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11677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问题详解(参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答:粒子注量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质量减弱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质量能量转移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由知,质

2、量能量转移系数是质量减弱系数的一部分;由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的乘积。3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区别: D、K和X的区别辐射量吸收剂量D比释动能K照射量X适用围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仅适用于X或射线,并仅限于空气介质剂量学含义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V沉积的能量,这些能量可来自V或V外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体积V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损失的表征X或射线在所关心的空气体积V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 联系:4 在辐射场

3、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长为0.1m。在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解: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10-3Ckg-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解: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6 在60Co10-2Ckg-1,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60Co射线能量1.25MeV)解:取m=37.64 JC-1,于是,答: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为。10-3 Ckg-1。设辐射源的光子平均能量为80 KeV,试计算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mC-1,所以答: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

4、为。10-11m-2。求在这一点处的能量注量、能量注量率和空气的比释动能各为多少?解:答:这一点处的能量注量为、能量注量率为和空气的比释动能为。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p46) 1 试述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及其与辐射防护的关系。答:有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方面。物理因素主要是指:辐射类型、辐射能量、吸收剂量、剂量率以及照射方式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性。这两大因素与辐射防护的关系是:了解各因素下产生的生物效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辐射防护。 2 各举一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对肌体组织的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说明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特征。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例子略)随机性效应

5、的特征: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确定性效应的特征:有阈值,受到剂量大于阈值,效应就会100发生。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被接受的水平。3 何谓辐射权重因子和组织权重因子?答:辐射权重因子是与辐射品质相对应的加权因子,根据射到身体上(或当源在体时由源发射)的辐射的种类与能量来选定的,其值大致与辐射的品质因子Q值相一致,无量纲。 组织权重因子是器官或组织T受照射所产生的危害与全身均匀受照射时所产生的总危害的比值,也即,它反映了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器官或组织对总危害的相对贡献,无量纲。4 有效剂量、待积当量剂量、集体有效剂量这些概念的引

6、入是为了什么目的?答:为了计算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或组织带来的总的危险,相对随机性效应而言,引进了有效剂量。在照射情况下,为了定量计算放射性核素进入体所造成的危害,引进了待积当量剂量。为了量度某一人群所受到的辐射照射,引进了集体有效剂量。5 辐射防护体系(剂量限制体系)主要容是什么?答:三项基本原则: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限制个人剂量当量。6 辐射防护标准中的限值有哪几类?并简述它们的基本概念。答:基本限值:是辐射防护标准中的基本标准,它包括有效剂量限值和次级限值两种。导出限值:可以根据基本限值,通过一定的模式导出一个供辐射防护监测结果比较用的限值。管理限值:由主管当局或单位主管部门制

7、定的限值。 7 判断如下几种说法是否全面,并加以解释:“辐射对人体有危害,所以不应该进行任何与辐射有关的工作”。“在从事放射性工作时,应该使剂量愈低愈好”。“我们要采取适当措施,吧剂量水平降低到使工作人员所受剂量当量低于限值,就能保证绝对安全”。答:不全面。我们应在合理、科学的辐射防护指导下安全地进行工作。不全面。随机性效应仍有发生的可能。违反最优化原则。不全面。这样能很好地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却避免不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8 某实验室使用241AmBe中子源(En5.0MeV)进行实验,室空间某点的中子注量率为107m-2s-1,当工作人员每月工作16.0h,试问二个月在该点处工作人员眼晶体

8、所受的累积剂量当量是多少?解:En5.0MeV,查表2.5,得WR10对于中子,能量低于300MeV时,D与K数值差别完全可以忽略,利用式(1.35)查附表3,对眼睛取近似组织,时间答:二个月在该点处工作人员眼晶体所受的累积剂量当量是。射线照射,测得体表处10-2Ckg-1s-1,问在这种条件下可连续工作多少时间? 解:外照射下,职业照射年平均有效剂量查表2.12,得20mSv。,WT查表2.6,得WT0.01(皮肤)fm取皮肤(软组织),fm36.43 J/C答:在这种条件下可连续工作21.2天。 10 一位辐射工作人员在非均匀照射条件下工作,肺部受到50mSva-1的照射;乳腺也受到50m

9、Sva-1的照射,问这一年中,她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是多少?解:查表2.6,肺的WT0.12,乳腺的WT答:一年中,她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是8.5mSv。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p103)1 何谓辐射源的照射量率常数、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答:引进一个照射量率常数,用以定量地描述放射性核素在产生照射量率这一方面的特征。 发射光子的放射性核素的照射量率常数,是除以A所得的商,即式中,是距离活度为A(Bq)的放射性核素点源r(m)处,由能量大于的光子(包括光子、轫致辐射和特征X辐射的光子)所造成的照射量率。照射量率常数的单位是。发射光子的放射性核素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是除以A所得的商,即式中,是距离活度为

