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03035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层找水打井技术要求(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红层丘陵地区“找水打井”工程技术要求本要求针对利用红层风化带裂隙水的农村分散居住家庭供水,采用分散式供水工程模式和利用红层地区相对富水地段(风化带裂隙水及层间承压水)解决乡(镇),学校等小型集中供水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专题研究,数据库建设与实施工作提出技术要求。一、范 围1、本技术要求针对四川省红层地区地下水调查、评价、区划,示范工程阶段及实施阶段编制。2、本技术要求提出的红层地下水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服务于四川红层丘陵地区“找水打井”工程,不替代国家或行业规范执行的其他供水、采水、给水工程建设规范。3、调查评价单元与县级行政区划一致,以县(市、区)为单位成图,比例尺为1:5

2、万。二、引用参照并参考规范、规章、手册1、地质出版社1978年4月水文地质手册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3、1996年4月,原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县(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基本要求(试行)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三、调查技术要求1、县域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查明风化带裂隙水分布、富集规律风化带裂隙水是红层丘陵区分布最广泛的地下水类型。寻找红层风化带裂隙水,要调查了解控制风化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貌因素,特别是微地貌,通过对地质剖面、井、孔的调查和资料搜集,查明风化程度,发育深度等,圈定风化带裂隙水的分布范围、富水程度,研

3、究其分布与富集规律。地质构造。通过地质构造的调查,分析研究构造因素对红层地下水富水程度的影响,寻找红层地下水因构造因素形成的储存和富水块段。平缓褶皱分布区,一般褶皱轻微,形态不甚明显,地层产状较为平缓。应着重查明区域构造裂隙的发育与不同构造、地层部位的关系。分析其力学性质、发育程度、裂隙张开、闭合和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褶皱较发育分布区,着重调查褶皱轴部和地层产状急变的挠曲部位;断裂构造两侧;软硬相间地层中的硬脆岩石。注意旋卷构造中弧形构造突出部位,帚状构造的褶皱带撒开部位,往往形成张性裂隙密集带,成为地下水富水块段。盆地的边缘地带,红层层间承压水分布较为广泛。除调查风化带裂隙水外,应着重调查

4、受褶皱构造影响形成的层间承压水的地层组合关系。如有利于地下水补给和储存的背斜谷,向斜谷,纵向发育的单斜谷地等。注意单斜构造形成自流斜地,小型向斜构造形成自流盆地的可能性。调查影响单斜或向斜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和富水因素。如地层倾角,分布规模,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厚度,地层产状与地形坡向的关系,埋藏条件等。查明红层风化带地下潜水和红层浅部承压水的补给、迳流状况、汇集区域。查明滞缓迳流区咸、淡水界面的埋藏深度,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环境状况。县域地下水水质的控制性调查。结合红层地下水水化学的水平分带与垂直分带规律、含水层岩性、地貌、埋藏条件和径流条件的关系,查明淡水层与咸水层的界面,确定淡水层的厚度

5、和咸水层上界面的埋藏深度。不同类型含水单元的水质类型与特征,水环境和水质状况,以确保分散农户自来水工程的水质满足人、畜饮用水标准。野外工作要注意进行地下水污染现象的调查研究,了解地下水的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与污染途径。在施用化肥、农药的地区,要调查其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并适当增加专项分析水样的数量,选择进行铁、锰、酚、氰、砷、汞、铬、有机磷等微量元素与其它有害物质的分析,适当采集卫生(微生物)分析水样。2、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与描述地层岩性描述对红层分布区的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应划分至组、段地层单元,应调查研究地层岩性在各种具体条件下对地下水的不同控制程度,依此判定红层地下水类型,划分含

6、水岩组。红层砂岩、泥岩、砾岩在岩相、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富水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必须查明岩石的组合关系,对富水性的影响及其界面处对泉水、出露地下水运移和赋存特征的影响。对红层中砂岩、砾岩等硬脆岩层或夹层,要调查由构造裂隙及其密集带构成地下水较为丰富的赋存块段及其含水层段。以及构成层间承压水含水层的关系。调查泥质砂岩、泥岩的风化程度及风化带发育深度。了解风化带网状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及相对富集地段。对可溶性岩层及含膏盐的页岩,应调查其分布范围,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溶蚀现象(溶孔、溶隙、溶洞)及发育规律。尤应注意具溶蚀孔洞的地层的岩性、层位标志、稳定性及其富水性。了解地层中脉状石膏、钙芒硝等含膏盐

7、矿物的分布特征,运用岩相古地理分析方法,研究红层沉积环境,岩相变化,研究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注意井、泉水质与含盐矿物有关的水化学异常。对第四系地层应观察描述地层时代(划分到统)、成因、厚度、颜色、物质组成、粒度大小、细粒物质含量、砾卵石层特征及风化程度、地貌部位(阶地级别)、覆盖情况等。地形地貌。丘陵、山地和谷地是红层区主要的地形地貌类型,其中沟谷、丘间低地是地下水储存、循环的重要场所,成为丘陵、山地地下水的主要汇流带。对解决分散农户人畜用水和严重缺水场、镇(乡)集中供水有重要意义。在丘陵地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首先要按切割深度划分丘陵地貌类型,深丘(相对高差100200米)、中丘(相对高差50

8、100米)、低丘(相对高差2050米)、缓丘(相对高差12c、金属离子测试样1000ml加HNO3(浓度1:1),10ml,使其PH2d、Fe2+Fe3+测试样500ml先加H2SO4(浓度1:1),5ml,加水后再加(NH4)2SO4固态1克e、侵蚀性CO2测试样500ml加大理石粉1小袋简分析500ml专项分析a、测污染物2500ml加NaOH(固态)12克b、测重金属离子1000ml加HNO3(浓度1:1)10mlc、测微生物500ml用市、县防疫站灭菌瓶(专用)8、地下水位动态监测采用自动观测仪,或常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了解年动态变化,可一月监测一次。了解洼地风化带为代表性的风化带裂隙水动态特征和迳流特征,应布置3-4个监测点,构成水文地质剖面,分枯水期、丰水期代表性时段作加密观测,观测时段可按10日观测一次。9、缺水状况调查缺水人数、户数、分布人畜饮用水水源(河塘、堰、土井、水库、泉)保证程度(全年保证、枯水期、干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