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09724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队伍建设与发展学校持续实践并探索“一套机制、两重支撑、四支队伍、四大板块、多方 协同”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聚焦“教师的个性化与研究力”,构建教师自主 发展体系,完善学校相关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倡导广大教师明确职业理想和追 求目标,形成专业发展的进取心和内驱力,找到个人的最近发展区,逐步提高 探究意识、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智慧等专业素养。1. 一套机制:制度规范保障教师发展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及专业化发展”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教育 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并 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师队伍工作机制及管理制度,规范、评价、

2、激励全校 教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制定XX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 年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的目标及愿景;制定XX中学教师 基础性评价考核方案、XX中学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聘用考核实施办 法,从制度层面,推进教师有序、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制定 XX中学师徒带教工作方案、中学青年教师沙龙工作方案、中学 “校名师”培养对象申报方案,规范学校教师梯队建设流程,形成分层、分 类教师培训机制;制定中学教职工挑战性评价方案、中学教师“卓越发 展”奖励申报办法、中学学术专著出版资金资助办法,推动教师开展教 育教学研究、打造教育教学风格、凝练教育教学思想。2. 两重支撑:硬件保障服

3、务教师发展为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学校从经费和平台两个方面为 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经费支撑。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性经费,如为购买专业书籍、 组织专项培训、开展项目研究、出版学术专著等提供经费保障;学校为教师的 专业发展提供激励性经费,如绩效考核方案中为教师教育教学竞赛获奖、论文 发表及获奖、课题立项及获奖等设置专项奖励。平台支撑。为满足信息时代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利用信 息技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学校整体教师自主发展网络平台: 搭建基础性评价网络平台模块,实现教师绩效评价的网络化、电子化;搭建挑 战性项目网络平台模块,提升教师“挑战性项目”项目

4、过程管理的动态性、即 时性;搭建师训课程网络平台模块,通过利用平台现有专家课程,结合校本师 训课程开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体系化、模块化的课程支撑;搭建校本研修 网络平台模块,组建学科内研究共同体、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等教师互助团队, 以网络项目驱动的形式形成有效合作、共同成长。学校现正申报华东师范大学 开放学院“校本研修平台”创新实践基地校。3. 四支队伍:梯队建设带动教师发展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教学经历、个性化发展需求,打造4支教师发展队 伍,设置差异化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形成学校教师梯队。(1) 针对新进教师队伍,推进“三新工程”建设。对学校新进教师、新班 主任教师、新高三教师,通过见习教师规

5、范化培训、师徒带教等途径,帮助教 师进一步磨练教育教学基本功,初步发掘教育教学潜能,提升在教育教学岗位 中的胜任力。(2)针对青年教师队伍,推进“青蓝工程”建设。对学校青年教师,通过 学习共同体、青年教师沙龙、项目研究等途径,帮助教师进一步锤炼教育教学 策略,深入探索教育教学优势,找到适合教师兴趣特长、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 特色发展方向。(3)针对骨干教师队伍,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对学校骨十教师,通过 高级教师教育教学专题研讨、初步尝试撰写著作等方式,帮助教师进一步提炼 教育教学风格,高度凝练教育教学特色,成为在市、区层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和 话语权的教师。(4)针对名优教师队伍,推进“示范工程”

6、建设。对学校特级校长、特级 教师,通过进一步搭建示范、展示、交流平台,帮助教师进一步展示教育教学 艺术,示范辐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品 质。4. 四大板块: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发展构建师德素养、教学技能、育德能力、研究能力等四大板块的教师专业发 展培养内容板块,着力打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厚生 乐教,固本求真”教师群体。(1)以师德为先,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学校文化浸润。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构建了 “乐群笃志,协同致 远”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选择教育文化氛围,形成了 “厚生乐教,固本求真” 师风,促使学校教师在文化浸润中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

7、学教育事 业,承担育人使命,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 念,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团队合作精 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师德素养校本研修课程。形成学校“十三五”校本研究课程培训工作方 案,开展师德素养类及实践体验类课程,并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广泛开展师德素 养、育人能力大讨论活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持续多年开展“我心里中的好老师”评 选活动,树立“教书育人楷模XXX老师”等师德榜样,形成教师爱校、 爱岗、爱生的精神风貌。读书活动。教师通过阅读教师专业发展、师德素养等相关书籍,提升专业 使命感和教育责任感,为逐步树立新的课程观、教育教学

