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10930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 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班级分数题号-二二总分得分、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 题。刘廷让字光义,其先涿州范阳人。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从世宗征淮南,以 功领雷州刺史。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冬,兴师伐蜀,为西川行营 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寨, 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又获水 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

2、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愈率吏民来降,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雍熙 三年,曹彬败于歧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 意者。时廷让与宋 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 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时天大寒, 兵士弓弩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至是, 继隆退保

3、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初,廷让诣阙 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 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帝录其旧勋,赠太师(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B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C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4、 D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2. 下列对文中加 横线 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雍熙”是年号。年号,即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有些皇帝会因祥瑞或重大事故等立 号改元。B “行营”又叫“移营”,指行军打仗时的军营,也指率军的皇帝的驻地办事处。C “待罪”有两个意思:古代官吏任职的谦称,意谓不胜其职而将获罪;等待处分 文中意思是后者。D “太师” ,官名,西周置,是辅弼国君的大臣,多为大官的加衔,并无实际的职权。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廷让少年时体力就特别好,后来成了周祖的麾下,跟随

5、世宗攻打淮南,因为战功任 雷州刺史。B 刘廷让讨伐后蜀,战功卓著。在伐蜀过程中,他率领禁兵中的步兵、骑兵一万人,加 上其他州的士卒一万人,从归州入后蜀,势如破竹,抓获后蜀大将。C 刘廷让参加过很多次战斗,在攻打夔州时,虽然敌人守备森严,但刘廷让最终也攻占 了夔州。D 刘廷让深得皇上的信任,他在与契丹的战斗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但因为受到皇帝 的宠信,最终没有受到任何责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2) 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 题。成基命

6、,字靖之,大名人,后 避宣宗讳 ,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司经局洗马, 署国子监司业事。 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 告归。 寻起 少詹事 。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 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 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 股 慄 。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 “慎重即因循,何益?”基命复叩头曰:“敌 在城下,非他时比。”帝终不省。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

7、之甚。基命曰:“令崇焕 作 手札 招之,当归命也。”时兵事孔棘,基命数建白,皆允行。及解严,召对文华殿。 帝言法纪废弛,宜力振刷。基命曰:“治道去太甚,譬理乱丝,当觅其绪,骤纷更益扰 乱。” 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劾基命欲脱袁崇焕罪,故乞慎重。基命求罢,帝为贬逢申一 秩。韩火广、李标相继去,基命遂为首辅。以恢复永平叙功,并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至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延儒、体仁最为帝所眷,比而倾基命,基命遂不安其位矣。 方崇焕之议罪也,基命病足不入直。锦衣张道 濬 以委卸劾之,卒三疏自引去。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

8、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 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 至 酉 未起。帝意解,得遣戍。 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 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逢申初劾 /基命后以炮炸 /下狱拟戍 /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 /得如拟为首辅者 / 数月帝 欲委政延儒 / 遂为其党所逐B 逢申初劾基命 /后以炮炸下狱 /拟戍帝犹 /以为轻亦 /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 /数月帝 欲

9、委政 / 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 逢申初劾基命 / 后以炮炸下狱拟戍 / 帝犹以为轻 / 亦以基命言得如拟 / 为首辅者数月 / 帝 欲委政延儒 / 遂为其党所逐D 逢申初劾基命 / 后以炮炸下狱 / 拟戍帝犹以为轻 / 亦以基命 / 言得如拟 / 为首辅者数月 / 帝 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2. 下列对文中加 横线 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文中“避宣宗讳”是封建社会的“国讳”,即对当 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成基命与宣宗的名字有重字,故要避讳。B “少詹事”,秦汉置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唐设太子詹事、少詹事,总东宫内外 庶务。C .

10、酉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十二属相之一, 猴。D “手札”亦作“手剳”,犹手书,指亲笔信。“令崇焕作手札招之”中的“手札”就 是此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基命为官之路比较坎坷。天启六年,因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他被魏忠贤罢 职;崇祯三年,周延儒、温体仁结党排挤他,加上张道濬弹劾他,成基命最终辞官。B .成基命认为僧人申甫没有能力做大将,结果申甫一战而败。在处理袁崇焕的事情上, 成基命认为要慎重,皇帝不听,结果祖大寿率军逃跑。C .成基命曾深得皇帝的信任。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结果皇上把李逢申降官一级。D .成基

11、命宽厚仁慈,顾全大体。为了营救李长春、杜齐芳,成基命长时间跪在会极门; 即便弹劾过自己的李逢申受到朝廷处罚时,成基命也使皇上减轻了对他的惩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2) 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现代文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 题。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 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 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 (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

12、“线”,是为“图绘”而 设的,故而粗细均匀。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 趣。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 “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 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 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 转向了抽象。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 抒情、审美的功能。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 成的基

13、础。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隶书是对篆书 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 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 的,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 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 (策 ) ,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 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 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此时,隶、章草之“笔划”已形成,在

14、少数面积较大的“牍”上 已可见放逸之笔,但终不自由。东汉至魏晋,制纸技术渐趋进步,当时一般官吏和民间已 大量使用。没有纸,书写时“纵横驰骋”是不可想象的。及至晋人之行草书札传世,都折 射了纸的运用对于“书写”的进一步解放并藉此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二是汉末魏 晋,连年战争,世道混乱,人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即使门阀士族亦有生命短促之叹。汉代 空前兴盛丰硕的哲学、艺术成就的继承者魏晋士人,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常常思考生 命的终极意义。事实上,当时文人已经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 所以,魏晋时凡文章、辞赋、诗歌,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书写”乃文人 日常之行为。敏锐的

15、、具有艺术气质的文人,能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与稍纵即 逝,视每个字、每一笔划为生命与情感状态的记录。这种“书写”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 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甚乎绘画与诗歌。无疑,这正是书法作为“艺术”的真正价值。 真正的书法艺术,在于以书法直抒胸臆,致力于艺术表现的观念和实践。1. 下列关于“书写意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的“书写意识”并不是从文字的萌芽阶段一开始就产生的,而是在隶书出现之后 由原来的“图绘意识”逐渐转变而来。B 汉字“书写意识”产生之后,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点、线、面的 变化和体验节奏动感之美,这是一种新的审美习惯。C 汉字的“书写意识”最主要的内容仍是关注汉字的构形之美,只不过是由“线条”走 向“笔划”,更多的是具有了抽象的意义。D 汉字的“书写意识”是以汉字的抽象化为前提的,笔划、笔顺带来了人们对笔法、笔 势的追求,进而形成了书法艺术。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早期汉字的构形大部分能与单字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文字的审美标准是由图绘意 识形成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有这个特点。B 当汉字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就可以超越汉字承担的交际功能,拥有了抒情、审美功能, 为书法艺术的形成打下基础。C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人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书写实践,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