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to****33 文档编号:489118535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直/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湛蓝的天空下,太白湖绿得那么(刺眼/耀眼),那么醉人。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碧波荡漾处,是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宛的水姑娘一下,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娘飘散的缕缕秀发。远处水天一色, ,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莲朵。这里曲径通幽,水草丰美, ,树木葱茏。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

2、项是()A明媚一望无垠(yn)B湛(dn)蓝层层涟漪C温宛明眸(mu)善睐D几簇曲(q)径通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径直刺眼B径自耀眼C径直耀眼D径自刺眼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荷香四溢B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四溢荷香C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四溢荷香D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荷香四溢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B太白湖的春天,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C太白湖的春天,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3、D春天的太白潮,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缓,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门北向,甃石为路,路尽复为门,两垂柳夹之,婀娜可爱。有堂亦北向,颜曰“漱

4、玉”。堂之后为池,白石为栏槛,水清碧可鉴毛发,下视石子纵横,如樗蒲,中多龟鱼。金鲫被水,大有径尺者,游泳萍藻间,见人殊不畏。池上有杨柳合抱,长条下垂披拂,与萍藻相乱。荫可一亩许,炎景却避,凉风洒然,游者徒倚不能去。池之东,循廊而南,为清皓之阁。级石而上,南山如画屏,萦青缭碧,争效于栏楯之下。下俯清流,曲折而东阁上或书唐人诗,一联云:“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风景宛然。石磴北下,复长廊,廊西即大溪阁。 跨溪水登阁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则阁如海市蜃楼矣。(选自王士祯游漪园记,有删改)【注释】甃:砌。颜:门上的匾额。樗蒲: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光下澈澈

5、:清澈B不可久居居:停留C水清碧可鉴毛发鉴:照视D荫可一亩许许:表示约数6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乃记之而去A何陋之有B已而之细柳军C属予作文以记之D争效栏楯之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同为游记散文,甲文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乙文则主要采用定点观察的写法。B两文都用水底的石和水中的鱼来衬托潭水或池水的清澈,动静结合,十分传神。C甲文写潭上竹树意在突出此地的幽僻,乙文写池上杨柳意在突出此地景物繁杂。D游览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两位作者的心情也都在随之变化,由乐转为忧。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9用“/”给

6、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跨溪水登阁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则阁如海市蜃楼矣。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访登子重到故居(其一)张岱里中曾屡到,不忍看荒庐。乔木惊新伐,斋名想旧除。犹思牵幌入,恍忆出门初。牖下三竿竹,依依尚识余。【注释】张岱二弟张登子住在富阳,那里有张家田产,张岱常前往探亲。本诗为明亡之后,诗人重游旧地之作。里:住宅。牖:窗。10下列诗句与本诗的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B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1尾联为什么要写“三竿竹”?四、句子默写12下面是小宁同学制

7、作的古诗文学习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出处诗文批注论语为政 ,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辅相成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 。“见”字耐人寻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距离隔不断友情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 。高瞻远瞩就不会迷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用月寄托思念与祝福五、综合性学习13班级举办“青春榜样”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材料二】调查发现,受访少年儿童选择榜样时受父母和亲人影响的比例近半数( 47.9%);然后是老师(35.5%)、同学朋友(35.4%),比例均在三成以上;媒体排在第四位,占比不足三成(28.7%)。(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活动中收集的信息,

8、请说说你的研究结果。(不出现具体数字)(2)活动特邀一位专家参与,请根据下面的访谈补出采访问题。记者:专家您好, A (20字以内)专家:我认为,在引导少年儿童选择榜样时,学校和家长要讲究方式方法,真正了解他们关注榜样哪些方面的信息,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记者:B (20字以内)专家:媒体对榜样的宣传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兴趣,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对传统榜样人物,要重视挖掘新时代精神内涵,使其焕发新魅力。对新选树的榜样,也要重视精神内涵的宣传与展示,从而得到少年儿童的认可与接纳。六、名著阅读14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情节谈谈某个人物带给你的榜样力量。(80 字左右)西游记平凡的世界 钢铁是怎

9、样炼成的七、现代文阅读善养“静气”傅凌艳孟子告子上有一则“学弈”的故事:两个人师从著名棋手弈秋学习棋艺,其中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人表面上听讲,实则心猿意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习结束,两人棋艺相差甚大。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多大差别,而是因为学习时的态度不一样;前者保持了心态宁静,后者却没有做到。(1)。我们常说,人得有才气、锐气等等,其实,涵养些“静气”,能让人更好地静心笃志,凝神聚力、专注精微,走上厚积薄发的成功之路。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何以成为一代名家,他回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事实确实如此。无论是面对时代风浪,还

