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23924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岳阳楼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岳阳楼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岳阳楼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登岳阳楼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岳阳楼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岳阳楼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岳阳楼说课稿一、说教材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历经沧桑,年老多病,独登岳阳楼,感慨万 千。其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浩浩渺渺,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 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势恢宏,抒情深沉感人,诗人的胸怀博大宽广。是学习古 诗艺术手法的典范,是培养古诗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 育的好材料。二、说学情、说教学目标高二的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感悟诗歌的能力,但因为生活阅历和 知识层次的局限,对诗歌的赏析与感悟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不能和作者进行深层 次的对话与交流,难以和作者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对诗歌鉴赏,也缺少系统的鉴 赏技巧。基于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

2、点,我从以下以下几个方面来 设定本文的教学目标:1、疏通诗意,背诵全诗。(重难点)2、置身诗境,品味鉴赏重点诗句。(重难点)3、将杜甫登岳阳楼与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在诗境和 风格上有什么不同。4、自读推荐作品旅夜书怀为了避免枯燥的说教,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渗透在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中, 以达到教学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目的,让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一般悄然滋润学生 的心田。三、说教法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教学中我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而

3、以 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评价讲述为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反复诵读、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练习巩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问题设置、点拨引导、评价讲述四、说教学程序基于以上这些分析,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 教学我准备用1个课时,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让学生搜集作者生平经历以及作品写作背景的相关 资料。通过搜集达到让学生提前了解的目的,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 堂效果做准备。(二)检查背诵,情境导入(三)知人论世,背景介绍(四)读.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反复读,最少 齐读三遍,找诵读教好学生都两遍。(五)结合注释,学生

4、自己翻译诗歌。老师对重点字词稍作补充。(七)赏析诗歌诗歌赏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根据前面教法中的分析,我以诵读贯穿诗歌赏析的始终,做到读前提要求, 读中设问题,读后谈反馈,紧扣教材本身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充分体味教学内 容,尤其是情感与意境。研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置身诗境,赏析情感。1、自主品析你觉得诗歌的哪两联写得最好?试作简要赏析.1、分析意象。为了引导学生置身诗境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中的意象并感 知意象的特点,体会意象之间的对比效果。2、描绘画面。接下来我便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构成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绘出来,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作适 当点拨就可以.

5、3、描摹诗人形象。在点评了学生描绘的画面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描摹诗 人形象:我们所描绘的是杜甫在楼上看到的风景,而在我们眼里,杜甫也是风景 之一。那么,此时在楼上看风景的杜甫是以何种姿态站在岳阳楼上,脸上又有着 什么表情呢?4、感受诗人情感.围绕“凭轩涕泗流”,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以及 杜甫生平经历深入探究本诗的情感,设置问题:这涕泪中包含了那些情感?请结 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经历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中我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 之间可就近展开讨论。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 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其身世之悲,家国

6、之痛,忧国忧民之情交织在一起,显得十分深沉蕴藉.2、深入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写一写炼字题:字义一结合句子分析-诗人情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感。说一说至此,学生已完全融入了本诗的情境,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置身诗境,把自 己想象成杜甫,旁若无人地大声自由朗诵课文,饱含深情的朗读能将课堂气氛带上 高潮,而课文背诵的任务在经历过以上几个环节后也自然完成了.(六)快速背诵。三到五分钟后,全班齐背课文,个别抽查。第六遍:.总结规律:为了授学生以“渔”,在完成了对诗歌意象以及情感的赏析后,我再 引导学生回顾诗歌赏析的课堂过

7、程,总结置身诗境的赏析步骤就是:吟诵- 意象一想象联想-意境-明情。(五)拓展延伸为了巩固并实践本文所学的鉴赏方法,并了解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我的拓 展练习是: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思考李白的诗该如何朗读,并诗 境和风格上比较它与本文的不同之处.并指名两名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各朗读一 首诗,让学生更充分地体味诗的意境以及朗读技巧。(六)推荐作品旅夜书怀1看标题2知人论世3自读背诵(七)结束语本课最后,我以别林斯基的一句话作结:“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 里。以上就是我这一堂课的整体思路,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评委以及各位同 仁批评指正。附:说板书设计登岳阳楼杜甫景情雄浑壮阔身世之悲涕泗家国之痛忧国忧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