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20722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电池》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电池》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电池》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电池》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电池》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电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位: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 原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起到一个承前启后,基于起点但又高于起点的螺旋上升的作用,它是电化学学 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l. 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II.掌握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m.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并能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

2、决一些 日常生活中有关电化学方面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I. 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且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I.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I体验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II.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I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的 书写II.教学难点:原电池(特别是带有盐桥的双液电池)的工作原理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节内容的教授主要以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激发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情,并 且同时再加上多媒体的

3、一些辅助手段,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三、学情、教法、学法的分析1、学情:从实验角度来说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较强,善于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且动手 能力较强。从知识储备角度来说,学生通过高一课本中原电池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原电池的概念,组成 原电池的条件以及简单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的书写2、教法、学法:I、教法:实验启发法,教师质疑、解释I、学法: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对比归纳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为了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手段,我以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入手,引入这堂 新课:具体做法是使用一个小型音乐电子钟,将其中的电池取下,再使用备有的化学药品和化学仪器组装出 一个原

4、电池装置,给小型音乐电子钟供电,让其响起音乐。接着引入新课:从以上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一种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节课我们就来再一次 深入研究一下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原知识回顾】:另外为了新知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科学性发展的角度上,我把高 一必修2中涉及到原电池的知识主要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将原先学过的知识得以回顾和掌握具体问题如下: 1、什么样的装置是原电池?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下列装置中哪些是原电池装置?【实验探究1】: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并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生动地认识到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培养学

5、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结论与归纳】: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有正负极有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实验探究2】:做出一个合理的原电池的装置后,让铜片和锌片靠到一起,请学生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 偏转。【实验的目的】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实验结论与归纳】:让原电池装置中产生电流需要将正负极导线相连,不能直接接触。【实验探究3】:在原来设计出的铜锌原电池的基础上观察指针偏转是否稳定【实验的目的】突出单液电池在向外供电时的缺点,从而为教科书上实验4-1作铺垫【实验结论】:池装置能产生电流,但不能产生持久的,稳定的电流。【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归纳出此装置不能产生稳定电流的原因:(电极与电解液直接

6、接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 应,在锌电极表面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从而减小了电流,当锌棒上全覆盖上一层铜时,整个装置电 流为零,不能向外供电。)【引入】:我们如何设计出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置?【实验探究4】:(这是本节课中的重要的演示实验,本节课的重点也在这里得以显现,所以让学生一定要认 真做好实验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设计】(课本实验4-1):根据反应:Zn + CuSO4 =ZnSO4+Cu设计一个带有盐桥的双液原电池(教科书 实验4-1),特别当把盐桥拿出和放进电解质溶液时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目的】使学生更加深刻得了解到双液电池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工作

7、原理【实验结论】:制作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置还需满足一下条件:防止了电极和电解液的反 应盐桥的作用:沟通内电路五、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组成的条件: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六、板书设计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组成的条件:七、课后作业教科书第73页,第2、3、6题原电池原理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 的转化。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 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提供

8、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 知识的学习。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从一个水果电池 引入电池的内容,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 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 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一实验操作一分析讨 论一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让学 生在做中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能源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 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学习原电池原理

9、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能源危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 境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五、教学手段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六、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番茄电池”引课取 一个熟透的番茄,在番 茄里平行地插入铜片和 锌片,用导线将铜片与 锌片及电流表相连,可 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 偏转。好奇,有一种想自己来试 一试的想法有同学主动上来 感受水果电池产生的电流。学生们在生活中已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电 池,但番茄也

10、能制出电 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 学习热情,带着高涨的 学习情绪进入本节课的 学习。分析水果电池的工聆听,想,对水果电池有用水果电池引入电作原理。自己的想法,有同学提出,为流后,自然就会让学生1、有两个活泼性不什么要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产生好奇心,这里学生同的电极材料。只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不行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2、有水果汁起到电吗?还有的同学提出果汁起的联想到知识层面上,解质作用,作为一部分到导线的作用是不是太不实这是一个质的突破,也导线使用。在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导线在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打下3、形成闭合回路。哪儿,只看到一个水果而已;了基础。4、能自发发生有电另外还有一部分

