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489120491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5 5章章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v5.1 非正式组织 v5.2 非正式沟通 v5.3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5.1 非正式组织v一.非正式组织v二.非正式沟通 v三.非正式组织的利弊与管理.沈阳一大型机械制造厂某车间主任在采购部有一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他发现他所申请的原料迟迟未到,并且如果这批原料不能尽快到达,会影响局部生产,而采购部也一直未向他说明。由于和采购部经理有一些工作上的不愉快,因此他没有找采购部门询问,而是去找他的朋友,而他的朋友立即询问了有关情况,发现原来是工作太忙没有安排,于是这位朋友马上找出他的申请单,并采取紧急措施来催办。即使是车间负责人,即使是为了公事,

2、有时为了把事情办好点,办快点,也只好转到“小圈子的关系路线上。这就是“小圈子的权力系统发生作用。.一.非正式组织v组织中,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存在着大量非正式组织构成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v巴纳德: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两种根底。一种是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另一种那么是为了私人目的。以私人目的为根底的个人交往,具有重复的特性,因而逐渐变得有系统和有组织。v非正式的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 .1.正式组织v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具有组织存在的目的以及组织工作程序的一系列组织规那么,如正式的组织分工,固定的信息传递渠道。v正式组织特点:(1)组织目标是具体的

3、。(2)权力来源于组织规章、规那么,具有强制性服从的特点,有正统性、合法性、稳定性等特点。(3)层级式的等级结构特点。(4)信息沟通渠道是由组织规章所提供的。正式组织要靠规章来保证高效率运转。固定沟通渠道成为必然。.2.非正式组织v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v存在于任何一种群体之中,只要群体中的成员对这种组织形式有一定的需求。v产生原因:(1)暂时利益一致。(2)管理方式影响。在机械的组织结构中,非正式组织形成就没有有机结构容易。(3)兴趣爱好一致。(4)经历背景一致。共同语言较易产生非正式组织,以利于回忆过去经历并交流。(5)亲属关系。6地理位置一致.2.非正式

4、组织v特点:(1)情感性目标,无法明确化,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根底上结合,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2)权力来自于成员授予,权力实施常常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3)具有自然形成、影响极大的核心人物;(4)结构不稳定性,没有正式结构,松散,人员不固定,受偶然因素影响;(5)不成文的行为准那么,从成员的共同利益、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出发,约束力更大。从不成文的行为准那么出发的非正式组织的奖惩方法是迅速而有效的。.2.非正式组织v按成因划分五类:(1)利益型。凝聚性比较强。(2)信仰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根底上形成。(3)兴趣型。(4)情感型。由感情、友谊或社交的需要,以情感为纽带而形成。(5)亲缘

5、型。由亲缘关系形成,比较稳定、凝聚性强。v按照作用和性质划分四类:(1)积极型。目标和行为对正式组织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消极型。对正式组织目标具有消极影响,活动未超过法律或规章许可范围。(3)中立型。同正式组织的目标行为没有明显相关关系。(4)破坏型。对组织目标有明显的破坏干扰作用。.二.正式职权与非正式权力 v权力是指对他人的影响或控制。v五种权力来源:法定权;奖赏权;能够惩罚或建议惩罚而具有强制权;专长权;模范权力。v正式职权附属于职位。来自于上级委任。执行主要是依靠组织的规章制度或组织共有行为来强制实施。固定的,有着明确的边界限制。多级性,不同层次等级的职权相互链接,形成完整的权力

6、体系。v正式职权特点:上级委任,强制实施,等级式,合法性,稳定性。.非正式权力v非正式权力特点:(1)权力源于成员共同授予;(2)依靠组织压力及其他非行政权力实施;(3)不具有等级式的层级结构;(4)由非理性和个人情感因素来维持。v组织中的权力关系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结构使得某些参与者在信息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获得更多更重要的材料。因此,特定职位的人员任命就建立起了正式职权关系。而通过影响信息和沟通结构,建立起非正式权力关系。.三.非正式组织的结构v组织的双重结构v非正式组织的同心圆结构:核心群、边缘群、外围群v非正式关系内容的多样性友谊网络、咨询网络、信任网络、情报网络.四.组织内的正式行为

