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演练应急预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18334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演练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演练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演练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演练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演练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演练应急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石庄中心小学防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防震应急疏散知识, 强化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 提 高紧急避险、 应急疏散和自救自护能力, 确保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 够高效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有效保障 全校师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 案。一、应急机构组成和职责(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职责组 长:王建刚副组长:李学伟成 员:任向东 马宪军 耿学攀 卓连喜领导小组职责: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 进行自救互救、 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2、参加会议。执行有关

2、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 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 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 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5、和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6、负责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职责组 长:李学伟成 员:庞振华 庞海军 魏永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2、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4、负责组织防震

3、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5、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和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6、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和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7、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和其他后勤保障工作。(三)应急疏散组和职责 组 长:马宪军成 员: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各学科组组长应急疏散组职责:1、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 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 置标志等;3、妥善安置生活必须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

4、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四)抢险救灾组和职责 组 长:任向东 成 员:以下人员 除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以和当班上课教师、 各班班主任、 要在 第一时间组织学生疏散和学生伤亡统计、 上报、安抚学生外, 其他人员全部为抢 险救灾组成员。抢险救灾组职责: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2、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3、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4、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5、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五)安全保卫组和职责组 长:耿学攀成 员:李振水 付瑞英 安全保卫组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

5、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 哄抢和人为破坏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二、警报信号、集中地点和疏散路线(一)地震发生的信号:警铃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二)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报警,学生进行疏散。(三)集中地点和疏散路线:1、集中地点:教室前安全区。2、疏散路线:附疏散图三、责任点和责任人王建刚校长担任全校总指挥,任向东 负责第一排教室疏散安全地带师生的指挥调度耿学攀 负责第二排教室疏散安全地带师生的指挥调度卓连喜 负责第三排教室疏散安全地带师生的指挥调度马宪军 负责第四排教室疏散安全地带师生的指挥调度庞振华 负责关闭学校总电源四、临

6、震应急行动 学校接到上级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应和时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 校区进入临震应急状态。 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进一步 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 应急工作程序, 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培训、 避震 和疏散演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 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学校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 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 全面组织学校各项抗震工作, 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 务。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 型活动。

7、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锅炉、供电输电、等 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4、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5、加强学校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和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 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五、震时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 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 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 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

8、等情况。保证 24 小时通 信畅通。2、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 织师生按方案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 护措施。3、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 织校区内搜救工作, 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 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 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 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 开展校 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4、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 施进行抢排险, 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 协助公安、 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 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

9、、重要设施。5、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 护校园秩序, 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 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 救援力量以和建筑物倒塌、 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 和教育行政部门。7、应急响应终止。 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 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 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和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 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六、震后应急行动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

10、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 组要立即赶赴现场。2、学校领导小组要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要迅速发 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 ,组织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 撤离。(1)上课(自习)时间:a、各班撤离路线秩序规定:各班学生前 5排从前门撤出,后3排从后门撤出, 从靠近门口的学生开始, 迅速把凳子放在桌下, 按照离门口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 撤离教室。各班学生出教室后,不管高矮,自然排成两列纵队,跑步进入安全集 结地点b、校园撤离路线与集合地点: 所有校内其他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区集合。3、地震后总务处人员要迅速关闭或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除外

11、)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4、救援人员要迅速开展以抢救受伤人员为主的现场救护工作,和时将受伤人员 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5、保卫人员要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保护,加强校园值勤和巡逻,防止 各类犯罪活动。6、 德育处、少先队辅导员要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 消除恐慌 心 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7、学校办公室人员要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和时汇总上报教育局办公 室。七、注意事项1、地震来临时,师生可先躲进书桌下或床下,地震间隙再向室外有序撤离,切 勿盲目跳窗逃生。如房屋已开始摇晃,可用书包、木板等物保护头部和身体、以 防被飞砖、杂木砸伤。避震时尽量在空旷

12、地带,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容易倒塌 的物体。2、撤离时值班人员迅速打开安全通道,组织撤离。3、如地震已使门窗扭曲、通道阻塞,来不和撤到房外,可躲到桌子、墙角等较 坚固的用具下面暂避;切勿一窝蜂地往外跑,以免拥挤伤人。4、撤出房屋后,不要躲在大树下或狭窄的小巷停留,还应注意避开高压线、变 压器和电杆,以防触电受伤。5、地震刚停时,切莫急忙回到房屋内,因随后而来的余震仍可使房屋倒塌而伤 人。6、地震过后,要认真检查住房是否有倒塌的可能,同时检查电线、煤气管是否 损坏,避免引起火灾、爆炸等次生灾难。八、其它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和时 发布各种命令、指示。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学校全体教师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 通和各项抗震工作的迅速落实。3、本预案所涉和人员,将由学校领导根据其调动或调离情况和时更换或递补。4、本预案为学校抗震减灾总纲领, 也是学校平时组织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的依据, 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神石庄中心小学2015年 3月 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