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129763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让我试试看4试种一粒籽公开课教案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试种一粒籽这是一节活动课,本课由“奇妙的生命”“我也来种一粒子”和“我们的收获”三部分组成。结合我国正值春季这一大好时节, 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种 植活动,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萌发、成长过程,在尝试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活动带 来的成长与收获。通过学习种植整合整个单元,在做事中学做人,引领学生提前进入 道德话题的思考以及道德情感的铺垫,并让学生收集课堂需要的相关生活经验材料, 反刍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便与新的道德经验产生有机连接。【学情分析】有好奇心,喜欢提问,是孩子的天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 二年级学生可能听说过、看到过关于种植的事,但大多数学生

2、还没有亲自尝试过。 本 次实践活动课是让二年级的孩子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过程, 这样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经 验的过程,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刚刚建立,通过实践来学习,长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 自己对世界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通过学生与种子的“一起成长”,以及由种子带来的“奇妙生命”来感受生命的珍贵从而联想到做事情、学习、生活的坚持不懈。【教学目标】1 .从认识种子开始,知道生命的奇妙。2 .学习多种方式认识种子,试着学种一粒籽,懂得珍惜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3 .学习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养成探究的习惯。【教学重点】从认识种子开始,知道生命的奇妙,通过种植学习做人做事。【教学难点】在认识种子

3、,试种一粒籽的过程中,懂得珍惜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教学准备】种子: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花生、南瓜子课件:种子的成长过程破土而出土壤种植绿豆小朋友种的绿豆苗【教学策略】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采用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课上交流,课后种植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活动体验、实际考察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欣赏种子 -直观看种子-试吃种子-试 种种子)采用讨论、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种子,从认识 种子开始,知道生命的奇妙。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做事,用自己的方式去有创意的生 活,引领学生提前进入道德话题的思考以及道德情感的铺垫。【教学流程】一、师播放视频【种子萌芽生长过程】:同学们,现在是什

4、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 下面即将欣赏的一段视频,我们称它为奇妙的生命之旅,欣赏后说一说这奇妙的 生命指的是谁?(种子) 在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师:一粒小小的种子有如此的神力,可以破土而出发芽开花结果。唐代诗人李绅悯 农中有一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种子,就有了无数生 命的诞生,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些神奇的种子吗?二、认识种子(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道种子餐,请各小组取回你们第一道种子餐:谁认识这些种子?(红豆、黄豆、绿豆、黑豆)(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你用什么方式认识的种子?(书上看见过的;网上查询的;问的长辈,(3)生展示介绍收集的种子。(4

5、)老师介绍种子【PPT展示】:老师也想给你们介绍几种:柳絮中的小黑子儿是柳 树的种子;杨树的种子和蒲公英的种子也是一样。 (生齐读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师:同学们,就连小小的蒲公英种子都这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生长,我们是不是要像小小的种子学习?接着看(PPP:西红柿的种子是很小很小的颗粒;黄瓜籽是老黄瓜的种子;萝卜的种子是萝卜开花后结籽;西瓜的种子 ;西瓜是怎么生长出来的?(5)这是谁的种子?(香瓜)师读香瓜子的故事生说读后感受。引出板书:不 屈向上、茁壮生长。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

6、多这样的事情,看!小草从石缝里勇敢的钻出来,在阳光下展示着它完美的勇敢性格,没有人能体会它们对生命的渴望, 你们感受到了吗?(6)师:看来生命真的很神奇,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出丰硕的果实。餐桌上的种 子,生进一步了解生的熟的种子(第二道种子餐:花生)、指名学生说,例如吃的零 食有种子;我们的主食也是种子加工的,学生介绍认识的种子,(比如:大米、黄豆、 橘子籽)三、生活真奇妙,不问不知道,小小一粒籽,长成大苗苗。同学们,我们也来试种一 粒籽好吗?板书课题:试种一粒籽。四、计划试种(1)同学们,你们看!土壤种植绿豆这是段老师种植的绿豆苗苗 (此处是不是应 该有点掌声),看到在我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等

