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019797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 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 春和济南的冬天 这两篇课文, 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 绿绿的”; 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 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 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 其中的道理。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 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

2、一起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 5 组字词, 让学生个别读, 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 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2. “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3 .对照注解,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 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 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 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 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 研究它的重要性。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 说“物候

3、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 文章的特点。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 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一一物候现象 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一段(一至三段) :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 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第二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三段(六至十段) :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段(十一至十二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

4、步思考;决定物现 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 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 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 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 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 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 ,从空间(七、 八、九段)到时间(十段) 的顺序来安排的, 并分别用了“首 先”、“第二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 “此外”等词语, 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第二课时二、继续研讨写法。这篇课文的写法, 除了层次清晰、 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 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 常要用举

5、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 个,也可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 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 学 生读课文 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 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 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一一北 京”和“烟台一一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 懂。先请同学们把第 1

6、、2 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 板;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 语句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了解: 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 1 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 沉睡中苏醒过来”, 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 “沉睡”、 “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 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态。第 2 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 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 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 感情。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这一 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 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 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第 4 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 “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 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 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四、复习、复述。再朗读课文第一段,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一些词语的 含义。然后与旁边的同学交换复述课文。第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