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138015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586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86页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86页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86页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86页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大学机械学院教学大纲(5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目 录画法几何A课程教学大纲1画法几何B 课程教学大纲6弹塑性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1塑性成形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17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教学大纲21轧机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大纲26轧制工艺及设备(三门课)课程教学大纲32板带轧机系统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39工程弹性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48热传导及热应力基础课程教学大纲53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57机械装备及设计A课程教学大纲64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68现代连铸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75现代冶金技术及装备B课程教学大纲79机械设计学课程教学大纲82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86弹性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0现代设计技

2、术课程教学大纲93现代设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6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99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106弹性理论及工程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10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116Matlab及其工程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22三维设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28轧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32数值模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38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43计算机辅助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49电气控制技术A课程教学大纲154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5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6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A课程教学大纲169机械制造工艺学B教学大纲179机电系统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85液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190液压元件课

3、程教学大纲196液压传动系统课程教学大纲203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208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14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21电气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26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大纲232液力传动课程教学大纲237PLC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41工程机械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46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50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大纲257工程机械振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263起重机械课程教学大纲268运输机械课程教学大纲273切削原理及刀具课程教学大纲279机械制造工艺学A课程教学大纲285机械CAD/CAM课程教学大纲291机械CAD/CAM课程教学大纲295机械制造装备课

4、程教学大纲299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305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311机床电气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314机械制图A课程教学大纲317机械制图B课程教学大纲323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28工程制图A 课程教学大纲333工程制图B课程教学大纲340工程制图C课程教学大纲348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354机械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361机械原理B课程教学大纲368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75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82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389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394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A课程教学大纲399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404机械设计A课程教学大

5、纲409机械设计B课程教学大纲416机械设计C课程教学大纲423液压与气压传动B课程教学大纲430数控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436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443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448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458机械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466精密零件设计课程教学大纲474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法课程教学大纲479液压与气压传动A课程教学大纲484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491电气控制技术B课程教学大纲495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501非金属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大纲505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08塑性体积成形工艺及模具课程教学大纲512板料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6、517成形设备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522特种塑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25模具设计的力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529塑料成型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大纲534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39成型机械及控制课程教学大纲543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教学大纲548金属体积成形工艺课程教学大纲553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557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564161画法几何A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 课程编码:01110030学 时:32 学 分: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无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画法几何被喻为“

7、工程界语言的语法”,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它是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为了学习后续制图课打下不可缺少的基础,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2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基础的能力。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具备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基本能力。2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8、能够解决空间几何元素之间一般的关系问题。4具备较好的空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掌握看图和画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3了解工程中常用的图样类型本章内容:1.1 本课程的任务1.2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1.3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本章重点: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本章难点: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第二章 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点在投影体系中的投影及其应用本章内容:2.1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2.2 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本章重点: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规律本章难点:1重影点的判别及其应用2应用

9、投影规律求点的各投影第三章 直线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2掌握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求法3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征4掌握直角投影定理本章内容:3.1 直线的投影3.2 各种位置直线3.3 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5 直角投影定理的应用本章重点:1各种位置直线直线的投影特征。2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直角投影定理。本章难点:1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倾角与应用 2直角投影定理的应用第四章 平面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2掌握在平面上取点、线的方法本章内容

10、:4.1 平面的表示法4.2 各种位置直线4.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本章难点:在平面上取特殊位置直线的方法 第五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作图法2掌握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交点的求法3掌握两一般位置平面交线的作图法及其可见性判别的方法本章内容:5.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5.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本章重点: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作图法2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交点的求法3两一般位置平面交线的作图法及其可见性判别的方法本章难点:1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交点的求法及其可见性判别2求两一般位置平面交线时平面的可见性判别

11、方法第六章 换面法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换面法的基本作图方法本章内容:6.1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6.2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6.3 换面法求解四个基本问题6.4 解题举例本章重点: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问题本章难点:换面法的灵活运用第七章 曲线和曲面 (自学)第八章 立体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基本立体的投影图画法2掌握在立体表面取点、线的方法本章内容:8.1 平面立体;8.2 曲面立体本章重点: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在表面取点、取线本章难点:在曲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第九章 平面与立体相交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截交线投影图画法2掌握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截交线投影图画法本章内容:9.1 平面与平

12、面立体相交9.2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9.3 切割体。本章重点:平面与立体表面截交线的求法本章难点:1平面与圆柱表面截交线的求法2平面与棱锥、圆锥表面截交线的求法 3平面与组合回转体表面截交线的求法第十章 立体与立体相交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两立体之一表面投影具有积聚性时相贯线投影图画法2掌握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的基本方法3掌握组合回转体相贯线投影图画法本章内容:10.1 相贯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0.2 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10.3 曲面体与曲面体相交本章重点:1利用相贯立体投影的积聚性求相贯线的方法2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的方法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4组合回转体相贯线的求法本章难点: 1利用辅助

13、平面法求相贯线的方法;2组合回转体相贯线的分析和作图第十一章 轴测图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本章内容:11.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1.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本章重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本章难点:1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2组合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讲课实验上机1 绪论、点、直线、平面8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43 换面法24 立体、平面与立体相交85 立体与立体相交66 轴测图27综合习题课2合 计32五、课程习题课(讨论课)的要求1习题课以讨论、教师讲解(导学式教学法为主)形式上课。2习题课总学时4学时;所占比利为12.5%。3每次教学课后,留适当的作业,作业从习题集中适当选取,以达到巩固所学之目的。六、实验内容与要求测绘:根据教学情况测绘切割体一次,或以小组为单位自制切割体,画草图1张。七、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本课程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本课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