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17358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实习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2第一节 矿井概况2第二节地质特征3第二章井田开拓16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17第一节大巷辅助运输及设备 17第二节原煤输送系统及设备 17第三节行人斜井辅助提升及设备17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18第一节采煤方法、采煤工艺 18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特征18第三节采煤工作面主要设备 19第五章通风与安全19第一节通风概述19第二节灾害防治20第六章矿井主要设备28第一节 提升设备28第二节 通风设备28第三节 排水设备29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29第七章地面生产系统29第一节主井生产系统29第二节副井生产系统30第三节 矸石系统30第八章供电30第一章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第

2、一节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兑镇煤矿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兑镇村南,东北距孝义市城区22km。行政区划属兑镇管辖。井田南北长4.68km,东西宽3.11km,北以兑镇河为自然边界, 呈南北长方形,面积13.3323km 2。矿井位于霍西煤田汾孝矿区瓜沟井田,西面紧邻汾西矿业集 团柳湾矿,东面与汾西矿业集团新峪矿相邻。其地理坐 标 为北纬 37 02 37 37 05 10,东经 111 03 06 111 05 12。井田北侧有介(休)一阳(泉曲)铁路,孝(义)一交(口)公路通过本矿井。 矿井有铁路专用线在兑镇车站与介(休)一阳(泉曲)线接轨,长2.80km,年运输能力280万t,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二、

3、地形地貌及水系井田位于吕梁山区,为侵蚀低山丘陵地貌。井田范围沟谷纵横,梁峁绵 延,地形比较复杂。总的地势为南高北低,地形最高点为南界附 近山梁,标 高为+1142m,地形最低点为东北边界处兑镇河河床,标高 +900m,最大相对高 差 242m。井田内河流主 要为北部边界处的兑镇河,由西向东沿井田北界流过,旱 季一般流量为0.200.30 m3/s,雨季流量增大,据 1964年7月28日暴雨后 观测,洪水流量最大达200m 3/s,但数小时后流量即下降变小。冬季流量微弱,甚至干涸。边界附近最高洪水位906908m,高出河床35m,兑镇河为季节性河流,属汾河水系。井田内大小河谷平时均为干沟,雨季时

4、才有洪水流泄。三、气象及地震烈度区内为大陆性 半干旱气候,春季干旱无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 适 中,冬季寒冷干燥,最高气温32.5 C,最低气温-20.1 C,多年平均气温12.5 C。 全年无霜期175d,每年11月底霜冻,翌年3月初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91m, 降水量为374.4577.7mm,大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 1711mm,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根据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矿井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为7度。四、周边矿井及小窑井田北部为阳 泉曲勘探区和水峪井田,南部为交子里勘探区,东部为 王 家垣井田,西部为柳湾井田。五、电源条件矿井工业场地西南

5、方向约1.5km处有本集团的自备热电厂1座,该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为2X12MW,电源可靠,供电质量有保证。矿井工业场地东北方向约 1.1km处有兑镇110kV变电站1座,该变电站 有一回110kV电源进线,电源引自汾阳 220kV变电站,现有2台三绕组变压 器,其容量为31.5MVA+20MVA,电压为110/35/10kV,单母线运行。因此本矿 井供电电源可靠,供电质量有保证。六、水源条件矿井生活用水 取自奥灰深井水。生产用水利用现有设施对井下涌水作 净 化处理后能够满足生产用水需要。井下正常涌水量467 m3/d,最大涌水量667m3/d。处理后全部分用于井下消 防、洒水和选煤厂补水。该矿井

6、建设供水水源条件可靠。七、主要建生产和建筑材料供应条件矿井建设所需的建材,如砖瓦、水泥、石料、砂子、钢材等当地可以满 足供应,木材需由外地购进。八、评述本矿井交通方 便;电源可靠;水源充沛;建材供应渠道畅通,土产材 料 能够就地解决;工业场地地势平坦,因此矿井的外部条件优越。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1、地层本井田自下而上地层分别如下:(1) 中奥陶统峰峰组(O2f)埋于井田深部,岩性为深灰色石灰岩、灰色泥质灰岩间夹薄层灰色泥 岩 和12层石膏层,钻孔揭露厚度175.17m。(2) 中石炭统本溪组(C2b)岩性由灰色铝 土岩、铝质泥岩,薄层石灰岩和泥岩、粉砂岩组成。铝土 岩中常含黄铁矿结核,尤

7、以底部为多。本组厚度1727m,平均22m。(3) 上石炭统太原组(C3t)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灰色砂岩,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间35层深灰色石灰岩和 58层煤层,底部以一层浅灰色中 细粒石英砂岩(K1)与本溪组为界。地层厚度75104m,平均85m。(4) 下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R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灰色砂岩,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间48层煤层,底部以一层灰白色中粗粒砂岩 (K6)与太原组分 界,本组地层厚度 4158m,平均48m。(5) 下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P1X)下部岩性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间灰-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含 不稳定

