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224008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强化班练习九一、 选择题1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2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

2、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3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4.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

3、民主政治5胡适说:“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做整理的功夫。”据此,你认为胡适宣扬新思潮的目的是 A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B打倒孔家店 C学习西方文化,抵制外来侵略 D师夷长技以自强6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战争7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

4、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C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D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9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

5、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世界市场的形成B贸易通道的改变C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10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

6、情的政治体制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11.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12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款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度降低对日本

7、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是A恢复日本的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的工具 B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经济竞争C帮助日本发展生产,供应朝鲜战争所需军事物资D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二、材料题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名,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

8、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吴江县志卷四(1)徐州朱陈村和苏州盛泽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8分)(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特征?其可信度如何?(10分)(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对盛泽镇的特点作一评价。(7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方面的“盖棺论定”,而且还将决定辛亥革命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走向。然而,辛亥革命的面目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我们将怎样聊以纪念?回顾、检讨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

9、以求改进,进而揭开辛亥革命的“庐山真面目”。学者吕明灼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的。学者杨天石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评析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1

10、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6DBCAAC 712DDBBBA13.(25分)(1)朱陈村: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安土重迁的乡村生活情景。(4分) 盛泽镇:工商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和工商业市镇的生活情景。(4分)(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汉唐时期自给自足和小农经济特点。(3分)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诗歌虽然属于文学作品,但内容多是客观社会现象的写照,因而一定程度上与现实是相符的;地方志虽归史料的范畴,但多出自当地人之手。两则材料都比较可信,但也有一定的夸张成度(4分)(3)盛泽镇的繁荣源于私

11、营手工业的发展。盛泽镇丝织业的兴旺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居民人口随之增加,由此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水运发达则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盛泽镇的崛起,说明了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与手工业间以及各自领域内专业分工的扩大,乡村人口向市镇的转移,区域经济与市场网络的形成等引人注目的变革迹象。(7分)14(12分) 参考答案一:观点: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态度:我认同该观点。论证:经济上,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阶级上,领导辛亥革命的是代表新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政治上,是反封建的暴力斗争。思想上,革命领导者提出了明确的资产阶级纲领,以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学说为根据,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目标上,是扫除资本主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最终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参考答案二:观点:辛亥革命的性质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态度:我认同该观点。论证:经济上,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资产阶级革命水平。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思想上,“三民主义”只是革命的理论纲领,并没有深入人心。目标上,仅仅完成了一次有限度的王朝更替,没有彻底摧毁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又走上了军阀割据的道路。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