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11936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训练湘教版必修3第五节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典型例题1、关于鲁尔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鲁尔区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西北临北海C、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煤炭价格不断上涨D、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两大工业部门是煤炭和钢铁解析:鲁尔区本身没有丰富的铁矿,它是在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右岸的鲁尔河地区,其本身并不临任何海洋,但是有莱茵河水运网直接通往海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

2、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主要是因为世界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同时,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还有,由于世界钢铁产量的增加,特别是第三世界钢铁产量的增加,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自然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这一切都使得鲁尔区经济不断走向衰退落,而煤炭和钢铁两个支柱性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答案: D2、对鲁尔区的改造,正确的措施是A、进一步加强煤炭、钢铁两大产业的建设B、进一步完善以航

3、空运输为中心的交通网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D、大力整治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业解析:为了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目前的鲁尔区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都急剧减少。重视发展第三产业,鲁尔区的工业旅游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同时鲁尔区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交通网,这里有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可以使区内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答案:D二、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1、德国鲁尔区曾经是世界最重要,也是最令人瞩目的工业区之一,下列属于它的主要工业门类的是A、电子B、纺织C、钢铁D、造船2、德国鲁尔区开始走向明显衰退的时间是A、20世纪50年代

4、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A、丰富的煤炭资源B、丰富的铁矿资源C、便利的水陆交通D、平原地形广布4、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两大支柱产业是A、煤炭、化学B、电力、钢铁C、电力、机械D、煤炭、钢铁5、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德国鲁尔工业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正确的叙述是A、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增加B、煤炭、钢铁企业的从业从数增加C、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和从业人数都减少D、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增加,从业人数减少6、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工业门类和数量上的变化是A、工业门类和数量增多B、工业门类和

5、数量减少C、工业门类增多,工业规模扩大D、工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7、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原因正确的是能源消费从“石油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铁矿资源进口受阻A、 B、 C、 D、8、目前鲁尔工业区中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最大B、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最大C、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最小D、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最大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鲁尔区的工业旅游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B、鲁尔区是欧洲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C、鲁尔区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

6、区内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D、鲁尔区由于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10、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正确的是A、进一步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B、加强工矿企业的科技投入C、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D、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加工企业11、流经鲁尔区的主要河流是( )A.莱茵河、多瑙河、利伯河B.易北河、鲁尔河、利伯河C.多瑙河、鲁尔河、利伯河D.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12、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钢铁 B.钢铁、煤炭 C.机械、煤炭 D.钢铁、电力13、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

7、是 (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世界性钢铁过剩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比较单一14、煤炭作为能源,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 )A.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B.世界能源消耗量的减少C.炼钢耗煤量的逐渐增加 D.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1516题: 15、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属于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新建或迁入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A. B. C. D.16、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 )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

8、三产业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 B. C. D.17、 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鲁尔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较低鲁尔区用地紧张鲁尔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A. B. C. D.18、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二)综合题19、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表示丰富的煤炭资源,B表示运入铁矿石,C表示丰富的水源,图中数

9、字分别代表煤炭、化学、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鲁尔区工业部门的名称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2)除图中表明的工业区位条件外,鲁尔区的发展还具有的优越条件有: 。(3)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主要原因主要有: , , , 。(4)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整体规划,具体措施有对 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引进 ,重视发展 ,建立发达的 等。经过整治企业数量减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工业部门是 和 ;新建或迁入的工业部门有 、 、 等。(5)我国许多大型钢铁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试从鲁尔区发展的措施中提出我国传统工业发展的建议。

10、 。 第五节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1、C 2、B 3、A 4、D 5、C 6、A 7、D 8、B 9、D 10、A 11、D 12.B 13.D 14.A 15. D 16.C 17.C 18.D【解析】A 、B、C、D四选项都是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因此D选项是衰落的根本原因。(二)综合题19、(1) 煤炭化学电力钢铁机械(2)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水源、广阔的消费市场(3)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煤炭和钢铁 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 交通网络 煤炭 钢铁 电子 汽车 石油化工(5)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调整布局,选择最优区位;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科技,促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交通,改善运输条件;消除污染,美化环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