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12258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7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3988505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 编制说明41.1编制依据41.2编制原则4二 工程概况52.1工程概况52.2自然条件52.3主要工程数量6三 施工准备63.1总体目标73.2整体情况简介73.3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方案7四 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04.1测量准备104.2施工安排104.3施工工艺104.4路基基底处理114.5路基填筑134.6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填筑22五 路基防护261、土工格珊施工262、墁石基础干砌片石护坡273、方格形型骨架植物护坡284、设置截水槽及排水槽植物护坡285、重力式挡土墙28六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316.1质量目标316.2质量保证体系316.3保证质量组织机构32

2、6.4确保工程质量措施34七 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367.1安全目标367.2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377.3安全保证措施39八 计划工期及保证措施458.1计划工期458.2确保工程工期措施45九 冬、雨季施工措施479.1.冬季施工措施479.2.雨季施工措施499.3.夜间施工措施50十 劳动力、主要材料及机具供应方案50十一 文明施工及环境、文物保护措施5211.1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521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及措施5511.3文物保护目标及保护措施57一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国家、铁路现行设计规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

3、南(TZ 202-200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和有关规定。设计文件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一般设计图(枣临施图01-04)、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个别设计图(枣临施图02-04)、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通用图(枣临施路通05)、施工图设计交底。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纪要。现行铁路定额。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投资计划及工期要求。新建枣庄至临沂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原则按基建程序搞好施工管理,并按高标准、质量优、速度快、成本低的要求组织施工。严格执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铁路路基工程

4、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及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则等并必须遵守国家、铁道部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水保工作,作好文物保护工作。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比选,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搞好施工安排,组织均衡生产,尽量作到不间断施工。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造价的高度统一。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二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DK34+128Dk41+00

5、0段路基工程全长6872米,位于新兴站场大里程至我项目部管区终点.本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3.895米,最大填土高度为9.305米,设计填土方量为64.95万方,路基换填为3.2万方。曲线段路基最大加宽为30cm。2.2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DK34+128Dk41段路基工程分布区域为低缓丘陵区,地形波状起伏,冲积平原位于几条河流之间;其内多含低洼涝地,相对高差30m。海拔高程在40米70米之间。地层岩性1.线路经过地区历史上地质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断裂较发育。不良地质类型为岩溶、砂土液化等。2. 软弱地基土:主要为冲积、湖积及沼泽相沉积的含水量偏高、强度偏低的软塑状粉质粘土;此外,沿线分布

6、有水塘,水塘下部分布0.53m厚软塑状粉质粘土,其含水量、压缩性高,强度低,为软弱地基土,线路经过段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地震参数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 水文地质特征沿线地下水为冲积平原区孔隙水,水位埋深约5米左右; 0-8.0m为粉质粘土,8-14m为砂土层,14m以下为岩石层。气象特征线路所经过地带地处山东南部,位于我国东部暖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小。区域内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一年四季分明,风多雨少,气候较干燥。高温多雨,雨量充沛集中,雨热同期,常有大风暴雨、冰雹、雷击、上游山洪暴发

7、等灾害性天气,易造成长期内涝。年平均气温14.214.3,极端最高气温39.941.6,极端最低气温14.324.9,年平均降水量829.2888.0mm,年主导风向NEE、NE;最大风速16.018.3m/s,年平均风速1.92.6m/s;最大季节冻土深度2940cm,最大积雪厚度2940cm。2.3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1软基处理挖土方万立方米2.492填A组填料万立方米3.153填B组填料万立方米14.64填C组填料万立方米47.25干砌石立方米 86586浆砌石立方米239357紫穗槐千株565.748土工格栅平方米136489挡土墙片石混凝土立

8、方米18755三 施工准备3.1总体目标质量目标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和人身重伤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和等级火警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文明施工目标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环境保护目标施工中贯彻“三同时”原则,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

