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140510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考点解读】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本考点介绍扩展语句。扩展语句的能力层级为E级,是高考试题中对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1)“设置情境,给定句子,限定要求”的命题特点决定它采用主观题型,设题形式丰富多样,每一种题型根据材料的特点和题干的要求又有所变化。(2)大多与其他考点,如仿句,修辞,简明、连贯、得体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有的还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综合考查。(3)扩展语句试题虽然在每年的高考卷中偶有涉及,但此类题目答案的灵活性又决定了它的考查频率在低位徘徊。(4)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如说明性语段侧重

2、考查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议论性语段侧重考查论点和论据,新闻侧重考查新闻标题等内容。(5)概括提炼语段信息,常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给新闻拟写标题、导语,在考查压缩能力的同时,实际上也考查了简明、连贯、得体及新闻的有关知识。(6)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热点题型】题型一 句意丰富型例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不少于80字。答:_ 答案:(示例)这个冬季的夜空比起前几年的时候要显得异常的清晰,能看见玻璃一样透晰的纹理。天气也异常地寒冷,双手几乎要失去知觉

3、,连交握着磨搓都是一种困难。牙齿不受控制地上下打出快节奏的声音。去年的现在,还是可以穿成这样穿街走巷的,而现在,连迈一步都可能没有力气,哪怕是偶尔吹起的风,都像要刮去脸上一层早被冻僵的皮,刺得人硬生生的疼。【提分秘籍】 就是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我们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增加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附加成分进行扩展。1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的基点。扩展基点即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例如题点中“异常寒冷”,就是这样一个基点。2明确答题要求,把握扩展方向。扩展语句要仔细读题干的“提示和要求”,领会扩展的目的,充分考

4、虑语境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制约,明确语句明示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例如题点要求使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这是明示,但是扩展方向是“异常寒冷”,则是扩写暗示。3展开联想、想象,适当添枝加叶。明确了扩展方向之后,要运用再现想象,复原原句所创设的情景,运用创造想象,进行合理扩展。或列举,或补充,或承接,或修饰,或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题型二 词语连缀型例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答:_ 答案: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

5、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提分秘籍】 词语型的基本模式是给定若干词语,要求将其连缀扩展。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弄懂语体特点审清题干要求,尤其是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把握扩写的重点,才能不偏离,不转移。同时,这些具体要求往往是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和得分点。例如题点中的“描写性文字”。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需要扩写的语段是什么语体,弄清其究竟是记叙性的、描写性的、说明性的,还是议论性的。语体不同,语言特色不同,扩展倾向和扩展重点自然也不同。第二步:探究词语特点及词语之间的联系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进而组织语言材料,完善题目答案。

6、例如题点中的“初冬”“疾风骤雨”“凋零”合起来表现出的是一种氛围,而“读”必须加上主语“人”,要表现的情境才完整。第三步:分析组织答案检查分析组织的答案,有两个层面要求:一是显性要求,二是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限制扩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以什么为重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要补充什么内容,要求多少字等。所谓“隐性要求”,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而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要求。如:体现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表现什么样的情、景、理等。这是考生容易忽视的地方,而答案的正确与否,又与此息息相关,所以考生一定要格外注意。【举一反三】 请以“秋的感悟”为中心,从下面词语

7、中任选两个在横线上各写一段文字。要求描写和议论相结合,语言有文采,100字左右。 天空大地树叶露珠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热烈,只是我更欣赏秋天所具有的成熟和深度。_ 秋,一本让人品读不尽的大书! 答案:(示例一)天空:当凌厉的秋风荡尽了烟霏云霭,秋日的天空显得分外高爽和淡远,那哲人眼眸般的蓝让人沉静,那永恒天问般的深邃让人沉思。大地:秋天的原野丰富迷人,白的棉花,金的稻谷,紫的葡萄,连田鼠和鸟雀都忙着收获,慷慨的大地像无私奉献的母亲一样让人感动。(示例二)树叶:霜晨雨夕,落叶萧萧,飘飞得像舞蹈的蝴蝶,饱满得像沉静的种子,它们以安详平静的姿态演绎着面对生命轮回的超然。露珠:夜

8、幕初启时,她静静地出现,凝成叶片上的明珠;曙光初绽时,她悄悄地隐退,化成氤氲的水汽。她,秋的精灵,启人思考:何为短暂?何为永恒?题型三 补写续写型例3、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 答案:(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

9、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提分秘籍】 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相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类,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然,关键的是必须符合题干所规定的要求。1读懂题

10、目要求,准确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例中“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就是最有效信息。2仔细分析题目中提供的短语或句子的特点,以此为扩写源头,寻找丰富句子的突破口,弄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情境、色彩等。例中“在最恶劣的境遇中”“苦难给人带来的意义”就是扩写源头,扩写的内容应该是积极向上的。3运用合理的想象。注意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色彩等符合要求。4检查扩展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举一反三】 以“走进考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字数不少于50字。答:_ 解析:本题考查

11、的是扩展语句。以“”词语为开头,限定要求,进行扩写。使用排比时,要注意排比的有关知识,即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句子排列在一起。同时还要使用其他的一种修辞手法,才符合要求。“走进考场”是从情景内容上给以限定,扩写应围绕这个话题来展开。 答案:走进考场,有人在闭目养神,有人在整理文具,有人在擦拭手心上的汗,我不由得一阵紧张。这时,监考老师向我报以亲切的微笑,如山间的清风,抚慰着我焦灼不安的心;又如林间的明月,使我内心充满宁静与澄明。题型四 中心阐发型例4、SOS儿童村是一个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天津儿童村是我国首批建立且规模最大的一个。儿童村中每个“家”都有一个“妈妈”,她既要照料

12、七八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妈妈们用青春和无私的爱,使一个个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6月23日是“国际SOS儿童村日”,请你写一段话,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答:_ 答案:(示例)您用温暖的双手抚慰着一颗颗幼小而孤独的心灵,您用青春的臂膀托起了一个个明天的太阳。您辛苦了!【提分秘籍】 这类题会提供一句话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我们围绕这一中心内容,采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运用某种论证方法进行扩展,加以阐释、发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1把握话题(中心),确定扩展方向。这类题在题干中已限定了扩写句的中心,答题时必须围绕这

13、个中心话题去扩展。如例题,话题的中心应该是强调“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2理清思路,确定语段层次。由于扩写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所以在确定扩展方向之后,应当合理安排段落层次。可以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类比、递进等内在的逻辑关系;续写部分要与原句原段衔接自然。3围绕话题,确定手法,组织语言作答。续写时要严格围绕被续写的内容,不能另立话题,然后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法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题型五 诗词素描型例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

14、“悠然”之情。(100字内)答:_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诗人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达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因此扩展时所描绘的“南山”景物都应该含有“悠然”之情,并注意语言优美,讲究文采。 答案:我在不经意间抬起头,那薄暮时分的南山层峦叠翠,郁郁葱葱,让人心旷神怡,山中雾气缭绕,仿如人间仙境,空中盘旋的飞鸟啼声婉转悠扬,大概是在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吧,我已深深地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提分秘籍】这类题一般会给出几个情景信息或一两句诗歌,然后要求同学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1注意题目设置的情境,找准题目中要求扩展的重点。2根据语段的体裁特点,选取恰当的鉴赏角度,是从思想内容(情感、画面主题等)上,还是从艺术手法(风格、表现形式、语言等)上进行鉴赏理解。3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有关知识进行扩展。4分清表达方式,如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5利用生活经验加以想象、联想,把图景描绘出来。【举一反三】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岁月闲。 答:_ 答案:(示例)菊花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