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21855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对性状的遗传计算与基因突变专题训练11、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C4次 D5次2、某野生型噬菌体的A基因可分为A1A6六个小段。一生物学家分离出此噬菌体A基因的四个缺失突变株,其缺失情况如下表所示:(“+”未缺失,“-”缺失)现有一未知突变株。将其与缺失突变株J或L共同感染细菌时,可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体;若将其与缺失突变株K或M共同感染细菌时,则不会产生野生型的重组噬菌

2、体。由此结果判断,未知突变株的点突变是位于基因的哪一小段中( )AA2BA3CA4DA53、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性别野生性状突变性状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雄株M1M2Q雌株N1N2P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

3、1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4、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的比例是A.3/64 B.7/64 C.1/64 D.1/45、现有一个人为组合在一起的某动物群体,有一对等位基因A-

4、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A、一个A和不含A的个体分别对应一种表现型,基因型、表现型及所占比例见下表。如果雌雄个体均处于生殖期,让它们随机交配一次并且每个雌性亲本产生后代数相同,则下列对F1的描述正确的是 ( )基因型XAXAXAXaXaY表现型红眼粉红眼白眼所占比例1/31/31/3A正常情况下,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均有三种表现型B正常情况下,F1中含有A基因的个体:含有a基因的个体=6:5C正常情况下,F1中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36D正常情况下,F1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亲本中A基因的频率6、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B6的基因型为DdXEXe,7的基因型为EeXdYC7和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D若11和12婚配,后代两病皆不患的几率为2/37、普通小麦由A、B、D三种染色体组构成,每种染色体组均有两个,一共42条染色体;二粒小麦由A、B两种染色体组构成,每种染色体组均有两个,一共28条染色体。现将抗白粉病的野生二粒小麦(基因型为ee)与多种不抗白粉病的缺体-四体普通小麦(例如无A染色体组中的1号染色体,但B染色体组中的7号染色体有4条;基因型可能为EE或EEEE,或无E基因)杂交,以确定抗白粉病基因e位于哪号染色体上。

6、(1)缺体-四体普通小麦属于哪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_;(2)杂交实验前应先确定缺体-四体普通小麦变异的真实性,最简捷的方法是_;(3)杂交子代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条。若三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其中的任意两条形成一个四分体,另一条在减数分裂I后期随机地移向细胞一极;而单体由于无配对的染 色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不能形成四分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随机地移向细胞一极,则理论 上杂交子代产生的配子中最多含有_条染色体、最少含有_条染色体;(4)若基因e位于缺体对应的染色体上,则杂交子代表现型为_;否则,杂交子代表现型为_;(5)若基因e正好位于四体对应的染色体上,再让杂交子代与抗白粉病的野生二粒小麦杂交,

7、请写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F1配子基因型种类,不要求写出F1配子基因 型比例和F2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对配子育性的影响)8、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X的差别部分 Y的差别部分 同源部分 同源部分 图1 图2 正常男性、女性 患甲病男性、女性 患甲乙两病男性、女性 患乙病男性、女性 1 1 2 3 4 1 2 4 3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 部分。(2)图2是某家庭系谱图。甲病属于 遗传病。从理论上讲,2和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 遗传

8、病。若2和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该具有 基因和 基因。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4所

9、示。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2的基因型是 。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 。9、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五种,小组成员推测这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产生色素的酶所决定的,请回答:(1)若已确定花色由等位基因R1(产生粉红色色素)、R2(产生浅红色色素)和r(不产生有色色素)控制,且R1和R2对r显性,R1和R2共显性及色素在表现花色时有累加效应(即R1R1表现为深红色、R1R2表现为大红色、R2R2表现为粉红色)。两株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是 。(要求写出花色及比例)(3分)(

10、2)若两株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表现为1白色4浅红色6粉红色4大红色1深红色,则可以确定花色由 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 定律。(3)若两株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占81/256,花色为白色的植株占1/4,可以确定花色由 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子代中花色为大红色、粉红色和浅红色的植株分别占 、 、 。10、 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白色,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当B基因存在时,黄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当E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

11、只转化为白色物4,但E不存在时,白色物3也会在D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二(A、a,B、b),纯种紫色矮牵牛(甲)与另一纯种蓝色矮牵牛(乙)杂交,F1表现为紫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F2紫色矮牵牛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占_。 (2)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三(B、b,D、d,E、e),两株纯合亲本杂交(BBDDeeGGBBddeegg),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两株纯合亲本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推知F1的基因型为_(按字母顺序书写),两亲本组合的

12、表现型为_。 抑制BD抑制酶Bb白色前体物质紫色素红色素酶b11、某植物的花瓣的有无受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花瓣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在有纯合的紫色花瓣植株和aabbDD的无花瓣植株进行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 定律。(2)纯合的紫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 ,F1的表现型 ,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F2代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 。(3)取F1种子,种植后让其进行自交,每代去除其中的无花瓣的植株,问F3代无花瓣植株占 。(4)在进行上述杂交试验时,发现有一株F1代

13、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全部是无花瓣,经研究原因发现可能是该植株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确定具体的原因?实验方法: 。12、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 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 。(2)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