11、学生根本就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不相信是水果产生了电流以为是教师做了什么手脚。学生分组实验,自己动手为了更好地探索原做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装置,电池的化学原理,变学用多媒体演示铜锌并观察所看到的现象。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实验步骤动发现式学习,突出学理并展开对学生的释疑1、锌片插入稀硫酸中生的主体地位,将教材过程。2、铜片插入稀硫酸中中的教师演示实验设计1、分析锌与硫酸反3、铜片、锌片一同插入成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应的过程与原理。稀硫酸中。依据实验内容层层设2、分析铜与锌用导线连起来所发生的化学 变化。疑,将学生的思维步步 引向深入,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并结合 实验提出假设,验

12、证假 设,突破教学难点。不 仅如此,还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事 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 态度、训练科学的学习 方法。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 接后插入稀硫酸中。5、在导线中接入电流表 电流表指针偏转学生可根据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 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此时,学生产生了很多的 疑问。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 铜与锌连到一起就会在铜和 锌上同时看到气泡有的学生 问到为什么单独锌在稀硫酸 中反应要比与铜连在一起反 应慢;还有的同学提问题:电 流从哪来,又到哪去?还有的 组把稀硫酸中自己加入了水, 观察到电流强度减弱提出了 自己的想法:浓度影响电流。 进而提出问题影响电流的因 素是什么?释疑后,

13、对原电池的 产生和发展做一个全面 的介绍。聆听,表现出极强的求知 情绪。达到了教学的效 果。出几道判断是否是原电池的习题让学生做 教师活动。动手做题。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提出疑问原电池的电子从哪里来?分组讨论(还是刚才小 组)。有的学生说是稀硫酸提 供的有的学生说是金属材料 提供的,有的说是空气给的。学生对电子的来源做不同的猜测,能让学生有一种探究的精神。分析电子的来源是锌提供了电子。学生提出疑问,电子不能 从溶液中走,而是要通过导 线,导线在溶液中并没有连在 一起,怎样形成了闭合回路呢?释疑溶液中自由移 动的离子起到了导线的 作用。马上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平常的溶液并没有导线呀?通过学生的

14、自己的疑问,能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释疑溶液在没有外 加电压的时候,离子做 杂乱尢章的运动,一旦 有外加电压,离子就做 定向运动。马上学生就问:电压从哪儿来,并没有外加电源。学生的思路跟得很紧,说明本节课是有效 果的。释疑:锌产生电子 时,电子带负电,使得 锌的电势降低,而此时 铜表面没有变化,铜的 电势高,这自然就形成 了电势差,就是我们说 的电压。马上就有学生说:电子从 低电势流向高电势所以就有 了电流的产生。提出问题:原电池是什么装置?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的结 论。有的学生说是产生电流的 装置有的学生说是把金属变 成电子的装置有的学生说是 把化学反应中的电子体现出 来的装置还有的学生说是把 化

15、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自己得出来的 要比教师讲出来的好得 多。提出问题:是不是所 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涉 及到原电池?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得出 来的结论是肯定的有的学生 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原电池的定义,这是一个不小的收 获。释疑:不是所有的化 学反应都能涉及到原电 池,那么请同学们思考 一下,什么样的化学反 应可以涉及到原电池?讨论,思考,得出结论。结论是:有电子转移的化 学反应,即是氧化还原反应可 以设计成原电池。学生产生疑问,为下一步教学扣下基础。提出问题用化学反 应:Cu+2AgNO3 =2Ag+ Cu (NO3)2 设计一个原电池。学生自己设计,分组进 行,(刚才的小组),学生设计 得还可以,有个别同学对于选 择电解质还有疑问教师做了 及时的指导。最后,各组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