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03043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精品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根在这里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学内容解读:本课有两个板块组成,“走进民风民俗”版块通过传说、故事和图片,展现中国几个具有代表性 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体会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 以此为切入口,鼓励学生更加广泛、全面、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敬畏之心,培养 民族自豪感。“尊重传统,传承习俗”版块旨在引导学生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能尊重传统节日传承 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建议: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教材中只是呈现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教师在教学时需 要根据本地区实际进行调整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

2、认同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要用好教材中的探究、小采访等活动,比如教材第72页的探究,教师可以将它作为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既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又能集思广益,让每个人都能有额外的收获。学习“尊重传统,传承习俗”这一点,学生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传统习俗的形式不能变,否 则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时代在变,传统的 形式也会发生变化,这是正常的。从古至今,传统习俗一直在发展变化着,但这些仅仅只是形式的 变化,形式背后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变的,承载的美好情感和愿望也是不变的,传统习俗在变化 中

3、传承着,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能力与方法:学习并传承民风民俗。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民风民俗的来历与相关的传说或故事,了解传统习俗蕴含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体会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的有关知识,了解传统习俗蕴含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体会传统节日 和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学习并传承民风民俗。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传统习俗的资料。准备视频:过年的热闹场面、赛龙舟的场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4、播放视频:春节的热闹场面。教师引导: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习俗内容。3、板书课题: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设计意图:教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年 的热闹场面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对民族风俗文化的亲近、向往之感油然而生。二、走进春节,感受年味1、春节是个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过节前后忙忙碌碌,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2、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压岁钱、年夜饭、包 饺子、守岁、舞狮舞龙。3、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象征团圆、

5、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据记载,中华民族过春节 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些春节习俗背后都有流传已久的传说和美好的寓意。你知道哪些?4、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并分享: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讲述春节的来历,过年的故事。压岁钱:说说压岁钱习俗的小故事。包饺子:说说饺子的寓意。5、我们刚才交流的是汉族的春节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少数民族是怎样过他们的春 节的吗?6、春节的这些习俗让我们的年味十足,无论身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是 老人还是孩子,人人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感受着团圆的喜悦。设计意图:联系学生最熟悉的春节,用典型生动的事例,以喜闻乐见的

6、形式,让学生回忆过春节的 一系列活动,领略春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三、传统习俗,研究交流1、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了解了他们的习俗和来历,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在民间,清明节有着怎样的习俗?交流清明节的来历。教师小结:清明是伤感的节日,我们扫墓、插柳,尽情道出心中那绵绵的思念;清明是快乐的节日,踏青、放风筝、蹴鞠,人们尽情享受着春的魅力。4、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你们参加过赛

7、龙舟活动吗?教师相机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赛龙舟的场面,感受一下那热闹的场面。交流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教师小结: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南方各地还会举行龙舟大赛。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节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了解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与古诗词: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故事。水调歌头等古诗词。教师小结: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么温馨啊。6、重阳节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节

8、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的活动可丰富了,除了登高、吃粽子、吃重阳糕之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活动。7、教师小结:重阳节也是老年节,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一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老人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设计意图:把课堂敞开,让学生把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引进课堂,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从我国的传统佳节中,了解到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些风俗,不仅传递着亲情,更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回家做个小调查,问问家中长辈,听他们说说当地还有哪些传统习俗。设计意图: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回归生活,才

9、能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当地习俗的资料。完成关于年味的采访记录。准备视频:春运视频、禁放烟花爆竹新闻视频。教学过程:一、回家过年,团团圆圆1、老师听说这个春节有很多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回家过年了,是吗?你们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的?路上花了多久?有什么感受?2、出示视频:春运拥挤的人群,你们看人山人海,寸步难行,这就是春运。这些都是回家的人,据交通部门统计,2018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累计发送旅客约29.7亿人次,是平时运送量的很多倍。什么原因呢?对,因为人们都要回家过年。3、与家人团圆,永远是身在外地的人们最大的期盼,团圆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

10、重要的关键词,对中 国人来说,团圆是不变的主题,无论有多远,只要有可能每逢重要的节日,那些身在外地的人,都 会克服种种困难与家人团聚,这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设计意图:课程是灵活的,是开放的,在回忆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袒露了心声,浓浓的中国情怀在课堂洋溢。二、尊重传统,讨论传承。1、中华民族历经 5000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很多习俗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你们知道抓周吗?中国人最喜欢什么颜色?你怎么发现的呢?喜欢红色的原因是什么?你还亲身体验过哪些风俗,谁来与我们分享?2、课前,同学们采访了家里的长辈,了解了当地的一些传统习俗,谁来说一说?3、我国传统习俗都蕴含着特别

11、的意义和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其中有一个习俗源远流长,是很多同学最喜欢的,就是压岁钱。过年时,家里的长辈、亲戚家的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以示祝福,压岁钱的多少并不重要,但现在有些人互相攀比,让压岁钱变了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小组同学议一议,你的压岁钱是怎么用的?你觉得怎么用才更合理、更有意义呢?设计意图:活动设计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节日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让学生聊一聊家乡的节日风俗,议一议压岁钱的合理使用,积极参与讨论,体会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三、与时

12、俱进,发展改革1、你放过烟花吗?什么时候放的?有同学说好几年没放过烟花了,是的,很多城市开始全面禁放烟 花爆竹,一旦违规燃放就会受到处罚。2、视频出示各地禁放烟花爆竹的新闻: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容易造成人身伤害,这项政策绝大部分人都拍手叫好,过年不放烟花爆竹成了大家的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传统风俗,因为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被渐渐摒弃。与此同时,新时代的一些产物,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俗,你知道春节有哪些新习俗?看春晚、旅游、短信拜年、电子鞭炮等等。4、除了春节,你还了解哪些其他的新习俗?(绿色、文明过清明节等等。)新时代的人们不再一味的固守着那些传统的形式,而是与时俱进,求改革,求创新,使一些传统习俗变得更具有时代意义。5、有人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也有人说虽然过年的形式在变,但是喜悦和亲情并没有变。6、交流课前采访记录,并说说你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我国的传统习俗也在发展中变革,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课堂总结,进行拓展我国的民风民俗丰富而独特,多姿又多彩。我们通过课堂所了解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想要 了解我国更多的民风民俗,同学们课后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询问父母长辈等等,一定会有 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