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142800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 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引起耳鼻咽喉疾病的寄生虫感染包括体内与体外的、直接与间接的、常 见的与偶然性的以及原发与继发的。 由于涉及到的虫种很多, 且有些情况比较少 见,而临床诊断一般容易忽略寄生虫,因此往往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常 致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临床医师尤以耳鼻喉科医师及小儿科医师 对此类疾病应引起重视。35.1 耳部寄生虫病35.1.1 中耳蛔虫病人蛔虫是世界性分布最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成虫通常寄生于小 肠中下段(以空肠为最多,其次为回肠),处于相对安静状态; 然而一旦当寄生环 境发生变化,如急性发热、摄入刺激性食物、胃肠功能紊乱、使用麻醉剂或服用

2、不适当剂量的驱虫药物等均可引起成虫在肠道激烈运动。 由于蛔虫具有钻孔的习 性与喜碱厌酸的癖性,受到激惹后离开原来的寄生部位,向上或向下向外移动, 同时由于蛔虫带有大量的肠道细菌, 若钻入咽鼓管, 窜至鼓室, 可引起急性中耳 炎或慢性中耳炎的再发。国外文献中,Turnkull(1880)、增田(1904)、德永(1941)、 山口(1943)、伊吹(1935)等曾报道蛔虫经咽鼓管而达鼓室或乳突, 引起中耳炎或 乳突炎以及在原来无鼓膜穿孔病例施行鼓膜切开时发现有蛔虫存在。 国内文献报 道也不少。 赵应时等(1959)报道一例 3岁患儿因右耳疼痛及流脓 2天急诊,既往 有吐出蛔虫史。 检查发现右侧外

3、耳道有白色脓性分泌物, 外耳道紧张部靠前方有 一不规则的穿孔,深部露出一白色条状异物,钳出后为一长约12cm宽约2mm活动的雄蛔虫。 张伟中等(1963)报道一例 2岁患儿因患麻疹合并肺炎住院期间曾 服驱蛔灵驱出蛔虫 10条,出院后二天患儿呼耳痛,左耳道红肿,经医院检查见 耳膜后方有圆形穿孔,并用镊子取出一长llcm、宽2mm勺雄蛔虫。杨宏南等(1966) 报告一例 13 岁男孩因患胆道蛔虫病并发胆囊炎而住院,手术后 3 天突感咽部有 异物刺激, 10分钟后疼痛转至右耳, 15分钟后,从右耳钻出蛔虫 1 条,此后疼 痛减轻。陈小鹿 (1976) 报告一例 12 岁男孩因驱蛔致蛔虫由外耳道窜出。

4、章关炎 等(1980) 报告 6 例,其中 5例为 15个月至 4岁幼儿, 2例因患肺炎,余均有吐 蛔或驱蛔史; 1例为 61岁患者,有吐蛔史。傅改秀等 (1981) 报道一例 3岁患儿 因患感冒有剧烈咳嗽后,右耳突发疼痛,随即拉出 2 条蛔虫,并导致鼓膜穿破。 马玉英等 (1985) 报道 1例 1岁患儿因肺炎入院后第 8天发现右外耳道流出黑色脓 液,按化脓性中耳炎治疗,脓液不减少,体温仍波动于 28C 39C,第14天清 洗外耳道时夹出长约7cm蛔虫后,体温正常,脓液消失。刘子昌(1985)报道一例 28 岁女性,在服海群生 3g 三日疗 法过程中的第二天,突感头昏、头痛、恶心、咽痛,第三

5、天左耳有痒感,先后取 出79cm长的淡红色蛔虫成虫4条。临床上中耳蛔虫病多见于儿童, 因幼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 管腔较宽, 咽鼓管的鼻咽部开口较低, 与鼓室端开口几乎在同一水平面, 蛔虫由肠道逆行向 上达鼻咽部后,易钻入咽鼓管咽口,然后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最后 穿破鼓膜,从外耳道钻出。而在成人,由于咽鼓管较幼儿的为狭长,管的长轴与 水平面呈 30。一 40。角,而在幼儿不超过 10。角,因此蛔虫不易窜入。章关英 (1980) 报告一例 61 岁患者,蛔虫被阻于咽鼓管咽口,未能进入鼓室。此外,迷走的蛔虫也可钻入鼻腔, 由鼻孔钻出或钻入上颌窦, 引起发热、 头痛、流涕等急性上颌窦炎症状

6、。 更有甚者, 昏迷的患儿因喉部失去保护性咳嗽 反射,一旦蛔虫钻至鼓室或嵌于声门,可引起喉痉挛,甚至窒息。35.1.2 中耳蛲虫异位寄生蛲虫也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成虫通常寄生于盲肠、胃、食管等部 位,偶尔可进入口腔、鼻等器官。虫体细小,乳白色,呈线头状。据文献报道, 蛲虫也可能有蛔虫的钻孔习性。 吴建农等(1 994) 报道一例因攒性中耳炎手术后听 力降低而就诊。 检查发现右耳鼓膜前上松弛部穿孔, 上鼓室内有胆脂瘤, 经清除胆脂瘤,送标本作病理检查,报告为右侧中耳蛲虫症伴胆脂瘤。35.1.3 耳郭丝虫病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寄生于淋巴系统中的幼丝虫或成虫所致 的耳郭病变,临床上比较罕

