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10734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公司管理、 生产技术、 营销等岗位外聘人员和本公司在编在岗工人。 包括胶版印刷业务和凹版印刷业务两个方面。二、考核原则以工作业绩为导向,按 “责任轻重、能力高低、贡献大小、劳能结合 ” 的原则进行考核和分配。三、考核部门本实施细则由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日常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四、考核内容及方法(一)管理岗位人员工资与产量、质量、原材料和设备利用率、工作质量挂钩,核算公式为:月工资构成=岗位基本工资(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寸殍标完成情况考核奖罚 +交通、 通讯补贴 质量投诉单项考核及其他考核奖罚。(二) 生产技术岗位人员工资与产量、 质量、 原

2、材料和设备利用率、工作质量挂钩,核算公式为:月工资构成=岗位基本工资 (固定工资+浮动工资)甘殍标完成情况考核奖罚城量投诉单项考核及其他考核奖罚。(三)营销岗位人员工资与接单量、产销量桂钩,核算公式为:月工资构成=岗位基本工资(固定工资 +浮动工资) 期销售 提成+交通、通讯补贴 或他考核奖罚。(四)货运司机工资,核算公式为:月工资构成=岗位基本工资 +由车补贴 成他考核奖罚。五、管理和生产技术岗位人员考核指标(一)胶版印刷考核指标1、PS版损耗率为2%如版材或药水有质量问题除外, 但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版材 或药水有质量问题要及时报告,经生产管理部或分管副总经理鉴 定情况属实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凡制版室晒由的版,胶印车间接收时必须检查合格后才能 装版。凡8000印次内造成的版面损坏,不能作为正常损耗,超 5万次印次增加一套版。2、纸张损耗零件印刷基数(全部用于印刷机消耗):每套版100张;印金(银)墨、实地版、专色及加套印的,每套版 150张。国产胶版印刷机印刷综合考核指标在舁 厅P产品正品数 量(张)色数印刷损 耗量装订损 耗量实际损 耗数(张)实际付纸 数量(张)备注11,000120%30%0,0501,050按1,000方1色计算,以此类推22,000118%20%0,0762,07633,000115%18%0,0993,09944,000110%15%0,1004,100

4、55,00018%13%0,1055,10566,00017%11%0,1086,10877,00017%10%0,1197,11988,00016%9%0,1208,12099,00016%8%0,1269,1261010,00016%7%0,13010,1301120,000 内15%5%0,20020,2001230,000 内15%5%0,30030,3001350,000 内14.5 %5%0,47550,4751480,000 内14.2 %5%0,73680,7361580,000以上14%5%16说明:1、此表以国产印刷机单色印次计算,如色数增加按同比例相应增加损耗量;即实际印

5、刷损耗量=印刷产品量乂刷损耗量%oX刷色数十装订损耗量 为2、因纸张质量、克重不同,损耗量会相应进行调整;3、因印刷产品质量要求不同,规格不同也会相应调整;4、装订损耗包含:折页、配书、浆背、胶订、裁切等工序。进口胶版五色印刷机印刷综合考核指标在舁 厅P产品正品 数量(张)色数印刷损 耗量装订损 耗量实际损耗数(张)实际付纸数量(张)备注11,000450%30%0,0801,080按1,000方1色计算,以此类推22,000430%20%0,1002,10033,000420%18%0,1143,11444,000415%15%0,1204,12055,000413%13%0,1305,13

6、066,000412%11%0,1386,13877,000411%10%0,1477,14788,000411%9%0,1608,16099,000410%8%0,1629,1621010,000410%7%0,17010,1701120,000 内49%5%0,28020,2801230,000 内49%5%0,42030,4201350,000 内48%5%0,06550,6501480,000 内48%5%1,04081,0401580,000 以上47.5%5%说明:1、此表以进口五色印刷机单色印次计算,如色数增加按同比例相应增加损耗量;实际印刷损耗量=印刷产品量比口刷损耗量%oX刷

7、色数十装订损耗量为2、因纸张质量、克重不同,损耗量会相应进行调整;3、因印刷产品质量要求不同,规格不同也会相应调整;4、装订损耗包含:折页、配书、浆背、胶订、裁切等工序;5、药盒装订损耗包含:模切、扒盒、检品、糊盒等工序,赋码机损耗单算。 纸盒印刷基数 (全部用于印刷机台消耗) : 每套版 150 张;印金(银)墨、实地底、专色及加套印一色的,每套版200 张。 普通版:每套版50 张,其中 45 张用于印刷机台消耗, 5张用于装订消耗。 专色墨: 每套版 100 张, 其中 95 张用于印刷机台消耗, 5张用于装订消耗。 铜版纸:每套版110 张,其中 105 张用于印刷机台消耗,5 张用于

