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04220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关键字:高职会计教学会计考证融合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考证的重要性中华RM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基本前提条件和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取得“毕业证”这一学历证明外,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是必须的,因而很多高职学院都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取得“双证书”,即专科毕业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除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高职学院还鼓舞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是从事会计工作岗位的一个资格证、上岗证,但是从

2、会计未来职业进展的角度来看,步入会计工作岗位后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都会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以及会计职业证书的考试,由于在校大学生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只有资格参加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虽然理论上讲可以不参加初级直接考中级,但是由于专科毕业生毕业5年后才能参加中级职称的考试,中间要间隔5年的时间,间隔时间过长,5年期间很可能会丧失一些对职称有要求的工作机会,因而能够在大学期间取得初级会计职称是为自己制造更好的进展机会。二、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的关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如此重要,那如果仅仅让学生自学或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复习考试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的学生还没有达到那个能力,因而必要的措施就是将会计考

3、证与会计教学有机融合,一方面将会计考证的相关知识融入、渗透到日常的会计教学中以提高会计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巩固、复习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过程。因而以考试为导向,以考试促进教学,教考相长,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证书双赢的效果。三、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相关措施(一)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会计职业证书的重要地位目前高职学院教学计划、教学实施都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引来贯彻实施的,鉴于会计职业证书对会计从业及未来进展重要性,因而建议高职学院应该修正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明确写进专业人才培养方

4、案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性的指引,教师教学目的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清楚了,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二)将会计考证的知识融入相关的课程纵观高职会计考证的内容其实都在会计相关课程中是有体现的,并不是日常会计教学之外的内容,所以将会计考证的内容融入日常会计教学并不需要很多教学内容的调整,只不过是要参考参照相关考试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有人会说高职不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吗?如果以考试为导向,那岂不是培养出的学生是只懂理论不懂技能的吗?这不是与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相背离吗?其实这一问题毋庸担忧,由于目前的考试大多是理论考试,因而影响的只会是理论方面的教学,实践教学是丝毫不会受到影响的。因此会计考证与理论

5、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有: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关内容的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为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3科,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本来就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而且一般考试的重点内容就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内容,只是要求教师在这些课程教学时兼顾考试中可能考到的重点问题就行了,平时理论练习题可以参照考试相关的模拟题,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门课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导致学生需要自学该门课程,效果很不理想,因而建议没有开设此门课程的学校应该开设,还有就是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最好是考试所用的软件。2、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的融合:初级会计师考试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初级经济法两

6、科,初级会计实务这门课涉及到的科目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治理,但主要是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占到考试分数的80%以上,所以在这2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有必要借鉴、参考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内容。初级经济法主要考核的是税收基础、经济法基础的内容,所以在这2门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初级经济法考试的内容是完全可行的。3、其他会计考证内容的融合。由于部分学生参加会计工作后由于自身进展的要求和工作岗位的需求很有可能会参加比如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为了给学生未来进展奠定基础,现在我们可以在相关课程中注意这些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在税收实务课程中关注注册税务师

7、税法I、税法n或者注册会计师税法的考试内容;在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参考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或者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的考试教材;在治理会计和财务治理课程中借鉴中级会计师中级财务治理或者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的相关内容。(三)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于要在会计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融入会计考证的内容,那么对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就更高,因此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否达到既保证会计教学的目的又能助学生会计考证一臂之力的要求就显得极为重要,我认为要提高专业课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从教师自身和高职学院两方面结合进行:1、专业课教师:由于会计考证是属于职业证书,考核的都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都是由专业课教师教学的,首先专业

8、课教师应该明白考证对学生的重要性,其次专业课教师自己应该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也对会计考证的相关内容非常了解,再次就是如何能够恰如其分的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会计考证的相关内容,做到既不能仅仅为了考证而考证,实施应试教育违反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又做到能够把握会计考证的指导方向,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要求专业课教师把握好“度”,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所以专业课教师自己要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只有自己的知识足够丰富了才能正确把握原则、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更好的实施教学与考证相融合打好根基。2、高职学院:首先是从制度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原则那么效果会截然不同,就像本科学院一定要通过英语四级

9、考试否则不予颁发毕业证一样,如果高职学院从制度上规定高职学院的毕业生一定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那么学生就会全力以赴,如果只是将这一规定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严格执行的话,对学生不会形成威慑作用,所以制定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从指导思想上予以保证是关键环节之一。其次是对教师的激励。目前高校实施的是教师薪酬与职称直接挂钩,教师有没有职业职称证书或职业证书与其本身的绩效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教师是没有动力去考取相关会计证书,但同时高职学院又要求专业教师是“双师型”,要求专业教师有相关的职业证书,这两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所以高职学院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对于取得相关职业证书的专业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资和精神上的支持和补助,大力倡导教师在取得职业证书的同时参加职业社会实践,把“双师型”教师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