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的世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16071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向整体的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整体的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整体的世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学习要求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听课笔记【自学质疑】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1 原因(1) 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2) 条件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劳动力:2 进程(1) 中心:美国和德国(2) 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3) 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电气时代新兴产业的兴

2、起: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时代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3 .影响:(1) 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 社会关系:垄断组织的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t第二次工业革命t工业大发展t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t产生垄断组织t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垄断组织发达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德国形式: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咼,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人。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3) 国际关系 殖民扩张

3、一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1 原因(1) 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 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3) 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争夺商品市场,扩大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目的)2 .特点:全球扩张,掀起瓜分狂潮。3 表现;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占据优势,德美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后来居上。4.影响:(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5. 美国的扩张(1) 扩张政策孤立主义t门罗主义t泛美主义

4、海权论”7“门户开放”政策结果:确立了西半球的霸权地位。(20世纪初)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框架:资本主义市场。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3、表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内容: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 .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_.止zjo促进了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4、影响的发展。 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全球性文化交流扩大,19世纪末的国际关系日趋

5、复杂。【构建结构】B级1 【精讲点拨】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步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 对欧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引起资产阶级革命和变革(2) 对殖民地: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3) 对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 对欧美: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2) 对殖民地: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3) 对世界:世界市场取终形成2.负面性影响: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

6、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塑料、电池、机器的噪音、工厂的粉尘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3.对中国的不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二、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特征(1)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的,以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财富为主要手段,是赤裸裸的公开暴力掠夺。(2)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以争夺商品销售

7、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要目的。(3)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其过程(1) 途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等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2)过程阶段推动事件主要特征重大作用雏形出现新航路的开辟萌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壮大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进一

8、步拓展早期殖民扩张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依靠便捷的交通和廉价的商品,以武力和实力作后盾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手段【合作探究】【B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9、球通史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L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请回答:(1) 材料一中描述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2) 材料一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3) 在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赢得独立后,这种联系是否还存在?说出你的理由。(1)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2)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成为资本原

10、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而赤裸裸的掠夺和奴役成为殖民地人民的灾难。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资产阶级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工业产品的输出和工业原料的输入,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的改善,使各地联系更加密切。(3) 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1 【巩固训练】每题3分.1.2012年,低碳环保是媒体最热的名词,倡导从节电、节气、回收等几环节改变生产、生活细节。低碳环保针对的现象不包括(D)A. 工业革命煤B.第二次工业革命一t石油2 C.现代交通一t汽车D当代航天一t太阳能.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将投资1500

11、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建立低碳燃料标准。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利用始于(C)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动力的推广C.第二次工业革命D.电力的广泛应用(B)采猎文明-A.铁器文明C.电气文明农业文明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信息文明t”工业文明D.蒸汽文明4、19、20世纪之交,“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D)。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2、形成5、一篇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D)。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6.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C)A.机械特色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4.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B)A.工业革命的开展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世界市场的形成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教学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