8、装订消耗。 铜版纸印专色: 每套版 160 张, 其中 155 张用于印刷机台消耗, 5 张用于装订消耗。3、各机台岗位操作人员 , 生产消耗控制在定额指标内的,给予节约部分60%的奖励,超定额部分罚40% 。(二)凹版印刷考核指标指标完成情况考核主要是对原材料、 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各生产工序综合考核指标如下:工序利用率考核指标(a)质可韦核指标(b)综合指标考核印刷93.5%97%90%复合96%97.0%93%分切加权利用率98.5%98.5%制袋99%99%99%合计90%份切利用率91 7%81.6%分切利用率说明1、由于半成品宽度影响分切利用率较大,该工序利用率规定为

9、:(1 20mm/半成品宽度)0.4X100%;2、分切加权利用率=2每种产品的利用率x (该产品重量/所后产品重量);3、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考核指标x质量考核指标。印刷工序:A.定员4人机台M贝人/班月J小(万米)单价元万米工时情况014400万米以下72014400万米以上581小时014600万米以上461小时B.岗位基本工资分配比例:机长: 56.5%,助手:43.5%产品由现质量问题时按照同样比例进行处罚。C.短单W 3万米,按产品打样计工时计发工资不计考核,但必须由车间主任签名确认。D.印刷原材料利用率:印刷产品利用率的投入量指印刷上墨量的28%的干墨量+印刷基材重量。计算方法为投

10、入量产生量一后工序反馈废品印刷利用率K=E.奖罚标准:各生产工序综合考核指标如下:工序利用率考核指标(a)质完考核指标(b)目标考核印刷93.5%97%90%以上计时工作时间工资,机长按80元/天,助手按60元/天复合工序:A.定员3人TE贝机台复合层月J小(万米)单价(元/万米)3人01一层400万米以下6401二层573人01一层400万米以上6001二层54B.岗位基本工资分配比例: 机长:60.4%;助手(配胶):39.6%C.更换上胶辐、复合辐、网纹辑补加1小时工时。D.机器保养及其他工作安排时,按实际工时计。E.复合工序原材料利用率: 复合产品利用率的投入量指印刷产生量+复合干胶量

11、+复合基材重量(注:75组份的胶水固含量 为75%, 50组份的胶水固含量为 53.3%,根据工艺要求改变而改 变)。计算方法为:产生量一后工序反馈废品 +印刷废品平均复合利用率=投入量复合工序综合考核指标如下:工序利用率考核指标 (a)质完考核指标(b)核复合96.5%97.0%93.6%说明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考核指标 x质量考核指标分切工序:A.定员2人一台机。B.岗位基本工资分配比例,机长:69%,助手31%。C.分切机台平均利用率计算方法为:产生量一后工序反馈废品 +印刷废品+复合废品分切平均利用率D.考核指标值为:工序利用率考核 指标(a)质可韦核指标(b)目标考核分切加权利用率98

12、.5%98.5%说明综合利用率=利用率考核指标 海量考核指标注:1、由于半成品宽度影响分切利用率较大,该工序利用率规定为:(120mm/半成品宽度)一0.4 100%。2、分切加权利用率=汇每种广品的利用率 x(该产品重量/所有产 品重量)。以上计时工作时间工资,机长按80元/天,助手按60元/天E.分切工序放卷产量计算2人 两 台 机计件单价:元/万米翻卷20翻卷检验33切边01、机22分切一切二以上22分切卷膜一切二以上22制袋工序:A.定员2人。B.岗位基本工资分配比例,机长:74%,助手26%C.以上计时工作时间工资,机长按80元/天。制袋工序工资如下:M贝(人/班)机台袋数班产量(万只)单价元/万只2人1台机三面封机14.24928.425312.617416.8122人1台机大中封149其它制袋平均利用率计算方法为产生量+印刷废品+复合废品+分切废品+废边制袋平均利用率=投入量考核指标值为:工序利用率考核指标(a)质完考核指标(b)目标考核制袋99%99%98%说明综合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