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232852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二级)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一、教学目标: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 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既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入门课”,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章教学目标为:(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体系。(2)掌握心理过程及人格各概念的内涵及外延。(3)掌握“专栏”内容,能够识别心理现象。二、教学内容:(1)基础心理学绪论(识记)(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识记)(3)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4)记忆(掌握)(5)思维、言语及想象(重点掌握)(6)意识和注意(掌握)(7)动机与需要(掌握)(8)情绪、情感和意志(重点掌握)

2、(9)人格(重点掌握)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30课时(2)课堂讨论:10课时(3)课程串讲:4课时(4)习题作业:4课时(5)辅导答疑:4课时(6)预习复习:28课时总计:80标准课时。四、教学方法:(1)概念准确,注意相近概念的区分,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2)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3)注意事项:注意学科的体系化和基础心理学在心理学学习中的基础地位。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一、教学目标:社会心理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人当作一个社会实体 来研究,通过考察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来解释人的心态与行为的一门科学。本章教学目标为:(1)掌握社会心理学各流派

3、理论及基本概念。(2)掌握人际关系概念及相关理论。(3)掌握“专栏”内容,能够识别社会心理现象。二、教学内容:(1)社会心理学概述(识记)(2)社会化与自我(重点掌握)(3)社会知觉与归因(掌握)(4)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重点掌握)(5)态度(重点掌握)(6)沟通与人际关系(重点掌握)(7)社会影响(识记)(8)爱情、婚姻和家庭(识记)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4课时(2)课堂讨论:10课时(3)课程串讲:4课时(4)习题作业:4课时(5)辅导答疑:4课时(6)预习复习:24课时总计:70标准课时。四、教学方法:(1)讲解为主,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适当结合心理咨询中的人际互动关系、社会

4、功能 特点等方面进行举例讲解。(2)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3)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员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掌握社会心理学内容,注意人际关系及 社会功能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一、教学目标: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的学科。学习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 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 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本章教学目标为:(1)掌握发展心理学各基本概念及各

5、流派观点。(2)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规律。(3)掌握“专栏”内容。二、教学内容:(1)发展心理学概述(识记)(2)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掌握)(4)童年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5)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重点掌握)(6)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掌握)(7)中年期的心理发展(识记)(8)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识记)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4课时(2)课堂讨论:10课时(3)课程串讲:4课时(4)习题作业:4课时(5)辅导答疑:4课时(6)预习复习:24课时总计:70标准课时。四、教学方法:(1)讲解为主,结合日常生活适当举例,结合不同年龄求助者咨询常见问题进行举例。

6、(2)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3)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员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掌握发展心理学内容,注意不同年龄段 心理发展特点在心理咨询上的应用。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一、教学目标: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涉足两大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一个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临床 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另一个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临床精神病学。本章不是一门完 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综合专业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掌 握心理诊断技能奠定必备基础。本章教学目标为:(1)要求重点掌握区分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掌握区分神经症与重性精神病的依据,掌握神 经症与一般心理问题

7、、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2)掌握不同流派对心理问题的解释,掌握人性主义心理学中生物-精神-社会的思维方式。(3)明确本教材中,神经症属于心理不正常的范围,不是心理咨询的范畴。二、教学内容:(1)变态心理学(识记)(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重点掌握)(3)常见异常心理症状(重点掌握)(4)常见精神障碍(掌握)(5)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重点掌握)(6)健康心理学(识记)(7)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重点掌握)(8)压力与健康(掌握)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4课时(2)课堂讨论:4课时(3)课程串讲:4课时(4)习题作业:4课时(5)辅导答疑:4课时(6)预习复习:20课时总计:60标

8、准课时。四、教学方法:(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部分以讲解为主,涉及症状及精神疾病可使用教学录像或安 排精神专科医院见习,使学员有直观认识。(2)结合心理诊断技能课程进行学习。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一、教学目标: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 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 验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及咨询与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本章内容讲述的 是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原则。本章教学目标为:(1)掌握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二、教学内容:(1)心理