7、和非正式行为v正式行为与工作职责相关v非正式行为的优势P180.5.2 非正式沟通v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换的过程。v沟通的效率与效果常常是评价一个组织系统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v无论组织建立的正式信息沟通系统是多么精致,总会得到非正式信息沟通渠道的补充。.一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v1.正式沟通 v2.非正式沟通 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花费80%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沟通,普通管理者约花50%的时间用于传播信息。.1.正式沟通v经过精心谋划建立,由组织规那么、制度保证的信息沟通渠道及其媒介。v包括:指定或指示经指挥链条向下传达,意见和建议经指挥链条向上汇报。规那么、制度所规定的供组织成

8、员进行协商交流的场所。v特点:内容、程序固定;严肃,约束力强,有权威性,易于保密,沟通效果较好。缺点:沟通速度慢,失真可能性大。.正式沟通信息流向型态 v下行沟通:组织中依权力指挥链由上而下由一个水平向更低水平的沟通。说明目标,下达指示;了解工作任务和其他任务关系;给下属提供资料、反响工作绩效;增强责任心。协调各层次活动。“权力气氛。v上行沟通:由下而上的沟通。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上级了解下级情况、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职工参与。v平行(横向)沟通:组织中同级之间、在纵向指挥链之间的沟通。法约尔 “跳板原那么。沟通及时、正确,效率高,减少过滤失真。.正式沟通媒介 v口头联络

9、:限于较小范围,在一个人和直接上下级人员之间。v备忘录和信件 v文件流转:业务工作以文件处理为中心而展开,财务处理典型方式。v记录和报告:信息格式一般是固定的。v手册:将组织长期应用的惯例告诉成员,加强了决策集中化。.2.非正式沟通v非正式沟通系统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v脱离组织机构的层级次序。以口头沟通为主,常表现为小道消息v弥补正式沟通缺陷,如正式沟通中不能传递的个人信息内容;缓解由于管理层次差异而造成正式沟通中下级的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反响信息。v弊端:非稳定性,谣传对于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宗派活动造成内耗。.一小道消息一小道消息v网络十分复杂,通过正式渠道传递,也可通过

10、非正式渠网络十分复杂,通过正式渠道传递,也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道传递。v正式消息滞后。正式消息滞后。v组织中无法防止组织中无法防止v75%75%的真实性的真实性v 小道消息的特点:小道消息的特点:v1 1在个别情况下,小道消息可能传播正式组织不愿意在个别情况下,小道消息可能传播正式组织不愿意传播或有意缄口不说的信息。传播或有意缄口不说的信息。v2 2小道消息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小道消息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v3 3小道消息具有异乎寻常的渗透能力。小道消息具有异乎寻常的渗透能力。.造成小道消息的因素分析令人兴奋和不安的事关系到朋友和同事的事组织的最新信息组织成员接触紧密允许交流的工作条件工作岗位

11、(要求他人提供信息)个人性格(擅与联络沟通)其他因素等小道消息.控制谣传的要点:控制谣传的要点:1排除起因,以防谣言扩散。戴维斯认为,传播耀眼的排除起因,以防谣言扩散。戴维斯认为,传播耀眼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意识不清楚组织的信息;二是员工又不平根源主要有三个:意识不清楚组织的信息;二是员工又不平安感;三是有抵触情绪。安感;三是有抵触情绪。2致力于重大谣言起始时的辟谣工作,并且要以最快的致力于重大谣言起始时的辟谣工作,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谣言,辟谣是力届重复谣言。速度处理谣言,辟谣是力届重复谣言。3用事实驳斥谣言,重视提供事实,进行面对面的对质,用事实驳斥谣言,重视提供事实,进行面对面的对质,必

