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11564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情况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个社会新问题,是一个复 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由“三农”问题衍生而来,涉及到政府、社会、企业、 学校和家庭,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手段,建立起对“留 守儿童”教育成长的安全保护网,并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留守 儿童”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学校就成了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 场所。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 状态的留守儿童,面临道德、心理、教育、安全等诸多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出 现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业困难

2、、人际交往出现障碍、道德教育弱化、越轨行为 日益增多等现象,引发了一系列基础教育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人口综合素质 的提高。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引起党和国家各级部门组织的高度重视。2. 信息化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比较多,而且多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政策与心理干预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尤其是从信息化教育方面切入的 研究较少。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条件,从信息化视角进行研究具有必要 性和可行性。随着ICT (信息与通讯技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与普及,基于 ICT的信息化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新时代教育的应选之策。本课题主要研究借助 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

3、1)以父母为主的家庭信息化教育问 题,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搭建家庭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父母与子女常态化和虚 拟化的沟通机制;(2)以中心小学为主的学校信息化教育问题,基于学校教育 信息化系统构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 适应性;(3)以社区为主的社会信息化教育问题,基于社区教育平台,建立社 区教育信息化平台,将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群体纳入统一的教育视野,促进个 体发展;(4)以个体为主的自主信息化教育问题,个体的自主教育仍然非常重 要,通过建立个性化沟通平台,实现个体自主教育信息化。同时,在宏观上建 立系统性整合与政策性应对,消除“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断层、社会

4、教育的分裂”等,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种应对性策略。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处的学校在 ICT 条件方面也随着 国内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达到了教学实施的要求,而他们父母提供的信息通 讯技术设备均属上乘,因此,基于 ICT 的信息化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 应选之策。当然,技术仅仅是一个方面的支持体系,更重要的是社会支持体系 的整合,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构建、学校学习环境变革、社区支持中心运作、个 体关爱系统创建等适应性较强的社会系统支持。二、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及研究价值1.课题界定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 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

5、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 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信息化教育实质上是要求在教育过 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这一 方式显然符合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状况。因此,通过创建视频互动中心, 整合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学习环境、社区社会教育环境、个体关爱环境四个方 面的资源,形成一种新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和学习环境为留守儿童的自身发展提 供保障。 2支撑性理论(1)2008 年 10 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研讨会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小 娅出席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强调把农 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6、问题纳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中。(2)国内教育技术学专家、未来教育研究专家桑新民( 2006)指出:随着 新世纪的降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 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3)淮安市政府在关于实施关护城乡“留守儿童”十项行动的意见中, 提出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党政为主体的组织管理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 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的“五大关护网络”。3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研究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平台,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工作 有助于健全“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矫正其不良言行,培

7、养其自我教育、 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把他们培养成积极 向上,自强不息的好学生,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有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经验,为农 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深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农村 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构建一 个使用信息技术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寻找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教育 的模式。2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生活内容、方式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生 存现状分析研

8、究,借助学校校信通平台,学校多媒体教室,以及学生与家长的 网络视频沟通交流。纠正、排除、防止我校“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 差,使其健康发展。3充分发掘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形 成强大的教育活力,满足留守孩子在精神、物质上需要,为他们创造自由发展 的空间。4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是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信息化教育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既是对农村儿童教育这一特殊需求的 应对,更是对 ICT 变革教育的呼应。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 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

9、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点亮了一盏“阿拉丁 神灯”。 ICT 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特点 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与通讯 技术。祝智庭教授( 2002)指出,信息化教育作为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颖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以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 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其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教育 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这正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路径中的缺失。作 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关于信息化教育的研究主要面向教育体制内的各级教 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内信息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模

10、式的研究已有较多 建树,这为信息化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照。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处的学校在 ICT 条件方面也随着 国内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达到了教学实施的要求,而他们父母提供的信息通 讯技术设备均属上乘,因此,基于 ICT 的信息化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 应选之策。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分析 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等。1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 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主要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需求,调整

11、教育策略,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以便进行动 态调整。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收集典型案例,并对典型案例 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利用信 息化技术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4经验总结法。定期组织专题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有一定 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 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 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六、课题研究的措施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

12、指导我们的课 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拟订研究日程,建立科研笔记,设立课题档 案。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周落实一个环节的工作,每月开展集体课题 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小结,以争取学校动员全校广大班主任、 学生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3开展对此类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初步计划开展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此 类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两次为问卷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摸清学生的个性 特征和行为方式,摸清学生对家庭的要求、对学校的要求,并建立留守子女学 生档案。4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交朋友。为了探索对此类学生教育的成功途径,填 补他们残缺的爱,课题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

13、师分 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5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我们将邀请一 批结对同学,举办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 猜谜、谈感想拉近大家的距离,融洽大家的情感,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 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合影留念。6开展个案追踪活动。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 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 ,辅导学习,组 织活动。七、课题研究周期及步骤(一)研究周期二年,即 2011年 5月至 2013年5月(二)研究步骤分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年3月至 2011年5月)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

14、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 的收集准备,起草课题研究计划。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方案初稿。2第二阶段,调查了解阶段( 2011年6月至 12月) 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造册,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撰写书信等形式 了解我乡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需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成果形式: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报告。3深入研究阶段( 2012年 1月至 2012年 12月)根据实施计划和调查总结情况进行研究,分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开展个案 研究、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聘任代理家长、实行 “代理家长制”、制定留守儿童转化考核方案及综合评价方案,集思广益,搜 集第一手资

15、料,整理分析,在教育活动中探索寻求方法,总结一套经验,形成 阶段性研究报告。成果形式:各种经验总结、论文、典型案例、留守儿童转化情况统计分析 表册等。4总结阶段( 2013年1月至 5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编印课题研究成果集 、形成研究 报告。5 月份申请相关部门验收、结题,为做好成果推广和开展进一步研究 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成果预期形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 略研究”论文集、案例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数 据统计分析册等。八、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一)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方案初稿,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报告,各种经验总结、论 文,典型教育案例,信息

16、化技术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统计分析表册,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变化对比表。(二)最终研究成果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较大 转变,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 育策略研究”论文集 、案例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留守儿童教育研 究数据统计分析册等。九、课题组织管理1研究的组织课题组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德育处,教科室,电教室负责 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 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 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2课题组组长:XXX(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