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160113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猫》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猫》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猫》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猫》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猫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猫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文章构思精巧,意味隽永,针对文本的这一现状,我 教学设计考虑的重点, 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 让学生得到更规范有 效的语言训练,于是,我选择了 “说读 ”这个课型。说读,就是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我选择了三个话题:说猫,说人,说文。每一个话题,分说两个方面的内容:说猫,生命之 美和命运之悲;说人,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说文,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整个课堂,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 生积累丰厚自然。我觉得,这堂课我的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大胆尝试了课堂教学中的“无提问设计 ”。从“提问”的视角来审

2、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 ”,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 “提问 ”;二是 “多问”,问得比较多, “提问 ”的质量不 高;三是 “主问 ”,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 来;最后一种情况,最精妙最有趣,就是 “不问 ”,不使用提问来建构课堂,也不使用提问来 组织教学。反思猫这堂课的教学,对于 “无提问设计 ”的尝试,我有如下的几点收获 一、课堂既然可以 “提问”,那么,也应该可以 “不问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因为 “不问 ”而松散,相反,学生围绕三个话题,充分进行说读活 动,读得动情,说得到位。也因为老师

3、的 “不问 ”,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读得 透彻,说得精要。二、教师可以 “不问 ”,但是必须 “有为 ”。这种 “无提问设计 ”课型,着眼于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 课堂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学生, 如此, 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的 “无为”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 “有为 ”隐含在教学的设计中: “说 猫、说人、说文 ”三个话题的设计,是逐层深入的,且三个话题涵盖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这三个 “切口 ”,是到达文本深处的捷径;教师的 “有为 ”还表现在课堂的点评中:对学生的说”教师或概括,或校补,或提升,或总结,或追问我觉得我的对于学生发言的点评, 能够推动话题向着更深入的目标前进。三、教

4、师要做到 “不问 ”,必须对教材进行 “深加工 ”、 “精加工 ”。“无提问设计 ”的课堂,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 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 因此, 教师的深入研读教材、找准话题以及思考自己如何精要点示 就显得犹为重要。这篇课文的 “深加工 ”,我做得很艰苦,可以说,前期的研读教材花了 9 分 力,后期的教学设计只花了 1 分力。也正因为前期的加工到位,才保证了后期的活动实效。反思猫这堂课的教学,对于 “无提问设计 ”的尝试,我也有如下的几点疑惑 一、没有 “提问 ”但是应该有 “问题 ”,那么,这个 “问题”,除了以话题的形式呈现以为,有没 有其他的呈现方式了呢?二、在围绕话题进行说读活动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说得不够深入,此刻,老师的 “追问 ”, 算不算 “提问 ”?如果算,那么,这个课型算不算 “无提问设计 ”?三、在学生说读活动中,教师的 “介入 ”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那么,教师的这种 “介入 ”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 “度”上,才不至 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