9、测量学概述(2)测验的常模(重点掌握)(3)测验的信度(掌握)(4)测验的效度(理解)(5)测验的难度(识记)(6)测验的区分度(识记)(7)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识记)(8)心理测验的使用(重点掌握)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4课时(2)课堂讨论:4课时(3)课程串讲:4课时(4)习题作业:4课时(5)辅导答疑:4课时(6)预习复习:20课时总计:60标准课时。四、教学方法:(1)以基本概念教学为主,强调各指标的表示方法及之间关系。(2)本章节对心理测验技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讲课时应着重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一、教学目标: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

10、方法的心理学分支。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 论指导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必 须掌握的基础学科。本章教学目标为:(1)掌握心理咨询各流派的观点(2)掌握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二、教学内容:(1)咨询心理学概述(识记)(2)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掌握)(3)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掌握)(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掌握)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4课时(2)课堂讨论:4课时(3)课程串讲:4课时(4)习题作业:4课时(5)辅导答疑:4课时(6)预习复习:20课时总计:60标准课时。四、教学方法:对流派的讲解是本章的

11、重点和难点,讲课时应增加对流派部分的说明和描述、通过讲解流派 的起源及变迁,明确流派理论的主导思想和思维方式。第二部分三级技能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一、教学目标:诊断工作对咨询和治疗来说是充分和必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诊断咨询和治疗也就无从入手, 误诊往往也是咨询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必须掌握诊断程序 和常用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将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按要求整理行文。本章教学目标为:(1)掌握异常心理症状,能够区分病与非病(2)掌握心理诊断的分类标准(3)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分类(4)能够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选择心理测验(5)能够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诊断二、教学内容:(1)

12、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掌握)(1.2)摄入性谈话(重点掌握)(1.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掌握)(1.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重点掌握)(1.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识记)(2)初步诊断(2.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掌握)(2.2)确定是否属于本职工作(重点掌握)(2.3)形成初步印象,分析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重点掌握)(2.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2.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2.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识记)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0课时(2)技能训练:15课时(3)课堂讨论:10课时(4)课

13、程串讲:4课时(5)习题作业:10课时(6)辅导答疑:5课时(7)预习复习:16课时总计:80标准课时。四、教学方法:(1)结合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对本章内容进行学习。(2)心理诊断技能中初诊接待部分以演示或分组训练为主,初步诊断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分阶段完成练习,对题目答案进行分析。(3)心理诊断技能是整个技能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一、教学目标:本章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每个技能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注意事项有清晰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理 解每种技术的主要内涵和使用方法。尤其一定要明确确定咨询目标的实施方法和指定咨询方案的 基本技能。本章教学目标为:(1)学会建立咨询关系(2)掌握两类技术、

14、两种疗法(3)能够识别和处理阻抗、移情二、教学内容:(1)建立咨询关系(1.1)尊重(掌握)(1.2)热情(掌握)(1.3)真诚(掌握)(1.4)共情(掌握)(1.5)积极关注(掌握)(2)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2.1)确定咨询目标(重点掌握)(2.2)确定咨询方案(掌握)(3)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3.1)参与性技术(重点掌握)(3.2)影响性技术(重点掌握)(3.3)识别和处理阻抗(掌握)(3.4)识别和处理移情(识记)(3.5)阳性强化法(掌握)(3.6)合理情绪疗法(重点掌握)(3.7)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识记)(3.8)咨询关系的结束(掌握)(3.9)咨询效果的评估(重点掌握)(3.10)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识记)(3.11)咨询关系的匹配(掌握)(3.12)必要的转介(掌握)三、教学安排:(1)课程讲解:20课时(2)技能训练:16课时(3)课堂讨论:10课时(4)课程串讲:4课时(5)习题作业:10课时(6)辅导答疑:15课时(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