7、见。 毕华东(1965)报告一例耳郭丝虫病, 患者双耳郭 不规则肿胀,局部皮肤增厚呈桔皮状,外耳道被肿胀的皮肤阻塞,无压痛,触之 有海绵感,无热感。耳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 5700,嗜酸粒 细胞 11%。直接计数为 5061。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阳性,微丝蚴直接计数为 13 个/ 20mm从右耳耳甲部肿胀处取活组织检查。病理检查报告为表皮及棘层稍 增厚,表皮下为多量纤维结缔组织, 部分区域有慢性炎细胞团状浸涸, 小血管壁 增厚,纤维组织间可见许多裂隙,可能为淋巴管腔,符合丝虫病的病理改变。用 海群生治疗 2 个疗程后,血丝虫检查阴性。35.1.4 松毛虫性耳郭软骨膜炎松毛虫病是近

8、年来发生于林区的一种常见病,由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接触人体而发病,主要侵犯软骨、关节韧带、巩膜、 虹膜等结缔组织。广东省汕头医专等单位根据松毛虫病 1075 例的临床表现分为 皮肤型(20 ) 、骨关节型 (656)、肿块型(42)及混合型(102)4 种。 耳郭软骨膜炎属于骨关节型, 且特别严重。 可致骨关节畸形, 功能部分或完全消 失。此病的临床特点是潜伏期短, 一般最短仅数小时, 最长达 50 余天。 发病 甚急,全身症状轻微,局部症状明显。耳郭病变以单侧居多,初起耳郭局部发痒 或有烧灼感,继则红肿疼痛,逐渐加重以至剧痛难忍,夜间明显加剧,重者伴有

9、低热。检查可见患侧耳郭红肿增厚较正常耳郭胀大 34倍,以耳甲腔隆起尤甚, 触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胶冻样脓性分泌物, 切开引流(以不切开为佳 ) 后疼痛减轻,但流粘性液不止,很难愈合。如有继发感染,则流脓液,以后肿胀部位软骨坏死,肉芽增生,最后纤维化,愈后短痕挛缩,耳郭呈不同程度的缩小 或下垂等畸形。诊断主要依据为:在林区等流行区的发病季节 (4 一 12月,发病高峰 为8一10月)有进入流行区与 (或)接触松毛虫及其沾染物史; 无耳郭外伤及血 肿大;潜伏期短(约数小时),局部有明显红肿热痛急性炎症表现, 但不波及耳 垂;血液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偏高,嗜酸粒细胞增高。治疗原

10、则为,凡早期未化脓者,给予抗过敏、抗感染及止痛药,局部可 外用中药七叶一枝花、 金兰散及蜈蚣白芷蛋清外敷, 也可采用“清热解毒, 疏风 活血”的中医药治疗法;还可采用地塞米松5mg加庆大霉素4万单位作耳根皮下 注射作阻滞封闭, 配合口服激素及止痛药治疗。 对耳郭隆起积液明显者, 作穿刺 抽液后注入抗生素,加压包扎,同时耳根注射加口服激素。对脓液多者,以切开 引流、彻底刮除坏死软骨为主,每日换药,以抗生素冲洗,并配合抗生素全身治 疗,以达到早期治愈。脓液培养为绿脓杆菌者,则采用多粘菌素治疗。松毛虫等 56 龄幼虫的第 2、3 胸节背面的毒毛及毒腺细胞分泌的毒素 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不仅活虫与人皮肤

11、接触能致病,死虫的致病力比活虫更强, 可能与死虫毒腺细胞破坏后释出毒素较活虫更多有关。35.1.5 外耳道内蜱寄生外耳道内蜱寄生甚为少见,由于本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外耳道及耳周弥 漫性皮炎,外耳道内有红色赘生物,临床上常易误诊为外耳道疖及炎性息肉等。 郑燕等 (1979) 报道 8 例,年龄为 1140岁,主要症状为外耳道瘙痒及阻塞感、 听力减退。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椭圆形、灰红色的赘生物,多附着于外例壁,质 软,有弹性。杨劲松等 (1983) 报道 5例外耳道微小牛蜱寄生, 患者均有与牛、 羊、 猪、犬等家畜或森林草木密切接触史。 临床症状随蜱的大小、 死活及患者反应性 不同而异,轻者仅感耳内作

