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21309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关于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针灸疗法 代谢 综述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发展的技术,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某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的一种技术1。代谢组是反应机体状况的分子集合,所有对机体健康影响的因素均可反映在代谢组中。基因、环境、营养、药物(外源物)和时间(年龄)最终通过代谢组对表达施加影响。代谢组也是评价健康和治疗的合适的分子集合,因此研究代谢组学对治疗有直接意义2。目前已知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代谢组成分包括: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血栓素

2、A2(TXA2)、前列环素(PGL2)、白细胞介素(IL)-1、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心钠素(ANP)等。针灸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疗效确切。近年来,针灸医务工作者做了不少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我们现将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关于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TXA2和PGL2TXA2、PGL2是心血管疾病中矛盾的2个方面,均由花生四烯酸生成,前者是强血管收缩剂和血小板诱导剂,后者则是血管扩张物质和作用很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鉴于二者的不稳定性,国际上以测定他们的稳定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作为

3、判断它们浓度的指标。正常生理情况下,二者保持动态平衡;当致病因素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失常时,二者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表现为TXA2增多而PGL2减少,从而使血小板呈高凝状态,血管收缩性增强,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张秋玲等3研究穴位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梗死面积及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Keto-PGF1含量影响。采用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大鼠心俞穴注射丹参液。结果:TXB2下降,6-Keto-PGF1上升,心肌梗死面积缩小,从而证明针刺调节心肌梗死大鼠的代谢组成分以改善病情。李雪苓4针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主穴:内关、间使、神

4、门、足三里、支正。心血瘀阻型均取主穴;痰浊壅塞加丰隆;阴寒凝滞加太冲;心肾阴虚加照海、三阴交。主穴每日必针,辅穴随症加减。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行捻转手法,待得气后留针2030 min,中间行针1次,手法用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血浆TXB2显著降低(P<0.01),证明针灸可以影响心血管代谢组成分TXA2在体内的表达。2 ET、CGRPET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收缩肽,其在心肌缺血损伤中作用机理与其导致心肌钙超载、干扰心肌能量代谢及其他内源性活性物质平衡失调有关,高含量ET可扩大心肌梗死面积,其缩血管作用可被CGRP拮抗。CGRP抑制钙超载,保护心肌;

5、促钾离子内流,降低心率,是最强的舒血管肽,是最重要的心血管保护因子,可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张发宝等5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上,以220 Hz疏密波、3.55 V的电针刺激心俞、厥阴俞,发现CGRP回升,ET回降,二者水平趋于正常,提示电针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改善缺血损伤可通过提高代谢组成分中CGRP/ET比值实现。郑关毅等6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心俞等穴治疗22例冠心病患者,测定ET,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ET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针刺治疗后ET明显降低(P<0.01)。提示针刺对冠心病患者ET有调整作用。田岳凤等7电针刺激家兔左、右

6、侧内关穴20 min,24 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电图监测,40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再灌注1 h,颈动脉取血测定ET活性及含量,并摘取心脏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针刺内关穴预防保护组E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加松等8以ET为指标,在冠脉结扎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上电针内关和蓝斑区注射P物质及其拮抗剂,结果显示电针内关和蓝斑区注射P物质能够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后ET含量的异常增高,但二者没有协同作用。蓝斑区注射P物质拮抗剂则有对抗电针内关阻止ET含量增高的作用。结论:ET降低可能是电针内关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恢复的机理之一,P物质在内关与心脏相关联系途径中可能

7、有一定的作用。胡智慧等9将3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单纯用针灸治疗:取双侧尺泽(平补平泻)、列缺(平补平泻)、太渊(补法)、足三里(补法)、丰隆(泻法)、内关(平补平泻)、气海(补法)。喘甚加定喘、天突;阴虚火旺加三阴交、太溪。以上穴位每日治疗1次。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低流量持续吸氧,解痉平喘化痰,控制感染等。2组均连续治疗10次。结果:治疗组与西药组在治疗后,血浆ET-1水平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与西药均能降低血浆ET-1水平。3 NONO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因催化产生一

8、氧化氮合酶(NOS)不同而异,因而具有双重作用。中谷好之认为,NO与中医的卫气作用相似,正常情况下,NO由原生型NOS (cNOS)合成少量NO来维持心肌、脑组织生理功能,此时NO可维持血管的舒张状态,防止血小板在血管内皮黏附聚集,阻止白细胞黏附,使血管内皮免受损伤,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当某些病理因素使诱生型NOS(iNOS)表达异常加强,可催化生成过量的NO,此时NO具有细胞毒性10。田岳凤等7电针家兔双侧“内关”或“列缺”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其血浆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明显低于NO含量和NOS活性异常升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P<0.01)。傅立新等11针刺治疗急性

9、脑-心卒中100例,观察治疗前、后2周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清NO含量的变化。发现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针刺治疗1、2周后,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1)。这些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改善症状,可以影响代谢组成分NO的含量。4 TNF-及IL-1、IL-2、IL-6TNF-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是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递质,在体内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紊乱。TNF-具有负性肌力、抑制心脏收缩、促进左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瘢痕形成,致左室功能失调。白细胞介

10、素主要包括IL-1、IL-2、IL-6,其中以IL-6的研究为多。IL-6对心肌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损伤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加重心室重构,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藕连和产生肾上腺受体脱敏作用,从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IL-6升高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血管功能损坏的现象之一。目前缺乏针灸在心血管疾病中对TNF-、白细胞介素的实验研究。 ANPANP是心房肌及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类具有强烈利尿、利钠、扩血管及降低血压等作用的多肽激素,广泛存在于心房、心室、血管壁、脑、肾脏、垂体等组织器官。心血管疾病中,ANP增加对心脏有代偿性保护作用。谢筱兰等12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8例冠心病患者微波

11、治疗前后以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AN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冠心病组治疗前血浆AN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NP含量增高明显(P<0.01);治疗后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18例无高血压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10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含量则相差非常显著(P<0.01)。证明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影响心血管疾病代谢组成分之一的心钠素。结 语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经验丰富。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调节心血管疾病代谢组成分来

12、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目的。但目前此类研究尚显不足,对白细胞介素(IL-1 IL-2 IL-6)、TNF-、ANP研究不充分,尚缺乏对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影响代谢组成分的全面研究。【参考文献】 1Nicholson JK,Connelly J,Lindon JC, et al.Metabonomics: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drug toxicity and gene functionJ.Nat Rev Drug Discov,2002,1(2):153-161.2刘昌孝.代谢组学的发展与药物研究开发J.天津药学,2005,17(2):1-6.3张秋玲,张萍,杨国雄

13、,等.丹参心俞穴注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的影响J.贵州医药,2002,26(2):130-131.4李雪苓.针刺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调整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9,19(4):227-229.5张发宝,周逸平,王月兰,等.电针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血自由基、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作用J.针刺研究,2002,27(3):192-196.6郑关毅,陈晓东,韦立新.针刺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1):6-7.7田岳凤,林亚平,严洁,等.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4、():对CK、ET、MDA、NO、NOS等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12-14.8常加松,李伊为,陈东风,等.电针内关和蓝斑区注射P物质对心肌缺血兔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4):245-246.9胡智慧,蔡红,刘标,等.针灸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2,22(7):479-480.10张志军.一氧化氮、活性氧与针灸治疗:针灸刺激引起的细胞应激应答与基因转录调节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5):272-277.11 傅立新,赵建国,赵红,等.针刺对脑-心卒中患者血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影响的动态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9):628-630.12谢筱兰,曾强,刘心莲,等.微波针灸对冠心病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水平的观察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0,11(2):111-113.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