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先生说书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09874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瓢先生说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瓢先生说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瓢先生说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瓢先生说书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瓢先生说书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瓢先生说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瓢先生说书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瓢先生说书法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 我喜欢书法。有一个说法,说“书 法没有围墙”,实际上是“写字没有围墙”,而书法是有围墙的。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而写字不能归为书法,这就是我对自己 的一个界定,所以下面我说的这些,就是作为一个书法好者 对写字的一些体会。分几个方面谈,一个书法爱好者,怎样 才能把字写好,使自己的字进入艺术的境界呢?第一个条件 是本身要非常喜欢书法。而这个喜欢,是没有附加条件的, 从心里喜欢,这样你才能写起字来不为功力所诱惑,不三心 二意,不三日打渔两日歇网。这是一个基本条件,写几十年 字,或者在挫折当中也能坚持,这是第一个基本条件。第二 个就是要有正确的方法,书法艺术它是门派林立

2、,百花齐放 的,从字体上来讲,有正草篆隶;从门派上来讲,有欧柳颜 赵。学习这一切东西,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正确或不正确的事, 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很快的进入艺术的领域, 如果没有这个方法,你就永远的徘徊在书法的大门之外。正 确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临帖。临帖说来是个容易的事,但实 际上不容易。没有这个临帖的过程,你永远也进入不了书法 的门槛。有的人不临帖,按照自己的意思写,这就越写越远。 历来成功的大书法家,他们都是离不了临帖这条道路。比方 说,王铎,大书法家,他的方法就是一日临帖,一日创作, 一生坚持不懈。再比方说何绍基,他到六十多岁以后开始临 汉碑,所有有名的汉碑他几乎临遍了,并且对一些

3、著名的碑 帖,象张迁碑 、礼器碑,他都临过了一百多遍。吴昌 硕写石鼓文,终生坚持,不曾松懈。到他六十五岁的时候, 他已经写了几十年的石鼓文, 他说过一句话, 说“一天有一天 的境界”。再比方象于右任,他有过这样的一首诗,说 朝临 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就是不懈 地努力,不懈地临帖。在李可染八十岁的时候,我还看见一 个他在认真临帖的照片。再比方说沙孟海,当他九十岁,别 人给他庆祝生日的时候, 他在这个会上仍然说, “基础是越厚 越好,我仍然在临帖,在打基础”。可见,有成就的书法家, 一生都离不了临帖这个路。临帖不是要死临,而是要通过临 帖来掌握帖的精神,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

4、东西。吴昌硕曾说 过一句话,说是“一鼓临破诸艺通”,“一鼓”就是石鼓文,“临 破”就是要临进去,再写出来。 就是要遗貌取神, 而“诸艺通”, 就是这个艺术你通了、写好了,别的艺术也通了,就是触类 旁通,举一反三。就吴昌硕本人来讲,他写的是石鼓,他的 草书,他的行书都不出石鼓文的意境,他的国画也充分的体 现了石鼓文对他的影响。可见,艺术是互通的,而一门深入 地追求一个东西,就能比较快地取得成果。再说一个问题就 是,一件书法作品的好坏,怎么评价呢?这是大家现在都比 较关心的事,往往一个作品拿过来以后,有的人说好,有的 人说不好,而作者本身也无所适从。实际上是有标准的,真 正的好的作品,第一就是要看

5、你的出处, 就是你临的什么帖, 如果你没临过帖,别人找不出你的渊源来,那么你这种字就 被认为是一种“自由体”,这种字是入不了门的,不会成为真 正的书法作品。第二个就是要融进去,就是要融汇,看看你 能不能把几家的东西融汇在一起,比方说吧,你写欧体,你 用欧体作为你写字的间架,你又写赵体,有他那种非常灵动 的笔法,那么我们就说你是“欧底赵面”,这是说你的融合能 力。这一步要比第一步更难,它需要你有智慧。再比方说是 于右任,他把碑和帖融到一起,是融碑帖为一炉的大书法家。 说到融汇,熔铸,需要明确强调的是,所谓熔铸,是融化在 一起以后再铸出新体来,不是嫁接,不是拼凑。不是欧体字 加了个魏碑的撇,那就是

