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14157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3篇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第1篇 一、安置帮教工作现状 (一)认真贯彻落实去年8月日全省安置帮教工作座谈会精神情况。会后,我县紧急召集各乡镇综治办、各司法所长以及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传达了会议精神,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各单位和各部门的相关责任进行了细化落实,要求县安置帮教办、各司法所、村(居)委会保持信息畅通,衔接及时。会议中的所有工作任务要求在8月1日之前全部落实到位,每个释放人员村(居)委会一定要派人随同其亲属接回并到司法所报到;司法所要对释放人员及时建档,将安置帮教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落实安置帮教报到登记制、档案管理制、了解考察制、例会

2、分析制度、信息情况报告制等工作制度;民政部门要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和个月的生活补助费及时发放;财政部门要对接送经费进行严格审查,对无家可归和无亲可投的刑释解教人员的依托企业要给予尽可能的扶持和财政补助;就业部门要及早安排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二)安置帮教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安置帮教工作网络。目前,全县共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1个(县级1个、乡镇11个),从事安置帮教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达20余名,并且,每个乡镇都具体安排了一名安置帮教数据库信息报送人员。为全县搞好安置帮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保证。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把热

3、心社区帮教安置工作的离退休党员、干部等组织成帮教安置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一帮一、二帮一和重点对象三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将安置帮教工作逐步推向社会化。 (三)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及衔接经费落实情况。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县财政将安置帮教工作经费2万元列入预算。对无家可归和无亲可投刑释解教人员的依托企业财政补贴每名1000元的标准,我县作为一个穷县目前还无法实现,只能明确对依托企业基地尽可能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每年都会对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所需的培训经费县财政也每年进行了足额补贴。 (四)刑释解教人员接送情况。我县在去年月初召开了全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协

4、调会,参会的有全体安置帮教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各乡镇安置帮教工作分管领导和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认真传达了省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办公室等6部门关于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衔接工作的补充意见文件精神,明确要求自月份以后,我县刑释解教人员由司法所(没有成立司法所的由司法助理员)通知其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派员陪同其亲属将其接回,对无亲属的刑释解教人员由村(居)委会负责接回。8月1日至今,我县共组织人员接回刑释解教人员有6人。 (五)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及无家可归、无亲可投人员安置情况。我县现有安置帮教基地1个-鸿鑫工贸有限公司,历年来安置无家可归、无亲可投人员的刑释解教人员共达一百余人次。 (六)安置

5、帮教数据平台管理使用情况。我县对安置帮教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实行了专人专机,随时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接收,随时将相关情况通知辖区责任人,以便责任单位及时对接回、报到、帮教、安置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妥善安排。按照数据库要求为标准制作了一套严密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采集表,通过排查,现已将所有刑释解教人员的姓名、年龄、籍贯、现住所地、罪错性质、职业技能、释放时间等信息录入在档。特别要求对地址或户口迁出情况要继续跟踪摸底,务必落实第一责任人,真正落实放回有人接,接回有人管,无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的无缝对接机制。 (七)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今年,我县认清形势,提前谋划,以社区矫正职能的行将转

6、换为契机,通过整合职能资源,加强管控结合力度,始终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在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管控工作的基础上,提前加强了对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及监外执行人员期满等五类人员的衔接管理工作,扩大了管控的覆盖面,促进了管控的渗透力,有效做好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过渡准备工作,避免五类人员出现脱管失控真空的可能,预防和减少与重新违法犯罪。目前,在五年内刑释人员和三年内解教人员中,我县没有重新违法犯罪人员。 二、当前安置帮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缺口仍很大,影响整体工作深入开展。二是部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难度极大,社会对他们还存在偏见。三是部分刑释解

7、教人员思想观念难以转变,不愿与政府部门联系,帮教人员无法与他们衔接。四是有些监狱机关释放通知书,包括数据库的资料,有的书写不清,有的地址不详,给清理排查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五是外出务工人员确实很难及时详细了解相关信息,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更是难上加难。六是衔接管理难。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包括监狱、劳教所与其原籍街道、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的衔接等,环节较多,必须做到环环紧扣,而目前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仍处在逐步磨合和完善的阶段,加上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旧城改造、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极大。七是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大气候。在社会主义

