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09726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文件编号:XXX-2023压力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2023 年 7 月公布2023 年 8 实施XXX 公司压 力 管 道 焊 接 作 业 指 导 书目录1 适用条件或范围2 操作人员条件3 施工机具预备4 材料要求5 作业条件6 操作工艺6.1 碳素钢焊接操作工艺6.2 合金钢焊接操作工艺6.3 金属管道下向焊操作工艺6.4 不锈钢管道焊接操作工艺6.5 有色金属焊接操作工艺6.6 钢塑复合管的焊接操作工艺7 焊接操作质量把握8 焊接安全操作留意事项

2、9 支持性相关文件和资料1 适用条件或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各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焊接。2 操作人员条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焊工应受过操作技能、工作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等级的焊工合格证,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3 施工机具预备3.1 施工机械设备:沟通电弧焊机、直流电弧焊机、钨极氩弧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埋弧自动焊机、内外对口器、电容焊机、手提砂轮坡口机、焊条烘干箱、焊条保温箱。3.2 工具和用具:焊枪、焊钳、焊炬、割炬、保温筒、錾子、扁铲、钢锉、钢锯、封头机架、内外对口器、加热板、电加热片、管材、管件固定机架以及面罩、护目镜、绝缘手 套、绝缘鞋等焊接防

3、护用具。3.3 量具:焊缝检验尺、角尺、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3.4 检验和试验设备:X 射线探伤机、光谱仪、测厚仪、超声波探伤仪、点温计、外表温度计、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各种力学性能试验机、电动试压泵。4 材料要求4.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4.2 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焊接材料标准。4.2.1 焊条应符合以下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不锈钢焊条GB/T983、铝及铝合金焊条GB/T3669、铜及铜合金焊条GB/T3670。4.2.2 焊丝应符合以下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焊接用不锈钢丝YB/T5092、铝及铝合

4、金钢丝GB/T10858、铜及铜合金焊丝GB/T9460。4.3 焊接材料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展检验和验收。4.4 焊接材料必需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4.5 现场具有焊接材料储存场所及烘干、去污设施,并应建立保管、烘干、清洗、发放制度。4.6 氩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氩GB/T4842 的规定,且纯度不应低于 99.96%4.7 钨极宜承受铈钨极或钍钨极。4.8 二氧化碳气体的纯度不应低于 99.5%,含水量不应超过 0.005%,使用前应预热或枯燥。当瓶内气体压力低于 0.98Mpa 时,应停顿使用。4.9 氧乙炔焊所承受的氧气纯度不应低于 98.5%,乙炔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溶解乙炔GB6

5、819 的规定。5 作业条件5.1 施工工程部已配备专业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验人员、无损探伤人员。5.2 焊接工装设备、检验试验手段能满足工程工程的技术要求。5.3 已进展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5.4 施焊环境符合 GB50236 规定。6 操作工艺6.1 碳素钢焊接操作工艺6.1.1 本工艺适合于含碳量小于或等于 0.30%的碳素钢的现场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氧乙炔焊。6.1.2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以下规定:6.1.2.1 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 3 倍,且不应小于 100mm。加热炉受热面管子的焊缝中心与管子弯

6、曲起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0mm;同始终管段上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50mm。6.1.2.3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 100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同始终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50mm 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 150mm 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6.1.2.4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当不行避开时,应符合 GB50236 的规定。6.1.2.5 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当没有特别规定时,埋

7、弧焊焊缝坡口形式及尺寸应符合埋弧焊的推举坡口规定,其他焊缝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举坡口的规定。6.1.3 焊前预备6.1.3.1 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承受机械方法,也可承受气割等热加工方法,在承受热切割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需除去坡口外表的氧化皮,溶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外表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坦。6.1.3.2 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外表不小于 10mm 范围内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去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6.1.3.3 除设计规定需要进展冷拉伸或冷压缩的管道外,焊件不得进展强行组对。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进展组时,内壁应齐平,内壁