6、不伦不类了。如果你能熔铸了,然 后你就有可能成就自己的风格。第三点,就是要提高鉴赏能 力。我们有一个成语说“眼高手低”,好像是个贬义词,实际 上对搞艺术的来讲,“眼高手低”是正常情况,“眼高”就是有眼 力,有鉴别艺术的能力。搞书法的人往往有一种情况:一个 好的碑帖,一开始看不明白,你认为不好,你看了一段时间 以后知道好了,比如说孙过庭的书谱,是经典,一个朋友看 了半天说是看不明白,我说你再看,他看了一段时间以后, 入点门了,有点感觉,但是好在什么地方觉不出来,我看他 有点开窍我就拿出书谱,翻到第一页,找出一个最少笔画的字,帮助他理解什么叫“一波三折”,什么叫“一笔是一万 笔,一万笔是一笔”,然

7、后引他看别的东西。 这样就能帮他很 好的理解了字帖的内涵。我在这个基础上甚至于拿出毛泽东 写的字,仍然是那些东西,这就是说,好的书法作品,从古 到今,它都具备一个相同的艺术元素,正是那样一个艺术元 素,构成了书法千变万化这样一个局面。这样呢,眼力就可 以得到提高,提高你的鉴赏能力。我要写篆书的话,我喜欢 写比较规整、比较流畅的那种风格。但是,齐白石的篆书作 品恰恰相反,粗看好像很随意的那么写,我努力看它,从中 找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表面看来不经意的东西,实际上它 是经过认真安排的,而他的安排高明就在不露痕迹。安排而 不露安排的痕迹,这就是高明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一些分析 以后,再看他的字是从哪里

8、写起的, 吴昌硕是怎样影响他的, 三山公碑是怎么影响他的,他的风格放在我们当代应该 在什么位置上,这样就使我的视野开阔了。所以说,学习书 法的一个过程,是“练手”的过程更是提高鉴赏能力的过程, 如果你没有眼的高,你的手就跟不上,你眼不高,你就发现 不了经典作品的优点,你同时也发现不了自己作品的弱点和 差在哪个地方,这样就等于盲人骑瞎马,你找不到路。所以 鉴赏力对于搞书法的人来讲尤其重要。一看作品,什么来路,学的什么,融合了什么,那里到,那里不到,你有这样的鉴 赏能力,然后你的手才可能同时跟上。所以说,提高了鉴赏能力可以使你的手也高,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含金量。以上 这三点也可以说是三个“足”,这

9、三个足立起来了,这个鼎也 就立起来了。就是你喜欢书法,你有正确的方法,你有较高 的眼力,再加以时日,经过磨练,你的书法才可能从一个写 字的水平提高到艺术的水平,有了艺术的含量,成为真正的 书法作品。这是个比较艰苦的路,许多的朋友写了十几年的 字,结果不被别人认可,自己也不知道毛病在哪里,大致上 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下,多多向朋友请教,多多向经典 请教,不要自以为是。启功先生曾经说,练习书法,就是在 这个正规的道上熟练,如果你是个不正规的道,越熟练,隔 真正艺术的道就越远,就是咱说的南辕北辙。第二个问题, 谈一下我的“写经”。所谓经,就是经典。儒释道三家都有浩 如烟海的经典。这三家的经典我都写

10、了一点。 而这三家之中, 佛家的经典写的要多一点,在佛家的经典里面,心经写的更多一些,关于心经,我曾经用大篆、小篆、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这六种字体写过,而这六种字体里面,尤 以楷书字体写的最多。我写的那种楷书有点“四不像”,有的 朋友说我是用篆书的笔法写楷书,我听了挺高兴,但是我知 道我达不到。也有的朋友说我是用减法在写楷书,这也是个 很高的标准,是我努力的方向。还有的朋友说,我写的字里 面看不到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也是个比较中肯的评价,因为 我写楷书的时候,没有追求去表现什么,所以看这个作品的 人也就不会从中看出什么,看不出什么,因为我没有要表现 什么。我的想法是,在我的心非常静的时候,写

11、这样的作品, 并且使这种静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而这时候呢,我自己的 心也进入一种比较静,比较定,那样一种状态,这时,时间 的长短就被忽视了,觉不出时间的长短。我的想法是,通过 我的作品,把握这种“静”和“定”传达给读我作品的人使他也 产生这种感觉。我这种努力有十几年的时间,现在看,我这 种努力得到一些专家和朋友的认可,象搞佛教研究的两个一 流专家,一个是楼宇烈先生,一个是方立天先生,都是大学 者,他们给我的经的题跋里面,谈到了可以叫人心静,可以 叫人心安,可以叫人安详。还有一位比较权威的书法家,他 也通过作品读出了那种静的感觉。这些人对我作品的肯定, 我在高兴之余,认为是一种鼓励。我将会继续努