7、待下长出来的绿豆苗成就感油然而生, 你们想不想种出和段老师一样的小苗苗?当然了,在试种过程中,应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下面就和你的小伙伴写出你的种植计划吧!(2)生展示种植计划(3)师:同学们,小猴子看到我们在热火朝天的种植,他也着急了,我们都知道小猴 子最喜欢吃什么呀?(生:桃子)小猴子学种植小猴子最喜欢吃桃子,便想着种一棵桃树。都过去十天了,怎么还没有发芽呢小公鸡告诉他:“桃核要在水里泡几天再暴晒,壳裂了,才能下种。”小猴子嫌种桃子 太麻烦,决定种西瓜。几天过去了,小猴子发现长出了小瓜苗,心想这下可有西瓜吃 了,高兴极了。可是过了几天,连个小西瓜也没有结。牛爷爷告诉他:”播种只是第一步。止匕

8、外,还要细心地呵护,勤除草,适时施肥、浇水,才会有收获哟!”(4)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板书:细心地呵护、耐心的等待) 五、结束部分1 .师:同学们,接下来就请大家好好准备,试种一粒籽,看看哪些同学最有心做好这件事儿。种植不论成功与否我们都要写一篇种植日记, 把你的小苗苗录下来发到咱班的群中,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种植故事吧!播放小朋友种的绿豆苗2 .生谈本节课收获.3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种植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种植过程中 要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等待。同时,我们发现学习也是如此,经过长期积累才会进步 因此,我们要像种子一样珍爱生命,凝聚力量,突破自我!视频破

9、土而出结束本 节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执教的试种一粒籽一课,是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 我试试看”的第四课。本课教材由“奇妙的生命” “我也来种一粒子”和“我们的收获”三部分组成, 依据二年级下册的核心教育主题为“有创意地生活”。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是引导学 生有不断改进与创新生活的热情与追求, 养成一种积极、主动地生活意识,使创新意 识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育主题是日常生活中有创意地生活,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尝试,旨在促进他们积极、愉快的态度养成。通过种植学习做人。本节是一节活动课,结合我们北方正值春季这一大好时节, 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种 植活动,

10、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萌发、成长过程,在尝试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尝试活动带 来的成长与收获。通过学习试种一粒子这一过程在种植中学做事做人。1 .向当下生活学习本次实践活动是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过程,这样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经验的过程, 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长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自己对世界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 通过学生与种子的“一起成长”,以及由种子带来的“收获”来实现从关注知识技能 到关注德性成长的转化。2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采用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类 种子,课上交流,课后种植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学初的网络培训二年级道德与法治 教材解析中有一个学习建议是这么说的 “用好学生已有

11、的生活经验”因为本课是一节 活动课,所以在制定本节课活动中三道种子餐让学生直观看种子-吃种子(增长生活常识经验,知道餐桌上的种子以及加工来的种子食物以及基本的礼仪习惯常识等)-试种种子三个活动来完成。3 .利用多媒体教学渗透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 如上课伊始种子的成长过程和结束部分小视频破土而出这两个视频前后呼应 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说种子是“奇妙的生命”?.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种子, 从认识种子开始,知道生命的奇妙。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做事,用自己的方式去有创 意的生活。课中种子图片以及短文一粒香瓜子和小草图片激励学生好好珍惜生命, 种子的价值体现在顽强的生命力上,而作为小学生我们的生命价值体现在哪?当下就是要好好学习,体现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知识上 -课上-课下怎么做)。接着小猴学种植故事知道了做事情要细心、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只有经过长期 积累才会进步成功并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土壤种植绿豆小朋友种的绿豆苗这 两个视频更直观增加学生种植的欲望和信心。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还不够及时,对于二年级道德与法治 活动课具体怎么上我也在探索中,希望同行们多多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