8、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 10%,且不应大于 2mm。6.1.3.5 不等厚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内壁错边量超过。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 3mm 时,应对焊件按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进展加工。6.1.4 焊接工艺要求6.1.4.1 焊材选用,应依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的热处理、使用条件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且焊接工艺性能良好。6.1.4.2 定位焊接缝应符合以下规定:a. 焊接定位焊缝时,应承受与根部焊接道一样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应由合格焊工施焊。b. 定位焊缝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证焊

9、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c. 在焊接根部焊道时,应对定位焊缝进展检查,当觉察缺陷时应处理前方可施焊。d. 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其材质宜与母材一样或同一类别名。撤除工卡具时不应损伤母材, 撤除后应将残留焊疤打磨修理至与母材外表齐平。6.1.4.3 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外表引弧和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6.1.4.4 焊接时应实行合理的施焊方法和施焊挨次。6.1.4.5 施焊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管子施焊时,管内施焊时应防止穿堂风。6.1.4.6 除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接外,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当因故中断焊接 时,应依据工艺要求

10、实行保温缓冷或后热等防止产生裂纹的措施,再次焊接前,应检查焊层外表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连续施焊。6.1.4.7 需预拉伸或预压缩的管道焊缝,组对时所使用的工卡具在整个焊接及热处理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前方可撤除。6.1.5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6.1.5.1 碳素钢焊接时,一般不承受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只在下述状况时才进展预热及焊后热处理。6.1.5.2 当焊件温度低于 0时,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 100mm 范围内预热到 15以上。6.1.5.3 对有应力腐蚀的焊缝,应进展焊后热处理。6.1.5.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 3 倍;焊后热处理的加

11、热范围,每侧应不小于焊缝宽度的 3 倍,加热带以外局部应进展保温。6.1.5.5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中,焊件内外壁温度应均匀。6.1.5.6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时,测量和记录温度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测温仪表应经计量检验合格。6.1.5.7 焊前的预热和后热处理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碳素钢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宜符合表 1 的规定。碳素钢管材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表 1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钢种壁厚 mm温度壁厚 mm温度C26100200306006506.1.5.8 对热处理后进展返修的焊缝,返修后重进展热处理。6.2 合金钢焊接操作工艺6.2.1 适

12、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低合金构造钢、低温钢、耐热钢、耐热耐蚀高合金等合金钢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氧乙块焊。6.2.2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后热处理,并应符合、的规定。6.2.3 焊前预备合金钢的焊接前的预备工作与 6.1.3 的要求一样。6.2.4 焊接工艺要求6.2.4.1 焊材选用应依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使用条件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且焊接工艺性能应良好。6.2.4.2 定位焊缝应符合的规定。6.2.4.3 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外表引弧或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6.2.4.4 对含铬量大

13、于或等于 30%或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 5%的焊件,氩弧焊打底焊接时,焊缝内侧应充氩气或其他保护气体,或实行其他防止内侧焊缝金属被氧化的措施。6.2.4.5 焊接时应实行合理的施焊方法和施焊挨次。6.2.4.6 施焊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管子施焊时,管内应防止穿堂风。6.2.4.7 除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接外,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当因故中断焊接 时,应依据工艺要求实行保温缓冷或后热等防止产生裂纹的措施,再次焊接前应检查焊层外表,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连续施焊。6.2.4.8 低温钢、耐热耐蚀高合金钢接头焊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

14、 应在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范围内,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条件下,承受小电流、短电弧、快速焊接多层多道焊工艺,并应把握层间温度。b. 对抗腐蚀性能要求高的双面焊缝,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层应最终施焊。c.低温钢焊接完毕,宜对焊缝进展外表焊道退火处理。6.2.5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6.2.5.1 进展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应依据钢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构造刚性、焊接方法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6.2.5.2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6.2.5.3 当焊件温度底于 0时,全部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 100mm 范围内预热到 10以上。6.2.5.4 对有应力腐蚀的焊缝,应进展焊后热处理。6.2.5.5 调质钢焊缝的焊后热处理温度,应低于其回火温度。6.2.5.6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