异常以 及紧张、焦虑等心理异常表现,正常饮食、休息、工作、生 活受阻。本研究为寻求科学有效的胃炎疗法,对比了常规西医治 疗与中医疏肝法治疗的方式与效果,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联合中医疏肝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对比疗效。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82.0%,平 均SAS评分、SDS评分相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更佳,治 疗相关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更少,提示患者焦虑及抑郁情 况在通过中医疏肝法的治疗明显缓解,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改善心理状态,中医疏肝法治疗下患者不易发生紧张、焦虑、 便秘等不适情况、恢复快、痛苦小。治疗组疏肝

7、法汤剂以柴胡、赤芍为主,养血柔肝合诸药 联合理气健脾、活血化瘀、行滞化痰、醒脾化湿,根据具体 病情随证加减,还能及时和胃止痛、暖胃驱寒,诸药合用, 疏肝理气、解郁和胃之效显著4。患者用药后不仅局部疼痛 不适得到有效平稳的缓解,进食和消化情况持续改善,原本 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得到了控制,一举多得。总之,中医疏肝法可提高综合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焦虑 及抑郁状态,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胃炎 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睿.胃炎治疗中应用中医疏肝法的价值分析J.大 家健康(下旬版),2015,(2): 38-39.2黄家扬.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 医药,2015,11(10): 95-96.3 谭国柱.中医疏肝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56例J.实用临床医学,2014, 15 (10): 13-14, 16.4 黄志虎,徐海英.中医疏肝法在胃炎治疗中应用价值 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6): 93-94.5 司春婴,扶伟,谢文英等.谢文英教授以疏肝法辨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J.中医临床研究,2014,(20): 7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