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07914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及组织行为培训讲义(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管理及组织行为 讲义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管理 (一)什么是管理 从功能上分析,管理是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不外是对组织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运用组织的一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好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对于物的管理,而把人力资源仅仅看作是机器的附属品,主张对组织成员采用严厉的控制与监督,通过压服的手段来管理人。 现代组织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

2、管理思想。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管理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性、发掘人的潜力是组织管理取得成功的核心和关键。原因: 1、人是组织行为的主体。 2、人是活生生的生产力。 3、人力资源存在巨大的潜能。二、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经由人力分工和职能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充分调动群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协调群体行为的结构系统。(二)传统组织观 传统组织观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 依照这种组织观念,组织有如下几个特征: 1、组织是为达成某种目标的人群结构。 2、组织存在不同层次的分工与协作。 3、组织的功能在于

3、协调成员行为,以达成组织目标。 4、组织的基本任务是规定每个人的责任,明确成员间的关系,协调组织内成员的行为。(三)组织的整体系统观 1、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组织是与其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动态结构系统。 2、组织的整体系统观强调组织的复杂性。 3、组织的整体系统观还强调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 4、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是组织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5、技术分系统是组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以及将投入转换为产出所运用的各种技术。 6、社会心理分系统涉及组织内个体及群体间的相互影响。 7、结构分系统是组织成员依据责任、职务、权力和利益规则制定的各自的工作行为,相互间

4、的工作关系以及工作流程。 8、管理分系统是组织的中枢机制。 组织的整体系统观既强调组织系统的动态性、开放性,亦强调组织系统的繁杂性以及各个分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和分系统间的整合性。三、组织行为学 (一)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系统内部成员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1、组织行为学着重研究组织系统的内环境。 2、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成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4、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行为激励问题。(二)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1、关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2、关于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3、关于组织行为的研究 4、关于领导行

5、为的研究(三)组织行为学的任务 首要任务是提高组织的社会生产效率。 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思想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个任务是完善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评定法 2、经验总结法 3、环境分析法 4、作品分析法 5、调查法 6、测验法 7、实验法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工业化初期的管理思想 从19世纪初期开始,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工厂制度的管理先驱。他们提出的管理思想的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最初雏形,对于此后的管理理论具有直接影响。1、罗伯特欧文 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罗伯特欧

6、文主张社会变革,以寻求新的协调社会方式。他认为工人劳动是有别于“无生机器”的“有生机器”。 如果管理者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台“有生机器”也得到很好的“维护”,那么获利至少可以超过“投资”的50% (1828年)。 由于他强调工业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注意发挥人的积极性,后来的一些管理学家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2、查斯巴贝奇 英国人查斯巴贝奇主要偏重于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1832年分发表了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劳动分工可以缩短学会操作的时间;可以节约变更工序所花费的时间;可以促进专业工具和设备的发展等。 3、安德鲁尤尔 英国的安德鲁尤尔是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驱。他的

7、工作任务和成就是对早期工厂中的哪些羽翼未丰的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4、夏尔迪谱 夏尔迪谱是法国工业教育的先驱者。他于1816-1818年曾在英国研究了尤尔培养管理人才成就。5、丹尼尔麦卡拉姆 丹尼尔麦卡拉姆是19 世纪美国工厂制度的管理先行者之一。 他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对于后继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认为:良好的管理要有严格的纪律性;有具体的详细的职务说明,以明确岗位责任;要经常准确地报告完成任务的情况;根据成绩确定职工工资和提升职务;明确规定上下级权利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机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6、享利普尔 享利普尔曾任美国铁路杂志的主编。麦卡拉姆

8、的改革,得到了普尔的大力支持。他从麦卡拉姆的成果中发现了三条原则: 组织原则 沟通原则 信息原则(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倡导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泰勒(F.W.Taylor,1956-1915)法国的法约尔(H.Fayol,1841-1925)德国的韦伯(M.Weber,1864-1920)美国的古克英国的厄威克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铁块实验、铁锹实验和金属切割实验。这些实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此后他先后出版了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著作,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1)对劳资对抗与

9、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是来自工人 二是来自管理 三是来自劳动方法(2)科学管理的目标 泰勒认为所谓“科学管理”,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劳资对抗和效率低下的现实。 与上述核心目标相关的另一目标就是所谓“劳资两利”。(3)科学管理的原则 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和经久的合作。 由于泰勒在管理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科学基础。后人把他的管理理论称为“泰勒制”,他本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约

10、尔的管理理论 法国的享利法约尔是与泰勒并驾齐驱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创造始人和代表人物。(1)企业组织的职能 技术职能:包括生产、制造以及加工等活动; 商业职能:包括购买、销售以及加工等活动; 财务职能:包括资本的筹积、核算和合理地利用; 安全与保养职能:包括设备的维修、财产与人的维护与保养; 会计职能:包括财产清点,资产负责表、成本、统计等活动;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2)管理的要素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就是他提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3)管理的一般原则 法约尔认为了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他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

11、般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和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3、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在组织理论方面的贡献是他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韦伯把社会组织区分为三种形态:神授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合理-法律化组织。 与上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相适应,权力也存在三种合法的纯粹的形式,既神授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合理合法的权利。 在以上三种权力形态中,理性的,合乎法律规定的权力,才是现代企业入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4、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 (1)组织的原则 目标原则:所有组织都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相符原

12、则:权力与组织必须相符; 职责原则:上级对下属工作的职责是绝对的; 组织阶层原则 控制广度原则 专业化原则: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 协调原则; 明确性原则:对于每项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2)管理的职能 古利克和厄威克在1973年合作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一书中,把古典管理学派有关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 这七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二、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一)霍桑实验 1、基本情况 2、实验内容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群体实验 谈话实验 3、霍桑实验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1)物质工作环境的变化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

13、关系; (2)休息时间、工作日、工作周的长短以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都不是影响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与人际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影响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4)正式组织内部存在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二)人群关系理论 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亦称人际关系学说)。 1、人是“社会人”,企业管理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3、企业组织内部存在“非正式群体”,它

14、们对职工行为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4、民主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有关职工需要、动机与激励问题的研究 2、关于管理者“人性观”问题的研究 3、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4、关于企业中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三 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科学理论 1、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它通过评价一个管理系统中可供选择的行为的所有方面,提供改进管理的决策的基础。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可以认为是运筹学的进一步发展。 系统分析包括社会系统学派和系统管理学派等派别。 (1)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是以美国的巴纳德(C.L.Barnard)为首建立的。 巴纳德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同作的系统,即由相互进行协作的各个个体组成的系统。这些协作系统是正式组织。 巴纳德认为,组织系统的经理人员具有三项职能: 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系统; 获得必要的个人努力; 制定和规定目标。 由此可见,组织中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协作系统中作为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