9、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3.2整体情况简介本段地处低山丘陵区,沿线多为粉质黏土、砾石土和风化岩层,本工程路基填料的选择、填料的改良、压实、地基的加固、路堤边坡的加固、防护等工程量大,要求严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路基填料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分类中的A级才可利用。路基施工分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筑、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和过渡段填筑,各部分填筑工艺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3.3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方案临时驻地为便于集中管理,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

10、境,项目部驻地在租赁房屋及场地的基础上,在租赁场地范围内新建彩钢板房,并在施工现场就近租赁民房设立工点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施工便道及便桥沿线路需修建6.87km贯通便道,贯通便道路面宽3.5m,每隔500m设一处会车道,路基用普通土填筑,路面铺设泥结碎石15cm,上撒5cm厚石屑,主要灌溉沟渠修筑施工便桥,一般排水沟渠处设置排水圆管。另修线路通往既有主干道的便道,路面宽6米,路面铺设泥结碎石30cm,上撒10cm厚石屑。修建便道情况如下:西泇河大桥DK38+272.3处自河西岸修建0.6km便道与通向234省道既有村道相接,自东岸修0.3km便道通向234省道。南张桥一号中桥DK40+387处修

11、建0.5km便道通向206国道,跨河处修便桥一座。南张桥二号中桥DK40+677.5处修建0.4km便道接南张桥一号中桥处便道,跨河处修便桥一座。自路基修建便道 km通向苍山县新兴镇土场工程完工后对所占道路翻耕、植草进行土地软化工作,做好土地的复垦,做到水土不流失。3.4路基施工准备根据设计文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发现问题,与设计单位及时联系。设计文件复核,应做复核记录、签认,需办理变更设计手续的及时办理。 组织沿线施工调查,为土石方调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收集资料。 对软土路基应进行现场施工地质补充勘探,核对查明有关地质资料。 会

12、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接桩及施工复测,贯通线路中线、水平。测量误差必须符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必须贯彻“双检制”。 填料(包括基底土壤)必须经试验人员取样试验,并必须由监理人员见证,全过程旁站,并在试验报告上签认。 根据实际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对技术复杂、特殊地层地区、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工程和区段站路基,编制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设置工地试验室,仪器及检测设备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固定人员专职负责。3.5人员及机械安排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孟凡林项目总工程师:李龙深项目副经理:朱永水综合办公室:魏强强财务部:王献玉物资设备部:张作忠安全质量部:杨传广工程技术部:田永强第一路基作业

13、队长:赵瑞福第二路基作业队:张继华劳力及机械安排见劳力及机械安排表四 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4.1测量准备施工准备阶段我们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并与本工程外控制导线联测,且均满足测规要求。用全站仪沿线置了支导线及中线控制桩并进行中线加密工作。施工过程中将每3个月进行一次导线测量,以保证整个测量控制网稳定可靠。利用水准仪与本工程外高程控制点进行高程联测,且均满足测规要求,并布置了高程控制网。施工过程中利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网每2个月进行一次联测,以防有部分控制点被破坏,从而保证高程控制网的可靠性。4.2施工安排已组织人员进行施工调查。在核对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交接桩、定线复测、测

14、设施工边界桩等工作。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标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设好各控制点的护桩,并做好标记。同时作好土地征用补偿及拆迁补偿工作。清理营地场坪,修建临时设施,做好防洪、防风、防火、防雷等措施。认真探查地下管线的走向及埋深,根据不同情况联系所属单位进行必要的迁移和保护措施。4.3施工工艺见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坡面防护路堤填筑试验段路基成型总结试验数据完 工施工临时设施施工放样批准开工地基处理机械、人员进场征(租)地拆迁开工准备清理场地、基底处理图纸审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4.4路基基底处理基底处理工作,是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工序。工程开工前, 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参与施工的工人技师、领工员成立“路基施工现场状况调查小组”,对本标段地形、地貌、地质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做好详实记录,建立档案。针对不同地段、不同地质状况的基底,遵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分别制订相应的处理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