10、是满目荣誉,陈景润始终沉迷于数学研究,“在喜马拉雅山巅行走”的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令人惊羡的科研成果;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 30年,在惊涛骇浪中默默深潜,铸就了“赫赫而无名的一生”;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樊锦诗,告别优渥的城市生活,深居荒漠大半生,守护敦煌文明,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正因为他们始终葆有自身的“静气”,任外界如何纷扰,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最终成就了事业,成就了人生。 (2) 。心静源于心定,心定则源于大志在胸。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曾问陈景润:“你这样拼命到底为了什么?”陈景润答得很简单:“打倒维诺格拉朵夫。”这位维诺格拉朵夫就是世界著名数学

11、家、哥德巴赫关于奇数猜想的证明者。 13岁的黄旭华就已经开始思考“长大了,一定得为国家做点事情”。大学毕业后樊锦诗决定走向敦煌,后来面对一次次走留的选择,她最终都选择了留在敦煌,就是因为她老想着“为文物事业再出一点力”。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就不会为一点成绩而骄傲、为一时挫折而沮丧,保持定力而不左右彷徨、矢志追求而不意志动摇,向着目标奋发进取。当一个人缺少大志向,剩下的就多是小情绪,外界的点点滴滴、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其心绪波动的干扰源。心静也在于淡泊名利。老英雄张富清,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立下赫赫战功;建设时期,主动放弃安逸生活,到最偏远贫困的来凤县默默奉献。他坚守初心一辈子,始终朴实

12、勤勉,深藏功名 60余载,从未居功索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老英雄张富清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反观当下,有的人总是忙忙碌碌,热衷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人顺风顺水之时春风满面,一旦受挫就形神俱散;还有的人在被人阿谀奉承里迷失自我,在物欲横流中抛弃本心 他们处于“忙盲茫”的恶性循环中,丝毫静不下来,去认识自我、拂拭初心、沉思人生。清代学者王之春在椒生随笔中道:“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人世间真机括:唯静者能参得透。”他认为,心中一个“静”字,人生能打开更为广阔的天地。“静气”,是内心和谐的胸怀气度,是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是厚积薄发的成功之道,更是人生与事业的美丽风

13、景。(3)。与其将时间由白浪费于精神内耗上,不如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涵养“静气”,明志致远。“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把握“宁静致远”的真谛。 多一些抱朴守静、少一些心浮气躁,人生必能进入另一重境界,不为外物所扰,不为世俗羁绊,在坚定目标中实现人生的志趣。(选自解放军报2023-05-22,有删改)15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A而这种“静气”从何生发而来?B“静气”也是“养”出来的。C“学须静也”,这就是“静”的力量。(1) (2) (3) 16有

14、人认为第段中的论据与第段雷同,可以删掉,你是否赞同?为什么?17请简要分析段的论证思路。永远记得那个流淌着鲜血的身影,像坚挺的岩石一般,刚强地站立在我的眼前。六十多年以来,还常常在我的心里闪烁和升腾着。那是初冬季节的一天傍晚,我背着书包,走出中学的校门,逐渐靠近驻扎着日本宪兵队的那座围墙时,听到了高墙里面一阵阵狼狗的吠叫声,自己的心里恐惧得有点儿颤抖起来,于是回想起国文老师对好多同学倾诉的话语,教诲我们一定要保持民族的气节,默默地抵制野蛮和暴虐的侵略者。我渐渐抬起了头颅,抿住了嘴唇,加快了脚步,沿着那条浑浊的河流,急匆匆地往前边走去,隐隐地瞧见紧贴在桥梁的中间,好像有个纹丝不动地直立着的人影。我紧张地走着,惊讶地瞧着,在拐向宽阔的木桥时,终于很清晰地瞅见了他,灰色的布衫和长裤上面,沾满了鲜红的血迹,还点点滴滴地掉向身边的尘土中间。他整个受伤的身躯,从脖颈直到双腿,都被粗长的麻绳死命地捆绑在栏杆前边。他昂着英气勃勃的脸庞,睁着明亮的眼睛,在吹落了一片片树叶的寒风底下,在河边几个扛着长枪的日本宪兵面前,镇静地张望着汩汩流淌的河水,张望着天空中朵朵飘荡的白云。我默默地思忖着,他为什么会鲜血淋漓地被捆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