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统计公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142046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利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利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利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利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统计公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记录公报水利重要指标表一.水利基本建设 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都市的防洪安全建设。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环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毕投资5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水利基本建设在调节投资构造、优化资金配备的同

2、步,突出重点,保证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足发挥。中央水利投资完毕25亿元,占所有完毕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毕投资34亿元,占所有完毕投资的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水利基本建设完毕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9亿元,占16%;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93亿元,占34%;贷款2亿元,占6%;外资27亿元,占5%;地方自筹投资17亿元,占31%;水利建设基金亿元,占%。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本上又有大幅度增长。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债投资32亿元,在去年1

3、7亿元的基本上,又增长了12亿元。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重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46亿元,占1.,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在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西部地区共完毕水利基建投资13亿元,比上年完毕投资增长2%,中央水利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4、,安排投资111亿元,是的2倍。中央投资重点安排了一批江河治理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尼尔基、百色、紫坪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陆续动工,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以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相继实行。 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23亿元,在建水利基建项目投产率为5,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9%。水利基建当年新增和恢复库容111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3万亩,新建及加固堤防长度2公里,新增供水能力345万吨/日。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已竣工投产。小浪底、乌鲁瓦提、万家寨、江垭、飞来峡、王

5、甫洲等水利枢纽工程,望虞河、太浦河治理工程,治淮骨干工程怀洪新河、治太骨干工程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投产。淮河入海水道、宁夏扶贫扬黄等项目进展顺利。“十五”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尼尔基、临淮岗、沙坡头、紫坪铺等工程动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合计完毕土方占筹划的3%,石方占48%,堤防断面达标占筹划的8%,填塘固基占筹划的70%,穿堤建筑物加固占筹划的53%;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合计完毕堤身、堤基防渗解决筹划工程量的68%,完毕护岸筹划工程量的4.7。黄河下游完毕大堤加高54公里,欠高05米以上的堤防所有得到加高。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已有%达到50年一遇防

6、洪原则,有5%达到一遇防洪原则。 ,各级水利部门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继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绝大多数建设项目(其中,所有新动工项目)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大江大河干堤等水利项目招投标率接近10%,施工监理率达0以上,“九五”期间工程质量抽查成果表白,工程合格率达100%。某些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履行了专业建设公司进行建设管理的代建制新模式,达到国家规定规模和原则的建设项目所有实行了施工招标,大中型建设项目所有实行了监理招标和建设监理制,勘测设计招标得到进一步推广。水利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二.防洪、抗旱国内降

7、雨量明显偏少,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水利工程建设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国已合计建成各类水库85136座,水库总库容达52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397亿立方米。已建成江河堤防7.万公里,保护人口4.79亿人,保护耕地6.1亿亩。由于全国加强了大江大河堤防、江河控制性水利枢纽以及各类水资源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设施抗御洪涝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国大江大河干流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受局部暴雨影响,西江干流上游及其支流郁江、云南南丁河等国际河流、黄河下游支流大汶河等河流发生了建站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部分沿海地区浮现了历史最高潮位,某些地

8、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国受灾人口1.11亿人,倒塌房屋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亿亩,成灾0.64亿亩,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广西、广东、福建、四川、云南、山东等省受灾较重,但与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是洪涝灾害损失相对较轻的一年。 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受旱地区重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东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黑龙江、吉林、四川、山西、内蒙古、湖北、山东、辽宁、重庆、河南等省(市、区)较为严重。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5.77亿亩,其中成灾3.6亿亩,绝收0.亿亩,因旱损失粮食54公斤,经济作物损失538亿元,受灾面积

9、是建国以来的第三位(仅次于198年和),成灾面积和因旱导致的损失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位(仅次于)。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大旱的减产亿公斤。因旱先后有30万农村人口和2200多万头大牲口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干旱缺水导致都市供水紧张,北方地区因旱一度有535座县以上城乡缺水,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财政部及时下拨用于防汛抗旱的水利建设基金和特大防汛抗旱经费7.97亿元,其中防汛经费12.48亿元,特大抗旱经费5.49亿元。由于组织得力,准备充足,各级水利部门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对水资源的调配能力,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旱灾害损失。虽然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粮食

10、仍然获得较好收成。抗旱工作共挽回粮食损失675亿公斤,挽回经济损失620亿元,共解决了38万人、万头大牲口的临时饮水困难,并保证了受灾都市的基本用水问题。三.农村水利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全年新增175万亩,合计达到8.亿亩。万亩以上灌区合计达到568处,有效灌溉面积.7亿亩,其中30万亩以上灌区277处,有效灌溉面积1.9亿亩。机电排灌面积达到5.5亿亩,其中提灌面积4.9亿亩。新增配套机电井23万眼,达到9万眼,井灌面积2亿亩,井灌面积是近年来增长较多的一年。灌溉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发明了条件。 易涝耕地及盐碱耕地得到初步治理。全国既有易涝耕地3.7亿亩,究竟止,

11、已初步治理面积3.15亿亩,占易涝面积的86%,其中:除涝原则达到五年一遇以上的有.82亿亩。 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步,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全国共安排了266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30个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并启动了第二批300个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这些项目的实行,可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200万亩以上,同步为70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提供水源。实际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86万亩,合计达到.亿亩。 国家计委、水利部加大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力度,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全国安排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资金35亿元,可使“八七”扶贫攻坚筹划剩余的423万人中的

12、963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基本解决。究竟,全国已合计解决238亿人和55亿头牲口的饮水困难。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的农村水电建设成就辉煌,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基建投资突破25亿元,达到291亿元,开创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投资的历史新纪录。全国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26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装机为171万千瓦,开创了农村水电建设的历史新纪录。全国水利系统建成水电站.3万座,装机达到360万千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40.6%,其中农村水电装机287万千瓦。年发电量103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40.3,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 二是全面完毕水利系统一期农网改造,农村电价大

13、幅度下降。截至底,全国水利系统合计完毕一期农网改造投资15.8亿元,为到位资金的14.,超额完毕了国家下达的投资筹划。全年水利系统农村电网改造合计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56座、10千伏线路144公里、3千伏线路168公里、0千伏线路.95万公里、低压线路.3万公里,对27个乡镇电管站进行了改革,新建供电所1974个,完毕了7.07万个配电台区的改造。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农村电价大幅度减少,农村用电量明显增长,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全国已开发农村水电的县155个,其中由农村水电供电为主的县760个。农村水电已遍及全国/2的地区、1/3的县市、1/的人

14、口,使亿多无电人口用上了电。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其开发运用增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开始建设,这40个县8%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波及2个省、区、市,近2亿人口,20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总投资50多亿元。 至底,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水电公司,有0个农村水电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水利系统水电改革进一步进一步。五.水土保持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治理同改善本地农业生产条件、增进群众脱贫致富

15、紧密结合,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增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大面积封育保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获得了明显成效。,完毕水保投资1亿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实行封育保护面积1万平方公里。截止底,全国合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5万平方公里,其中修建以水平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2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5亿亩,经果林00多万亩,种草6500多万亩,建设治沟骨干工程10座,以及一大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能力1亿吨,增长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河泥沙3亿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高效农牧业,项目区2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基本解决了4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为治理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本。国家重点工程完毕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八片重点治理区合计治理39万平方公里,建成基本农田910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减轻了泥沙危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合计治理水土流失7.2万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874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358万亩,经果林15万亩,封禁治理165万亩,建成塘坝、谷坊、拦沙坝、蓄水池(窖)等小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