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词解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15459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剖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剖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剖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剖名词解释1. 黄骨髓:位于长骨骨髓腔内的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2. 椎间孔: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一孔,称椎间孔。3. 锥孔: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称为锥孔。4. 横突孔:颈椎横突上有一圆孔,称为横突孔。5. 岬(骶骨):骶骨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为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6.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向两侧平对第 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7. 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8.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其特点是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有腔隙及滑液,有较 大的活动性。9. 鼻旁窦:鼻腔周围

2、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为鼻旁窦。10. 关节腔: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有少量滑液。囊内呈负 压,对维持关节稳固有一定作用。11. 椎间盘: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部和中央部两部分构成。12. 胸骨下角:左右肋弓在正中线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13. 滑膜囊: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内含少量滑液。14. 腱鞘: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15.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 所通过的一条裂隙。16. 咽峡:口腔与咽腔的分界线,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17. 咽隐窝: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有一纵

3、行深窝,称为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18. 肝门:肝的脏面有一条连接左右纵沟的横沟,称为肝门。(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 脉,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通过)19. 肺门:肺纵隔面中央凹陷处称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20. 腹膜腔:脏壁腹膜相互移行,共同围成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21. 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两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 在性间隙,称为胸膜腔。22. 胸腔:由胸壁和膈围成的间隙,向上经胸廓上口通颈部,向下借膈与腹腔分隔。23.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某些部分的转折处,可形成潜在的间隙,称为胸膜隐窝。24. 膈肋隐窝:由肋胸膜

4、与膈胸膜折返而成,呈半环状,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炎的渗 出液常积于此。25. 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结构的总称。26. 肾门:肾有内外两侧缘,其中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为肾门。27. 肾蒂:出入肾门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称为肾蒂。28. 肾锥体:构成肾髓质的圆锥形结构,有15-20 个,底朝向皮质,尖端向肾窦。(结构致密 有光泽,具有许多颜色较深的条纹)29. 肾区: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 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30.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 角。是膀胱结核与肿瘤的好发部位。31. 精索:从腹股沟管深环经腹股沟管延

5、至睾丸上端,其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 静脉丛,神经丛和淋巴管等结构。32. 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宽阔,围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形成环状的腔隙,称为阴道穹。33. 会阴:广义的会阴指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此区呈菱形,前部为尿生殖区,后部 为肛区。狭义的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34. 动脉: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35. 卵圆窝(心 :在房间隔右侧面的下部有一卵圆形的浅窝,称为卵圆窝。36. 心包:为包裹心和出入心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37. 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壁内有感受血压

6、的压力感受器。38. 颈动脉小球:为一个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借结缔组 织连于动脉壁上,含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02与C02浓度的变化。39. 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支与尧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的深面。40. 静脉角: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同侧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处的夹角。41. 乳糜池:通常在第一腰椎体的前面,是左右腰干及肠干汇合而成的梭形膨大。42. 巩膜静脉窦: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有一环形的小管,称为巩膜静脉窦。43. 瞳孔:虹膜中央有一孔,称为瞳孔。44. 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 0.35mm 处有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45. 视网膜盲部:视网膜虹膜部

7、和睫状体部位于虹膜和睫状体的内面,无感光作用,称为视 网膜盲部。46. 生理盲点:视神经盘中央有视网膜中央血管穿过,无感光作用,称为生理盲点。47. 房水:无色透明液体,由睫状体产生,充满于眼房内。48. 虹膜角膜角:在眼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为虹膜角膜角。49.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感受刺激整合信息,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50.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形态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又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组成。51. 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非神经元之间特殊的接触点。52.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

8、称为灰质。53.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轴突聚集的部位,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色泽亮白, 称为白质。54.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55.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地方,外形略膨大,称为神经节。56.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为纤维束。57.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集 合成一条神经。58. 脊髓节段:与每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59. 椎体交叉:延髓腹面椎体下端锥体束的纤维大部分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椎体交叉。60. 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以及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61.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62. 蛛网膜粒: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颗粒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为蛛 网膜粒,脑脊液经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