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10159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章末检测题七年级生物学(下)(苏教版) 第4单元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提倡家庭使用无氟冰箱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儿童患呼吸道疾病 B.防止酸雨的形成C.保护大气臭氧层 D.防止产生光化学烟雾2.下列关于保护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主要对野生生物进行保护C.保护自然资源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3.下列说法中不

2、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有些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C.有些自然资源可再生,也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D.对森林资源要采取砍伐量小于再植量的利用措施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主宰,可任意改变生物圈中的其他因素B.生物圈为人类的旅游和休闲提供了良好的风景C.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资源D.人类要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农田秸秆焚

3、烧处理 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少看电视,多做户外运动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A. B. C. D.6.(xx福州)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乘公交车出行 B.节约用电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D.爱护花草树木7.把过多的未经处理的垃圾直接倾倒到河流中,会使河水中的氧气减少,进而导致( )A.河水的温度下降 B.河水中矿物质的浓度降低C.河水中厌氧水生生物增加 D.河水中需氧水生生物增加8.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B.物种退化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

4、的过度狩猎和采伐,对其栖息地的污染和破坏9.下列哪种做法和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 )A.要想富,先种树 B.围湖造田、填海造田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将捕捉到的毒蛇放归大自然10.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B.遵循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种群,消灭对人类有害的生物种群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11.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B.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D.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

5、资源危机12.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的排放C.煤炭燃烧 D.植物的光合作用13.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通知,禁止进行野生动物的经营活动。但在某些地方的餐馆中,乱吃野生动物的恶习依然存在,这使更多的生物学家认为,到了该采取果断措施的时候了。你认为应该( )A.坚决取缔这种经营场所,处罚责任人B.坚决打击危害社会的现象C.开展“特色餐饮”,精加工野生动物D.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14.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进行易地保护

6、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15.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改变和利用自然的事例?( )A.围湖造田 B.退耕还林、还草C.建立自然保护区 D.频发的地震16.如果人类依靠加大掠夺自然资源的力度而解决了粮食问题,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 )A.将基本得到改善 B.将得到很好的保护C.将遭受更严重的冲击 D.将维持生态平衡17.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拥有量B.不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C.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D.在生活中节约用水18.(山东东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急剧

7、增长会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B.人口急剧增长会使生物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C.人口急剧增长会使人类需求与有限的环境资源矛盾加深D.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力量大,会使生产力大大提高19.据报道:一个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少用煤作燃料 把工厂烟囱造高 燃料脱硫 在已酸化的土壤上加石灰 开发新能源A. B. C. D.20.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

8、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2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酸雨 臭氧层空洞 白色污染 赤潮 潮汐 噪声A. B.C. D.22.(湖南益阳)福岛核电站事故使日本2011年夏天电力供应短缺。为此,日本民众采用“绿色窗帘法”,即在住宅墙体外种植绿色植物以遮挡太阳光,从而节省开放空调冷气所需能源,消

9、减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各项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A.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B.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C.少开汽车多走路 D.衣服洗后用烘干机烘干23.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24.(xx山东聊城)xx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下列行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离开房间时关灯 .拒绝使用塑料方便袋.倡导骑电动车上学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25.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

10、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 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回答下列问题。事例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1956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并且遮蔽地面的程度也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是4万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事例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

11、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 及 地开发和利用。(3)事例三说明由于 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方,使这些地区的原有物种受到威胁。27.(10分)(湖北恩施)下面是两则有关华南虎的报道(摘要),请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第一则:1952年,湖南各地为了消除虎患,陆续成立猎虎队1 000多支。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湖南省共猎杀华南虎647只。1976年,湖南新化奉家山林场的职工抓到最后一只华南虎。1989年,华南虎被列入濒危物

12、种,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第二则:xx年,湖南某旅游风景区把马戏团的一只华南虎拉到景区拍照,然后通过媒体宣称该景区内发现了华南虎。后来经专家对景区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景区内兔、野猪、狐狸等动物的数量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动物数量过少,最终认定该景区内不可能有华南虎。(1)华南虎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2)在第二则报道中,你认为专家认定该景区内不可能存在华南虎的依据是什么?(3)读了上述两则报道,针对我国部分地区野猪大量繁殖,并对当地居民造成一定危害这一现状,你认为该如何对待?28.(10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各种物质都与生物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果森林遭到滥

13、伐,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显著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没有森林的光合作用,空气中 的含量增多, 含量减少,空气不再保持清新;(2)没有树木对有毒气体的吸收,污染的空气就得不到 ;(3)没有树木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并向空气中散发水分,环境就不再那么 和 。29.(10分)(辽宁锦州)小明家所在的村东边有一条小河,小时候他经常看到河里有小鱼、小虾。可是近几年来河里逐渐没有了鱼和虾,就连河边的稻田中也看不到小螃蟹了。小明一直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河中会没有了鱼和虾?”生物课上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后,他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开这个疑团。现在请你也参加这个探究活动,与小明共同制订实验计划。(1)你提出的问题: ?(2)你作出的假设: 。(3)你设计的实验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