8、观、学生观等奠定良 好基础。在历年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满意度高,认可学校教师的 敬业心及转专业素养。(2)以能力为重,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校本研修课程。在完成市、区要求的相关师训课程要求后,学校 在进行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校本研修方 案,聘请专家开设校本研修课程、讲座,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及教育教学实 践能力。如,以校本研修专项主题活动“教学目标设计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 养”为抓手,引导一线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升,充分挖 掘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科素养的要点内涵。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为抓手,引领、帮助见习教 师熟

9、悉教育法规政策,提升师德修养,了解教学常规,掌握教学基本功,关注 自身专业发展。学校现为普陀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师徒带教制度。XX中学师徒带教工作方案,组织校内骨干教师、优 秀班主任等,对新进教师、新班主任、新高三教师等进行带教培养工作,形成 校内带教序列。“XX杯”教育教学竞赛。每学年设置主题、开展校内“XX杯”教育教 学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理 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能力的训练。青年教师沙龙。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沙龙,通过同伴互助、专家指导等方 式,指导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邀请普陀区教育学院教 研室

10、副主任、物理特级教师XX老师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如何说课”专题讲 座,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主题教研活动。学科组、教研组聚焦学科发展特色,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特色发展。如,历史教研组“见微知著以人见史”的特色 主题教研活动,指导教师从“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的涵育角度 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实践;理综学科组“渗透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 和“研究学科融合路径,完善课程开放性”主题教研活动,关注物理、化学、 生物等学科的协同性,指导教师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课程开 发,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及课程开发能力。学习共同体。根据教师能力特点和发展需求,组建学习、教学

11、共同体。 如,语文学科组组建了“关注课程标准的落实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研 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命题与作业的研究”、“重视学生的心理及思 维特征”等四个学习共同体;理综学科组形成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题的学科命 题团队等。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能够在知识共享和同伴支持的基础上,通过 参与交流、协作、反思等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最 终促进个体的成长。教学成果校内展示。通过校内“一师一优课”评审及相关课堂展示、研讨 论坛,校内论坛“协心戮力,行稳致远一一单元教学设计成果交流论坛”、“微课初探,星火燎原一一微型课程成果交流论坛”、“合理运用导学案,提 高教学有效性一一落实

12、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论坛”等活动,展示教师在教学转 型、课程建设等领域的经验与成果。2015年至今,学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8项,市级教学竞赛奖 项122项,区级教学竞赛奖项30余项。(3)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师育德能力育德能力专题培训。邀请市、区级专家,开设教师育德能力专题培训讲 座,促进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 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 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邀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 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市、区优秀班主任,开设青少年常见 心理问题评估与干预、以情优教,提升教学

13、的艺术性等专题讲座,学科德育渗透。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引导各学科教 师充分挖掘学科德育渗透点,并开展校级“德育示范课堂”大奖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挑选骨干教师参与“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 咨询师培训”、开发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等方式,帮助班主任教师学会 与班级学生沟通与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入班级、学生管 理的全过程。德育论坛。通过“创设多元育人环境,促进学科融合德育一一德育示范课 堂展示交流论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一卓越发展育人环境班级建设 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展示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学科德育等领域的经验与 成果。(4)以研究为翼,提升教师科

14、研品质“挑战性项目”研究。学校突出教师的个性化与研究力,设计和开发了 XX中学教职工挑战性评价项目,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和能力优 势,聚焦学校重点项目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德育创新、信息技 术、专业发展、管理服务、自主创新等角度选择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目前学 校组织的首轮教职工挑战性项目的申报,共有74个项目申报和立项,100多位 教职工参与项目研究。学校组建了校内专家立项审核工作小组,开展了富有成 效的审核工作,从不同角度为教职工的挑战性项目研究提出了很有启发意义的 建议。“教师卓越发展”奖励申报制度。制定7XX中学教师“卓越发展”奖 励申报办法,就教师的课题评比获奖、文章论文

15、发表、论文评比获奖等进行 奖励,鼓励教师将项目研究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逐步凝练自身的个性化 风格,打造教师教育教学特色。高级教师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学校聘请校外专家、搭建展示教师的学术 和教学水平的平台,积极鼓励骨干教师提炼教育教学思想,形成教育教学风格, 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专题研讨活动”。XX中学学术专著出版资金资助办法。学校鼓励、支持学校教师将教 育教学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从而提升学科发展品质及学校学术影响力。学校 制定中学学术专著出版资金资助办法,为在职教师提供出版学术专著、基 础理论著作、课题研究著作等提供全额支助。5. 多方协同:组织协作推动教师发展学校建构多方协同的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保障,形成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合 力。设置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统筹负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设计学校教 师专业化发展整体规划,确定学校年度教师培训、梯队建设等计划;设置教育 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依托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班主任队伍建设等项目为教 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