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14527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预案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陶睿 课题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强,乐于发掘生活中的地理教学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海拔、海拔高度、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比法比较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2、 通过3D的山体图,学习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3、 通过3D的山体图,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情感价值观自然的美景和图纸上的符号相关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

2、判读2、 掌握山体地形的等高线的特点教学准备相关地图,PPT,3D山体模型FLASH教学过程师生行为反思 快乐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快乐教学快乐教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Q: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多媒体演示:课本P24图135“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T: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

3、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1.35上我们可以看到。二、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看图:地图册第17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Q: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T: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Q: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4、我们分别通过3D山体模型FLASH来看看,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各种山体部位都有其各自的符号,在等高线地图上表示出来,就是地图上的注记。(需要注意的是,地图上的注记在标注时,一定要规范标注,防止错认。)三、小试牛刀1、分别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AC: CF: C: D: E: 2、两组登山队员分别从A、B两地出发前往山顶,一组老年队,一组青年队,请问应该怎么选择路线?并说明理由3、图中C点的海拔高度为( )A、900米 B、大于900米,小于1000米 C、1050米 D、大于900米,小于1050米快乐拓展快乐反馈快乐作业板书设计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 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3、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4、四种地形等高线的特点5、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快乐反思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有直观的FLASH,使得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得以直观清晰的展现,学生学习轻松愉快。但时间的掌握上还有待提高,内容较多,还要提高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