10、A(Bq)的放射性核素点源r(m)处,由能量大于的光子(包括光子、轫致辐射和特征X辐射的光子)所造成的空气比释动能率。2 何谓窄束、宽束、点源、非点源?答:窄束:(主要不是几何概念,是物理概念)宽束:(主要不是几何概念,是物理概念)点源:如果辐射场中某点与辐射源的距离,比辐射源本身的几何尺寸大5倍以上,即可把辐射源看成是点状的,且称其为点状源,简称点源。非点源:凡不是点源的即是非点源。3 何谓积累因子?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积累因子是指在所考察点上,真正测量到的某一辐射量的大小,同用窄束减弱规律算得的同一辐射量大小的比值。它与屏蔽层厚度、源的形状、光子能量、屏蔽介质的原子序数及其厚度等因素有关

11、。4 何谓减弱倍数、透射比、透射系数?答:减弱倍数K:它表示辐射场中某点处没有设置屏蔽层的当量剂量率,与设置厚度为d的屏蔽层后的当量剂量率的比值,即表示该屏蔽层材料对辐射的屏蔽能力,无量纲。透射比:它表示辐射场中某点处设置厚度为d的屏蔽层后的X或射线的当量剂量率,与设置屏蔽层前的X或射线的当量剂量率的比值,即表示辐射透过屏蔽材料的本领,无量纲。透射系数:定义为设置厚度为d的屏蔽层之后,离X射线发射点1m处,由该X射线装置单位工作负荷(即1mAmin)所造成的当量剂量,其单位是。108Bq的点状198Au源0.8m处的照射量率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各为多少?解:答:照射量率为,空气比释动能率为。6 沿

12、墙壁露出一段长1.2m,截面积为5cm2107Bqcm-3的60Co溶液流动着。求与管轴线中点垂直距离为2m处的照射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各为多少?解:这是非点源问题。因管道直径,远小于管道到观察点距离(2m),所以将管状源视为线状源。源的活度为:照射量率为: 空气比释动能率为:答:照射量率为,空气比释动能率为。7 强辐射场所用的辐射源,通常都是在水井中进行倒源工作。强辐射源的运输容器高度约为1m,从容器中提出源时,源可高出容器口不超过0.5m。现倒装601015Bq,问需要多深的水井,才能使水井表面的剂量当量率低于3Svh-1。解:查表3-4,得按题意,q1,设源提出容器时距水面的最近距离为r

13、厘米, 根据以上两个关系,作图。所以,水井深度答:水井深度需4.788米。8 简述射线外照射防护有何特点。答: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产生轫致辐射,因此,在射线外照射防护的屏蔽中,除了应考虑射线本身的屏蔽外,还必须考虑对其在屏蔽材料中产生的次级辐射进行屏蔽。9若考虑空气对射线吸收的影响,那么(3.66)式,将应作怎样的修正,对(3.67)式又将作怎样的修正?答:?1012Bq的32Svh-1。若外层材料颠倒过来,则又将怎么样?解:(参考P79-80,以及P80例题3)32P的射线的,由表3.10知,有机玻璃的密度由式(3.60)知,有机玻璃厚度查附表1,与对应的(取空气,如P80)由式(3.66)

14、由表2.5知,射线的WR1,故由式(3.67),查附表9,得铅屏蔽层的厚度约为5.3cm。(根据例题估计) 若,外层颠倒过来,由于射线在高Z材料中比低Z材料中能产生更强的轫致辐射,结果会形成一个相当强的新的X射线辐射源,使得屏蔽效果适得其反。(课本P49)11 设计一个操作32P的手套箱,箱体用有机玻璃制作。考虑手套箱中各种玻璃器皿,而韧致辐射主要是由这些玻璃器皿产生的,其有效原子序数平均取作13。若操作距离为25cm,要求在该位置上Svh-1。若手套箱不附加高Z材料屏蔽层,则操作32P的最大活度为多少?若操作量增大1000倍,则应附加多厚的铅屏蔽层?解:由表3.9知,32P射线的查附表1,与对应的(取空气,如P80)因为不附加高Z材料,故由式(3.67)若操作量增大1000倍,即由式(3.67)查附表9,P202得铅的屏蔽层厚度为6.48cm。(估计值)12 快中子防护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常要选择含氢多的物质作为快中子的屏蔽材料?答:快中子防护的特点:(课本P88,略)选择含氢多的物质作为快中子的屏蔽材料的原因:通过弹性散射使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