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12859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案-爱因斯坦小时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5、爱因斯坦小时候【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坦、筋、掏、笨、业、娃、蜡、凳、糟”9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坦、笨、业、娃、蜡”5个生字。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不同语气的两个句子。边读边思考,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3、 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一、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二、 教学准备:上网收集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三、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你们认识他吗?(出示:“爱因斯坦”四个字

2、,学习“坦”)2、请收集资料的学生向大家简单介绍爱因斯坦(教师适当补充资料)3、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伟人,他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出示课题,齐读。【说明】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通过事先有一定准备的问题的引入,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迫切地想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思: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脑筋、板凳、糟糕、作业、蜡、掏A、指名学生读一读B、给“蜡”组词,找找它还有哪些亲戚?交流随机板书:惜、错、措、猎、借(读一读)C、齐读词语2)说说爱因斯坦小时候

3、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3、师述:是呀,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人,出示: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力气才能做好的事情。(读一读)【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课文时不加字、不漏字,读正确、读通顺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习边读边思的读课文的方法。而识字教学仍须重视,不能放掉,可采用检查预习或自读情况的方法,对个别难写难读难记易混淆的字,要发挥每一个学生作用,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识字个性,对于好的方法要毫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对于不妥的方法,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在婉转的指出的同时可作适当的讲解。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过渡:那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他是这样一个人呢?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

4、上问题。2、交流:(一)出示第三小节:1、指名读2、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二)出示第四五小节1、自读思考: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2、交流,排序:( )老师生气。( )同学们不再笑。( )爱因斯坦说明情况。( )爱因斯坦交板凳。3、讨论:为什么生气?比较朗读:1)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2)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男女对读,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不同的语气中所包含的老师的态度情感。)4、讨论:老师后来为什么感动?(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由于爱因斯坦的认真诚实,使老师改变了令老师同学感动。)【说明】本环节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一种自由、自主、互动

5、的学习环境中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再通过圈划词句,找到有关的内容,然后通过讨论和细细地品读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四、再读全文,感悟提升1、读全文,想想在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2、讨论:可就是这样一个伟人,有人却认为他很笨,你怎么认为,请你用书上的内容再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说明】这一环节既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又向课外知识拓展,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五、作业1、描写生字:坦、笨、业、娃、蜡2、任选择一题做一做1)给“蜡、板”换个部首再组词,看看谁写得多?2)你能用上“脑筋、板凳、糟

6、糕、作业”中的任意词语写一句话吗?看谁用得多?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说明】二年级开始要让学生逐步养成作业意识,除却说的读的,更要有写的,但要把握好量,不能过多,要注意分层。【说课要点】1、说教材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边读边想”部分的课文,这部分除了要学文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读书习惯和进行语言实践。课文共有9个生字,字形虽然构词率较高,但有些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是最密切,因而要加强指导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写字教学上,难度不大,教师只要加强指导,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更投入。2、说学情学生刚刚从一年级进入二年级,虽说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已认识了许多字词,但课文相对来说篇幅长

7、了,难度大了,既要读文又要思考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多给些时间,多给些指导,多给些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更加自信、大胆地去学习。3、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课文共有9个生字,字形虽然构词率较高,但有些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是最密切,因而要加强指导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目标之二是边读边思的方法指导、习惯培养,一开始要求不要过高,学生一遍不行可放慢速度,两遍三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目标之三是课文的朗读,读出两句句子的不同语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文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8、指导读出不同语气,难度不大。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通过课上的讨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品质。4、说教法整个教学过程,我从教学伊始问题导入开始就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注意力的集中往往凭借个人的喜好,当他们对之感兴趣时,注意力就相对于不感兴趣的要集中,因而我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课上的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视线,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自然而然地展开教学。进入课文教学时,我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听听课文录音,想想“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反

9、复地朗读让学生去体悟。又根据班级实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话的不同的语气,在读中要求不要过高,注意多表扬。随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讨论的方法学习课文,在讨论中感悟理解课文。最后又回到整体,让学生谈谈“在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从而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道理。而分层作业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语文教学落到实处。5、说学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例如在学文时,引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思的方法来读文,再尝试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不急于求成,不以唯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去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

10、多给一些鼓励与赞赏,这样可以调动了低年级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说实施根据教学设计,将教学分成五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伊始的问题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在读文识字阶段,主要是从扶到放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朗读训练是一个难点,可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读,通过范读、指名读、角色读的形式突破难点。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说话练习上,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展开辩论说说“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和“这样一个伟人,有人却认为他很笨,你怎么认为,请你用书上的内容再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内容,来谈谈

11、你的看法”,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因斯坦做事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品质。【教学反思】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教学,通过激趣,依据“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堂课感觉一气呵成,自以为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各抒己见的机会,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见解。可在上另一个班级的时候却碰到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他固执己见一定要认为爱因斯坦不仅笨而且虚荣,还振振有辞地说:“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第三次做的板凳,而他前两次做得更差,说明他拿出来的是他做得最好的板凳。做得最好的板凳赢来的是老师同学笑,这说明他的笨;他一开始拿出自己做得最好的,说明他要面子。”接着他又举了许多爱

12、因斯坦小时候怎样笨的事例,他的观点还赢得了几个同学的赞同。当时说老实话我真想极力反对,但想到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感悟,导我是强忍住怒火,去面对他的偏执,甚至还表扬了他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能标新立异。可课后发现许多学生持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他与我所要的与编者的意图完全不一样了,于是我利用午间阅读带领他们上阅览室,祥细地了解了一下爱因斯坦。才让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爱因斯坦那种做事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好品质,而不是个别人所说的笨和虚荣。由此也让我想到我们如今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只需要一味地呵护、学生的主体,而不需要一些反对。我想教师的主导还是要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而使导得恰到好处。【有关练习】一、填空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 ),做那些需要( )、( )才能做好的事情,长大后他成为一个( )。二、比一比再组词坦( ) 娃( ) 糟( ) 筋( )担( ) 佳( ) 遭( ) 肋( )三、加部首再组词 ( )( ) ( )( )反 ( )( ) 昔 ( )( ) ( )( ) ( )( )四、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看谁写得多? 五、读一读你能读出不同语气吗?1)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2)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