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1591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在小儿脾胃病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对小儿脾胃病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胃炎的患儿以中药薏芽健脾凝胶口服为主,以推拿按摩治疗为辅。结果 治疗365例,有效216例,显效108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89%。结论 中药薏芽健脾凝胶治疗小儿脾胃病毒副反应小,价格低廉,患儿容易接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薏芽健脾凝胶/治疗应用; 脾胃症证/中医药治疗; 中草药/治疗应用; 儿童祖国医学有着悠久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21世纪的今天,中医药已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再立新功。作

2、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在儿科脾胃病的治疗上更是疗效显著,现将2年来本科门诊小儿脾胃病的诊治疗效做一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西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200601200708共就诊365例患儿,其中男246例,女119例;年龄:3岁69例,37岁147例,817岁149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城市患儿65例,农村患儿300例。 1.2 临床症状 365例均有大便干燥或大便稀溏,腹疼均以胃脘部痛为甚,盗汗312例,烦躁不安、睡眠差、夜间磨牙28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213例,五心烦热193例,地图舌85例,腹

3、泻19例,病毒性角膜炎4例。 1.3 实验室检查 1.3.1 血清微量元素 铁元素0.95 mg/L 158例,在(0.951.55)mg/L正常值之间的207例;锌元素0.78 mg/L 208例,在(0.781.28)mg/L正常值之间157例;钙元素均在(90130)mg/L正常范围;铜元素均为(1.001.50)mg/L正常范围;镁元素均在(19.525.5)mg/L正常范围;血铅100 g 27例;血镉均5 g。 1.3.2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200 U/L的300例。1.3.3 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 IgG8 g/L 122例;IgM0.8 g/L 51例;IgA1.14 g/L

4、 110例。 1.3.4 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 使用化学免疫法(单克隆抗体)进行监测,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共做了88例,其中CD3,CD4,CD8均在正常值以下患儿86例(CD3正常值65%78%、CD4正常值40%51%、CD8正常值23%33%);CD4/CD8比值仅有3例正常(正常比值1.21.8),其他85例均低于1.2。 1.3.5 幽门螺杆菌(Hp)IgM抗体(方法为生物芯片法,检测结果为定性)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参考值为1.2431.247,本组高于1.243的18例为阳性;尿素酶参考值为1.2651.277,高于1.265的116例为阳性;空泡毒素相关蛋白参考值1.1931.201

5、,高于1.193的93例为阳性;其中以上3项均阳性的23例。 1.3.6 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140例患儿做上消化道钡透,结果提示胃黏膜增粗、紊乱、胃黏膜病变。诊断胃炎的患儿140例。 1.4 诊断标准 参照19950101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胃脘痛的诊断标准1。 1.5 治疗方法 确诊胃炎的患儿,HpIgM抗体阳性者,早期治疗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周,在疼痛等胃炎症状缓解后,主要以中医药为主,中药用贵州喜儿康药业集团生产的“薏芽健脾凝胶”口服为主,中医以推拿按摩治疗为辅。服药剂量:年龄3岁的患儿每次10 g,每日3次,连服4周;37岁患儿每次20 g,每

6、日3次;7岁以上患儿每次2030 g,每日3次,均服用4周。推拿按摩每日1次,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 (1)显效:服药2周腹疼消失,食纳好转,磨牙、盗汗减轻,精神好,面色红润,大便通畅,小便正常;(2)有效:服药4周腹疼消失,食纳增加,磨牙、口臭减轻,盗汗减少,精神好,面色红润,二便正常;(3)无效:服药4周腹疼时好时坏,仍感食欲差,大便不爽,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2。 2 结果 365例患儿经以上治疗,观察1年时间,显效病例216例,有效108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89%。 3 病案举例 3.1 案1 曹某,男,12岁。近十年来食纳差、厌食、挑食、不吃主食,以

7、小食品零食为主。经常腹疼、消瘦、大便干燥、烦躁不安,几乎不能正常上学,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多方求治,疗效不佳,遂来本院门诊诊治。经以上检查,上消化道钡透提示胃炎,幽门螺杆菌IgM抗体3项均阳性,微量元素中铁、锌、钙均低于正常值,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均在低水平。予上法治疗,在服中药同时加用补充微量元素,服药2周。家长再次来就诊取药,诉说患儿腹疼胀减轻,已能正常进食,精神好转,大便仍干燥。嘱家长停用抗生素,改服“薏芽健脾凝胶”,每次30 g,每日3次。服药4周后来门诊复查,腹疼、腹胀已消失,面色红润,精神好,食欲明显增加,大便已经通畅。随访1年,患儿呼吸道

8、感染明显减少,学习成绩进步。 3.2 案2 周某,男,7岁。以食纳差、腹疼、消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4年主诉就诊,刻下:面色萎黄消瘦,口唇色淡,食欲不振,进食后腹疼。平素易患上感,多汗,夜间磨牙,大便时干时稀。实验室检查:微量元素中,铁、锌、钙均低于正常值,血铅偏高116 g,免疫球蛋白IgG,IgA低于正常值,HpIgM抗体、尿素酶及空泡毒素相关蛋白呈阳性,上消化道钡透提示胃炎。治法同上,口服“薏芽健脾凝胶”每次20 g,每日3次,加服排铅药(中药智杞颗粒),服药4周,腹疼腹胀症状消失,食欲增加,出汗减少,磨牙消失,大便正常。复诊时面色红润,体质量较前有所增加。随访半年,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Hp

9、已转阴性,嘱患儿家长加强喂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小儿健康成长。 4 体会 脾胃病是小儿时期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胃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为多见,由于偏食、挑食、感染、喂养不当、遗传等诸多因素导致患儿身心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小儿的消化系统功能未臻完善,在生理功能上正如祖国医学所论述,“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虚”。中医脾胃论创始人李东垣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东汉张仲景也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可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而导

10、致小儿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异常,在治疗上尤其重要。脾胃虚弱影响小儿全身的多个系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由于营养吸收不良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要经常服药治疗,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又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再次加重消化功能的减弱,致使患儿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 薏芽健脾凝胶是适宜儿童服用的纯中药制剂,以凝胶剂型,口味甘甜,小儿易接受等为其特点,组方配伍得当,是药食同源的有效良方。以健脾益气之山药、大枣、白扁豆、薏苡仁为主药;配以山楂、麦芽、莱菔子消食导滞,滋阴补气。以上药物均为药食同源之品,无毒副反应,对于小儿的脾胃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以上药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效的补充了小儿因脾胃病导致的各种营养缺乏,又能促使胃肠黏膜的修复,恢复消化腺的分泌及消化酶活性,从根本上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从而达到标本兼治。【参考文献】 1 叶礼燕,余宗阳.慢性胃炎,儿科辨病专方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 薛辛东.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 蒋旭荻,张勤,胡兆元.溃疡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7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49(6):5205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