8、煤线35层,底部以一层灰色中粗粒砂岩(K8)与山西组分界。上部岩性以灰灰白色砂岩和 灰色粉砂岩为主,夹有灰色或紫斑色泥岩、铝质泥岩, 顶部紫斑铝土泥岩又称“桃花泥岩”,为良好标志层,本组地层厚度93150m, 平均109m。(6) 上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2s)井田范围仅残存其下部层段,最大残留厚度70m左右,岩性由灰色、黄色和紫红色粉砂岩间灰白色砂岩组成,底部以一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K10)与下石盒子组分界。(7) 第三系上新统(N2)岩性为红色亚粘土,底部含砾岩23层,砾石成分以石灰岩为主,钙质胶结,中上部含淡水灰岩一层,本统厚度1550m。(8) 第四系(Q)主要为中上更 新统黄土层,下

9、部呈淡红色,上部为浅黄色,含钙质结核 多层,另在较大沟谷内分布少量全新统冲积,洪积层,岩性多为砂土和砾石。 本系厚度050m。2、构造(1) 区域构造井田位于霍西 煤田汾孝矿区西部,吕梁背斜东翼,区域内总体呈一走 向 NE,向SE倾伏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盘上发育有次一级褶曲和断裂构造。(2) 井田构造受区域构造影响,井田范围基本呈一走向SN,向E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34。,在此基础上发育有次级小褶曲和小断层及陷落柱。3、褶曲及断层(1)褶曲井田内发育较大的次级褶曲2条,均位于井田东北部。 、恭家园向斜,位于井田东北部,由井田东界处旺一 3号钻孔北进入本 井田,轴部沿S70W方向过恭家园村、瓜

10、一4号孔、旺一6号孔后转向南至瓜 一9号孔西消失。井田内轴向延伸 2700m,其北翼地层较陡,倾角 1015。, 南翼稍缓,倾角59。 、茹莱村背斜,位于井田中东部,亦由井田东界处茹莱村南延入井田, 轴部沿S80W方向后转S45W方向至瓜一9号孔南消失,井田内轴向延伸1750m, 两翼基本对称,倾角 812。左右。(2) 断层井田范围共发现断层 12条,其中除位于井田东北角的F2断层落差较大(H=1520m)夕卜,其余均为落差0.255m的小断层,均属正断层。(3) 陷落柱据地表及该矿巷道揭露,井田范围共发现陷落柱24个,其中地表发现一个,井下巷道揭露23个,陷落柱横断面形状为近圆形和椭圆形。

11、其中陷落柱范围最大者为10+11号煤层南部巷道揭露陷落柱,其横断面形状近圆形,陷落范围直径80m左右,其余陷落柱直径大都在2050m左右。综上所述,井田范围局部发育次级褶曲, 断层大多为落差5m以下小断层, 陷落柱稍发育,但 陷落规模均不大,总体说来,井田地质构造属 简单类型。 二、煤层与煤质I、煤层(1) 含煤性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系山西组和上石炭系太原组,其中山西组地层平均厚度 48m,含煤48层,自上而下分别为1、2上、2、3上、3、4、5、5下号煤层,其 中2、3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煤层平均总厚度5.06m, 含煤系数10.5%。太原组地层平均厚度85m,含

12、煤5-8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7上、7、8、9、10、II、12号煤层,其中7号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9、10、11号(10号、11号合并为 一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11.70m,含煤系数 13.8%。(2) 可采煤层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2、3号煤层和太原组的7、9、10+11号煤层。煤层 特征见表1-2-1。上述可采煤层中,山西组2号煤层井田范围已基本采空,本次不 再叙述,现将3、7、9、10+11号煤层分述如下: 、3号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中部,煤层厚度0.602.76m,平均1.30m,除井田西部局部不可采外, 井田范围大部可采,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该

13、煤层结构简单,大部不含夹砰,局 部含一层夹砰,煤层顶板大部为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砂岩,底板大部为泥岩, 局部为砂质泥岩或砂岩。本集团所属六尺井现采该煤层,本井田范围即将采完。 、7号煤层据六尺井开采揭露,该煤层赋存不稳定,属局部可采煤层,可采部分为高硫煤。位于太原组上部,煤层厚度0.23m-1.20m,平均0.91m。除井田西南部不可采外,其 余区段均可采,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砰或含一 层夹砰,局部含2层夹砰,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大部为砂质泥岩或 泥岩,局部为砂岩。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上距7号煤层35m左右,煤层厚度1.352.01m,平均

14、1.59m, 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砰,顶板为K2石灰岩,但大都有薄 层泥岩伪顶,底板为泥岩。 、10+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上距9号煤层0.501.80m,属10号、11号合并层,煤层厚度 6.099.91m,平均7.77m,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砰29 层,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大部为粘土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含煤地层煤层号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煤层间距最小-最大平均(m)煤层结构(夹石层数)稳定性可采性备注山西 组20.28-3.051.594.40-18.709.16简单(0-1)稳定大部可采井田范围已采空30.60-2.761.30简单(0-1)较稳定大部可采22.40-46.9533.65太原组70.63-1.100.91较简单(0-2)不稳定局部可采高硫31.10-41.034.6791.35-2.011.59简单(0)稳定全区可米高硫0.50-1.800.8810+116.09-9.917.77复杂(2-9)稳定全区可米2、煤质(1) 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各可采煤层外 观颜色均为黑色,条痕为黑色或黑褐色,多具玻璃光泽, 断口于阶梯状,参 差状,煤层结构以条带状为主,暗煤中具有均一状结构, 具层状或块状构造,易碎,抗压强度低。各可采煤层宏 观煤岩类型基本相似,多半以亮煤为主,半暗型次之,少 量为光亮型和暗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