12、痒、耳鸣、外耳道阻塞、听力下降,重者除上述症状 外,尚有耳痛、脓血性耳溢液、头痛、发热等。耳部检查可在外耳道骨部发现椭圆形肉芽样赘生物。若并发感染时,外耳道红肿,有触痛,外耳道及邻近的面颊 部皮肤出现充血、丘疹,甚至溃破化脓,耳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夏顺寅 (1989) 报道一例患儿外耳道内硬蜱寄生, 出现外耳道瘙痒、 疼痛及发热。 耳镜检查外耳 道内被黑褐色光亮虫体阻塞。治疗时,若为死蜱,较易取出。若为活蜱,可将 2%丁卡因或乙醚滴入外耳道及虫体, 5 分钟后待蜱麻痹,以盯聍钩或耳异物钳伸 近蜱的颚体,钳紧后轻提取出,避免使颌体折断而残留皮内。值得提出,蜱也是传播原虫 (如巴贝虫病 ) 、病毒

13、、立克次体的媒介。某 些雌蜱的唾腺能分泌一种使宿主产生“蜱瘫痪”的神经毒素, 引起上行性肌肉麻 痹,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对来自林区、草原、荒漠,并在蜱活动季节 (49 月) 受叮刺的病人,应考虑此病。35.1.6 外耳道蠕形螨瘙痒症外耳道瘙痒症的发病率很高,在外耳道疾患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流行 病学研究及寄生虫学研究,基本证明本病的病原体是蠕形螨 ( 不包括真菌感染所 致的外耳道瘙痒症 ) 。从患者外耳道分离出的蠕形螨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 脂蠕形螨。 人外耳道内富含皮脂腺与盯聍腺, 是蠕形螨适宜的寄生环境, 其分泌 物及代谢的细胞成分为蠕形螨提供了营养需要。治疗用 2灭滴灵及 2酚甘油 滴耳

14、,可以奏效。35.1.7 墨西哥利什曼病又称胶工溃疡。本病的病原为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由一种罗蛉 (Lutzomyia olmeca) 叮刺而感染。患者多为在森林中工作的胶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皮肤病 变。病损通常发生在暴露的体表如面部。初起的病损为丘疹,呈淡紫色,可以是 单个,也可能为多个,在数月内发展为类似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的溃疡, 若无继发感染,病损通常在 6 个月内自愈,留有瘢痕。约 40%的患者溃疡发生在 耳轮,病变可持续多年,不少患者的耳部软骨可遭破坏,造成耳轮残缺。少数病例发病时,局部淋巴结肿大。此病不累及粘膜与内脏。早期诊断可从病变部位穿刺面检获虫体。患病期间,利什曼素皮

15、肤迟发 型超敏试验阳性。 少患者可因缺乏细胞介导免疫而发生弥漫型及肤利什曼病, 并 出现利什曼素皮肤迟发型试验阴性。本病治疗可用双羟萘酸环氯胍,肌肉注射,单剂量为5mg/ kg。若感染复发,可提高剂量。葡萄糖酸锑钠或左旋咪唑有较好的疗效。35.1.8 耳蝇蛆病蝇类幼虫寄生于人的组织或腔道内而致蝇蛆病的报道较多,多数为胃肠 蝇蛆病及皮肤蝇蛆病,蝇蛆寄生于耳道及中耳者较少见。多在夏、秋季发生,由 雌蝇产卵或偶然污染蝇卵而引起, 蝇卵经过数小时至两天即可孵化变成蛆虫。 周 瑾文等(1g5g)报告两例,一例成年患者系在高热及昏迷情况下入院, 当晚左耳道 有稀黄色脓液流出,请耳科医生会诊,取出蛆虫 27

16、 条。患者仅知过去有中耳炎 病史,蝇卵可能在昏迷后污染; 另一例为 7 日龄新生儿, 在家分娩产出时误落有 血小脚盆中, 耳道内灌入血水, 未注意是否被苍蝇污染。 其母于哺乳时发现患儿 阵发哭叫, 继而右耳出血, 爬出白色约半粒未长蛆虫两条。 贺翠菊(1984)报告一 例 3 岁患儿左耳流脓 7 天,门诊治疗时发现左耳道内有白色蠕动物结成团状, 取 出后为 30余条活的蛆虫。张文忠等 (1983)报告两例,从一例成年患者耳道取出 34条蝇蛆,鉴定为急钩亚麻蝇 I 龄幼虫;从另一例婴儿耳道取出 10条蝇蛆,鉴 定为丝光绿蝇皿龄幼虫。 陈永芳等(1983)报告一例因左耳刺痛伴爬虫感及耳鸣而 急诊入院患者, 左耳经常流脓巴近 5 年,发病当日下午在工地施工时觉有飞虫落 在左耳,用手打掸后发现手指上有两个小白点, 末引起注意。 当晚觉左耳有爬虫 感及瘙痒,继而刺痛。耳科检查发现左耳道有脓血性分泌物,带臭味,清拭后发 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