12、要时可批准纪录。必要时可批准纪录。4重视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以及工会的领导者的作重视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以及工会的领导者的作用。用。5注意倾听某些谣言,谣言的背后可能隐含着一些其他注意倾听某些谣言,谣言的背后可能隐含着一些其他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二越级报告的管理机制“越级报告是一种普遍发生的非正式上行沟通机制,通常被称为“小报告。更上层领导直属上司组织成员口头或书面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越级报告传播机制.序号优 点缺 点1保持沟通信息的完整性,是真实信息得以充分表达。沟通渠道的距离越短,信息内容越能维持完整性和可靠性。破坏组织中的权力关系。与组织中的职位伦理向对抗,冲击着正式权力机构,可

13、能摧毁组织中的领导机制,危害组织的管理机制与功能。2信息的传达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与机动性。当信息具有环境限制性或时间急迫性时,可避免延误时机致使信息丧失时间效益。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许多越级报告行为从个人利益出发,并非为组织利益,这将破坏组织的和谐与团结。3与正式沟通机制相互补充,使组织能够得到各种游泳的信息。不真实的报告信息会导致资源浪费。信息没有受正式沟通渠道机制的监督,缺乏严谨性与客观性。越级报告沟通机制优缺点比较越级报告沟通机制优缺点比较.对越级报告的管理:1明文禁止越级报告,以防对正式沟通机制的破坏。2组织要积极进行个别访谈。3健全其他各种沟通方式,接受组织成员的建设性与创造性意

14、见,并使他们能够提供反映事实的信息与资料,这对组织的成功运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4对越级报告的处理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处理是坚持的原那么:隐秘处理;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与证据;对事实进行研究分析后做出适当的决策;对信息的提供者做出反响。这样既可以防止形成不良的副作用,又可以从中取得有用的管理信息和建设性意见。.非正式沟通网络渠道非正式沟通网络渠道单线型单线型饶舌型(闲聊型)饶舌型(闲聊型)集合型集合型.随机型随机型组串型最典型的传播方式.模拟练习:小道消息v 张某是人们熟知的“痞仔,于星期二因偷窃被判入狱,因为该县法院依据法律判决他对一家商店犯有抢劫罪。张某要在县监狱服刑5年,这个判决是对其罪行所能判

15、处的最高刑罚。.5.3 非正式组织的利弊与管理v一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v二二.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v三.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一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v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增加灵活性。v减轻管理工作负担。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导致融洽的协调配合和更高生产效率。v创造稳定运行的团体。归属感平安感。v对管理人员拾遗补缺,取长补短。v缓解挫折、精神压力,“平安阀作用v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是正式组织权力运用的监督者和平衡器。.二二.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v文化持恒功能:具有过分维护现有生活方式、在变革面前采取僵化态度的倾向。v社会满意功能的角色冲突。为了满足成员的需求,有可能使雇员离开组织目

16、标。需求差异。v谣言的流传,v社会控制功能干预组织成员的行为。统一标准来约束成员,行之有效的奖惩手段,压力。.一、非正式组织使管理系统失灵 例:某个公司销售分公司经理与公司董事长是大学同学,而且双方还是世交,友谊深厚。由于企业上上下下的人员甚至公司总经理都知道他们的关系,于是一些员工纷纷聚拢到他的身边,形成一个“小圈子。因此在企业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这位销售经理做任何事情,大家看在董事长的面子上都会给他开绿灯。有一次,他看中了一位公司职员,想调到自己的销售公司来,那位员工不太愿意,但销售经理找到他的领导一谈,领导马上出面做员工工作,将其调到销售部门。在这位销售经理眼中,企业的部门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标准等大不过他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的危害.二、非正式组织可以使管理者被架空 李先生从一家外企离职后,被一家国有企业高薪聘请,负责公司某一款学习机的销售工作。在他的销售部门里,共有6名销售人员。上任之后,他很快发现,这些销售人员是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知道团结在一起才能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而且这6个销售人员与其它产品的销售部人员也有很多联系。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在设法保护别人,以至于李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