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14443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至六单元电子教案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理解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协助学生建立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水平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

2、对这个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使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点。教学时,能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协助学生发展空间观点,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够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点

3、。 (四) 问题解决:经历使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实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使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准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 课时安排:4课时 1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课时 2平移和旋转课时课时 3 实践活动:剪一剪课时 4练习七课时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水平、想象水平得到培

4、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法: 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实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理解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

5、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但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理解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互动新授 1、 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很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6、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度强求,不必能够纠正。) 2、教学“对称”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3、剪一剪理解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理解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实行

7、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 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能够先把纸张实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 3 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

8、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5、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找,互相说。 6、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说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 2、 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2题。 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确认的? 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交

9、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这里的五角星,乒乓球拍和飞机的图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学生互相指一指,并指名上台指。) 谈话: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第2题的数字图,学生寻找。 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 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

10、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剪一剪 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法: 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二、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

11、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

12、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 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

13、象吗?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 学生猜测,验证,尝试剪一个小人,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2) 为什么只要剪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剪。) (3)追问: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学

14、生尝试剪。明确: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 谈话: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3、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 谈话: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个拉手的小人呢? 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明确:对折两次就能剪出2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最后剪开。 展示学生的作品。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1)我们已经会剪2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4个小人

15、,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课间展示剪一排4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人,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2) 展示学生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我们刚才剪出了4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平移)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不管是4人并列的还是8人并列的,都是通过1个小人平移所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课件出示: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1、同学们请看,这4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呢,你能剪出这样的图形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先让学生董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出来?(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