12、力,通过我 的作品将这种静的东西传达给朋友,在读经的同时,接受字 面意义以外的熏陶。我会努力做好这件事。第三个问题就是 谈一点写小诗的感觉。在书法界,有一个提倡,就是提倡书 法家尽量或者多写自己的东西,这就避免有一些人一生只是 抄古诗词,抄古代散文,因为那样只是一个写字匠、 文抄公。 从来写字是作为文人表情达意的一种宣泄或表现形式,书法 是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很精粹的一个部分,这就需要写字的人 或者说书法家你要有文化,要有知识,不但从你的字,而且 要从你的文章或你的诗歌里面表现你的文化思想。我的爱好范围比较窄,读读书,写写字,这几年来,为了练练脑子, 也开始写一点小诗,不是想发表,也不是想登报,用

13、自己的 话说就是哄自己玩,这也是一种自我消遣的办法。关于写诗 歌,我想起一个比较著名的诗人肖三写的一首诗:“愧无七步成诗才,拙作只能慢慢来。有话即长无话短,但求俚句不成 灾。”这样的大家,他的要求就是“但求俚句不成灾”,这给我 们不会写诗的人提供了一个启示,那我们也就慢慢来。把我 们有感悟的东西写出来, 可以给朋友看看,也可以自己玩玩。 写法呢,就是比较简单,你有感悟的,你经过的事,你想到 的事,都可以写。你比方说,我写了几十年的字,从青年时 开始写,到现在头发都白了,有点感触,怎样表达这种感触 呢?我想到了这么几句话,“不知池墨费多少,染出满头白发来”黑墨染出了白发,这是说岁月的流迁,这就有

14、点意境了, 抓住了这两句,我再随便添上两句,一首有意境的诗就出来 了。“意境”这个词是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面提出的 一个概念,“意境”这个东西,说是有哲理也好,它就是从生 活中来,给人一种触动,使人悟到更多的东西,所谓一切的 物景都是情景,都是带着感情来抒发的。比方说春天吧,本 来是鸟语花香,但是杜甫就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你看,他听到的鸟声他感到惊心,他看到有露水的花他觉得 是在掉泪。所以说,外部的环境描写是他心里的状态的反应。 比方说秋天树叶落了,有人悲秋,是一种比较悲凉的心态,而我自己觉得春夏秋冬,它这个循环,是自然规律,可以寄托悲观,也可以表达坦然,于是我就想到了这样四句

15、话:“秋 风一来临,萧瑟如倾盆。黄叶纷纷落,早有归根心。”这就是 说,落叶归根,用不着悲伤。再比方说我看到棉花,我突然 想到了“慈母手中线”这句诗,我写了这样的诗句:“眼前朵朵 花,幻成缕缕细。慈母待此线,去缝游子衣。”这样,一片棉 花,通过你的想象,丰富你的感觉,有一定的意境。只要有 感觉的东西,你都可以写写看。比方说到河沿遛达,看到柳 树、松树,同样是这两种树,你可以用它来表现不同的感觉。 一棵老柳树,里面已经朽烂了,我写了古柳一首诗:“路 旁一古柳,年久心轮朽。年年浓荫在,清凉为人留。”“无心 行善,善莫大焉”,我把这种精神,想借一棵老柳树表达出来。 再比方说松树,它的特点是冬天不落叶,

16、我们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我这样写松树:“试看岭上松,绿意常葱 葱。心中无炎凉,冬夏不改容。”就是说松树不但是不怕冷, 热也不怕,这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品德,如果人能“心中无炎凉”,不是就活得更自在些了么?这是一些短诗, 诗句表 达一个意境。如果需要长的话,也可以多写几句。比方说在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的时候,我写过一个百年感怀,王懿荣享年五十六岁,我就写了五十六句诗,得到专家的肯 定。这就是说,当我们玩的东西,如果认真玩,也可以玩出 一个比较好的水平来。有什么作用呢,就是提高我们的文化 素养。跟书法联系起来,如果能用你的字写你自己的诗或者 你自己的文章,这就比总是去抄宋词啊、唐诗啊、某某人的 文章要好。就是少为别人做嫁衣裳,写你自己的东西,你可 以跟朋友交流,你可以跟自己交流。这就是我们时下提倡的 写自己的东西,当然不一定都是诗歌。以上就说了这么三个 方面的事。这三个方面,是我几十年来一个状态,总起来说 就是以书为伴,与笔墨作朋友,有感写一点小诗,逗自己玩 这些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