8、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视角往往只盯在经济工作上,肩上承担的压力大,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部门认为帮教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就由司法行政部门去管,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职能和政治责任,形成了一个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八是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难。刑释解教人员一般都是青少年,他们犯罪时多数是待业或无业人员。当前企业改制、下岗待业职工增多,其本身再就业也存在困难,而作为原来就是待业或无业人员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工作就更难了。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安置心理承受有限。其一,这类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袱;其二,下岗待业的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岂不是遵纪守法

9、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刑释解教人员回籍后工作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切实落实各项帮教措施和完善工作台档的同时,尽快将管理软件使用纳入正规。 、加大协调力度,把刑释解教人员列入就业困难人员,使他们获得政府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3、要突出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中的危安犯、没有改造好的危顽犯和三无等重点人员的衔接管控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点人员的脱管失控率。 4、落实关于加强刑释解教衔接工作的补充意见中的各项工作任务。 建议上级部门

10、将接送经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生活补助费预拨给县级,以便及时拨付给接送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基地建设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建议上面要么出台什么刚性的政策或法律法规给予基地足够优惠的扶持,用以调动和挖掘基地吸纳刑释解教就业的积极性;要么政府出钱办一些公益性的企业,解决他们的过渡性安置困难;要么别把安置帮教工作,特别是基地建设的调子定得太高,太虚。否则此项工作很大程度只能流于形式,疲于应付。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第2篇 该区的安置帮教工作由设在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管理股的三水区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负责,并建立了5个镇(街道)级安置帮教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即各镇(街道)成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组,村(居)委会

11、成立帮教小组,有帮教对象的自然村(社区)落实帮教人员,形成了三级帮教网络。目前,全区共有帮教人员78名,2X年以来的安置帮教对象46名,安置08名,安置率达67%,重新违法犯罪率不到.9%。各镇(街道)均建立了一帮一、多帮一跟踪帮教责任制,即每个帮教对象至少要有一个以上帮教人员负责跟踪帮教,重点对象有二至三个帮教人员负责跟踪帮教。 该区现阶段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领导重视不够,有些制度和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在人、财、物诸方面,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支持,大部分镇(街道)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个别领导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虽然已形成三级帮教网络,但没有

12、按要求开展实际工作并发挥应有作用;有的没有落实一帮一或多帮一跟踪帮教责任制,甚至出现一帮多的现象;有的很不重视,出现一名帮教人员填写十多张帮教情况记录表的情况等等。 二、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孤军奋战,实际工作难度较大。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安置帮教工作领导组的组织领导协调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支持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但现实中由于领导重视不够,相关职能部门又不积极支持,还是由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孤军奋战,因此实际工作难度较大,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和效果。 三、衔接工作不完善,有少量脱管失控人员。有些监所没有严格按相关工作要求,将部分刑释解

13、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函告其户籍所在地的安置帮教工作部门,致使安置帮教工作部门无从联系这些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工作,造成少量脱管失控现象。 四、无过渡性安置基地,导致安置率不高,实际重新违法犯罪率偏高。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业问题,根本而言是一个普通公民的就业问题,但由于世俗因素的影响,存在其特殊性。同时,由于党委、政府没有意识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率的高低实际上是衡量一个地区对安置帮教工作重视程度的标尺,也是对该地区文明开放的法治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反映,致使目前该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业工作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没有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或经济实体。 进一步搞好新时期基层安置帮

14、教工作的对策。归纳起来有: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安置帮教工作领导组及其工作机构的作用,形成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要负起直接领导责任并给予大力支持。设在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不要唱独角戏,不要搞孤军奋战。 二、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时的衔接工作,减少脱管失控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各监所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在刑释解教人员离监所一个月以前将其改造表现、技术特长、择业意向等情况详细具体地填写在通知书上,并要及时、准确地函告其户籍所在地的安置帮教工作部门,以使监所内的改造与社会安置帮教工作紧密衔接,从而

15、减少因不必要的小失误导致影响严重的脱管失控和重新违法犯罪。 三、在鼓励支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些过渡性安置基地或经济实体,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就业安置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安置格局。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就业安置工作的扶持性政策和措施,要进一步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关心、支持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问题。 司法局安置帮教情况调研材料第3篇 近年来,xx区各级安置帮教组织紧紧围绕平安xx、法制xx创建目标,立足工作职能,瞄准亚青会、青奥会,不断拓展安置渠道,丰富帮教形式,积极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努力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02X年11月10日,全区五年回归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10%,安置率98%以上,重新违法犯罪控制在2%以下。 一、x区安置帮教工作实践 (一)、进一步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 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x区高度重视安置帮教工作,做到了:一是将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