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13677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与名师对话】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课时跟踪训练(十)一、选择题(2014南平质检)下图为秦岭北坡和南坡1月气温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1近50年来,秦岭1月气温()A南坡和北坡均逐年上升B南坡较北坡上升幅度大C0等温线有逐渐北移的趋势D0等温线所经山地的海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解析:图中显示南坡和北坡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依此趋势,0等温线有逐渐北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图中显示南北坡不同年份气温有较大的波动,并不是每年都在上升,故A项错误;南北两坡平均气温变动线基本平行,说明上升幅度相当,故B项错误。答案:C2近50年秦岭山地的气候变化会使()A高山林带上界升高B北坡雪线降低C南坡的降水量增加D动物向南迁移解

2、析:气温升高会使高山林带分布范围扩大,即更高海拔将拥有森林生长的热量条件,故A项正确。答案:A(2014天津五区县模拟)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3“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波动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多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少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多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多解析:一年中冬季生活取暖燃煤增加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夏季光合作用增强会使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减少,故观测数据曲线有较明显的波动,故A项正确。答案:A4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

3、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解析:长期趋势曲线显示二氧化碳呈增加趋势,则会带来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则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可能被北冰洋淹没,海岸线向南退缩。答案:D(2014成都联考)根据下表,完成56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12119.517138.57912.5161820气温()3.74.37.613.117.621.125.126.422.86.711.36.1气温()262727272929282727282726降水量(mm)232245346249152

4、265181170254234155203降水量(mm)12817376462755143291711降水量(mm)4873101135131182146147217220101615.上面资料中最有可能组合成典型气候类型的是()ABCD解析:地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地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地为热带地区,地降水类型是年雨型,地降水类型是少雨型,地降水类型为夏雨型,最有可能组合成典型气候的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答案:B6降水量资料最有可能属于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极地气候AB CD解析:降水量集中在57月,且总量较小,最有可能属于的气候类型为

5、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答案:C(2014泉州质检)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7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A地势 B洋流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解析:比拉姆位于非洲中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一段时期,赤道低气压带在此影响较强,对流运动最为明显,这个时期降水也比较多。这样的时期一年有两个,也就形成了两个多雨期,还有两个相对少雨期。答案:D8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两个少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

6、两个少雨期解析:由比拉姆向北,两个多雨期的间隔会变短,直至最后变成一个多雨期,一个少雨期。比如向北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一年有干湿两季。答案:C(2014衡水一中期中)读下表,回答910题。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1月7月1月7月全年甲230813.328.420.0210.01614.1乙39484.726.02.6196.0682.9丙48583.518.454.353.6647.4丁39174.019.0194.345.01465.3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四地位置可能正确的是()A甲地在南非西南部B乙地在欧洲西部C丙地在内蒙古西部D丁地在北美大陆西岸解析:甲地位于回归线附近,且夏季降水

7、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答案:D10丁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解析:由上题可知,丁地位于北美洲西海岸,为山脉迎风坡,气流上升,降水多。答案:A(2014大连二调)读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完成1112题。1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

8、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解析: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知甲地河流自西向东流,乙、丙两地河流自东向西流。图示河流北岸冲刷严重,则根据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可知,甲地河流位于南半球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河流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丙地河流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答案:D12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乙地盛行西北风C丙地盛行西北风D乙地高温多雨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当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应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

9、行西风带影响;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盛行西北风,温和少雨;丙地此时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答案:B13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问题。地点纬度气温()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23.513.228.543.2227.61682.1014.214.673.626.21006.967.32.212.586921000.25.220.315.816.90.5116.1有关对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气候的描述,可能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B东非高原、热带雨林气候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极地气候D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纬度23.5)最冷月1月均温13.2

10、C,降水量43.2 mm;7月均温较高,为28.5,降水量为227.6 mm。表明该地位于北半球,雨热同期,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0)1月、7月(气温略高)均温都接近14,表明该地所处地区地势高,不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B项错误。(纬度67.3)地1月均温为2.2,7月为12.5,表明该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夏季凉爽;1月、7月降水量差别不大,该地不可能是极地气候。C项错误。地(纬度5.2)1月为最热月,7月气温15.8,全年降水量为116.1 mm,表明该地距赤道近,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上分析可知,A为正确选项。答案:A二、综合题14(2014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一联

11、)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份的等温线图,图乙为太原19542006年间气候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8等温线在兰州以上、以下河段弯曲方向不同,请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原因。(2)据图甲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从源头至兰州河段流量、泥沙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3)结合图乙,分析太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解析:(1)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海陆、洋流等因素。兰州以上、以下河段距海遥远,只需考虑纬度、地形等因素即可。兰州以上河段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海拔变化大、纬度变化小,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以地形因素为主;兰州以下河段海拔变化小、纬度变化大,等温线走向影

12、响因素以纬度因素为主。(2)外流河除流经大量引水灌溉区域外,一般随支流的汇聚径流量增加;黄河从源头至兰州河段还没有到达宁夏平原等大型灌区。影响含沙量的因素有流域植被和河流流速等因素。(3)从图示趋势线判读气温和降水总体变化趋势。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气温升高增加热量,但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加剧干旱和风蚀。答案:(1)兰州以上河段从地势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地形起伏大,地形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河谷地区等温线向地势较高的河流上游弯曲;兰州以下河段流经平坦的高原,地形起伏小,纬度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河谷地区等温线向河流下游弯曲。(2)变化特征:流量增大。 原因:冰雪融水的汇集和支流汇入。变化特征:泥

13、沙含量增大。原因:自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经黄土高原地形区。(3)趋势: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或者暖干)。有利影响:热量资源有所改善,作物生长期延长,喜温作物界限北移。不利影响: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水资源匮乏,冬、春旱加剧;土壤风蚀严重,土壤肥力下降。15(2014开封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非洲安哥拉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材料二区域图中两地的气候特征图。(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2)比较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解析:(1)安哥拉位于低纬,本应全年高温,但图示中部地区位于辐散状水系源头附近,海拔高,所以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四季如春。(2)仔细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注意纵坐标的差异,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原因分析从大气环流入手:两地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明显不同,大气环流也不同。地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沿岸还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影响。答案:(1)安哥拉中部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2)地降水量小于地;地终年少雨,地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原因:地受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