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00451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毕业实习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堂矿业*毕业实习报告目 录一、 毕业实习目的1二、 毕业实习时间1三、 毕业实习单位1四、 毕业实习单位介绍1-15五、 本次具体的实习过程15六、实习的心得体会15-17一、 毕业实习的目的1、通过毕业实习,使自己函授期间学习的知识:煤矿平安、生产管理,煤矿开拓、开采技术,通风平安及供电等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平安、生产实践相结合,加深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并根据需要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2、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自身独立的观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平安、生产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结合函授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毕业实习,培养自身社交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使自己以积

2、极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之中,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之中。4、通过毕业实习,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局部在实习过程得到验证,到达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从实践中总结心得,把实际的经历上升为理论知识;提高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高度,为以后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企业中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二、毕业实习时间毕业实习时间:2013年7月6日2013年7月15日三、 毕业实现单位毕业实习单位:*中翔集团*李堂矿业* 李堂煤矿综采工区四、 实习单位介绍1、*李堂矿业*简介李堂煤矿隶属于*中翔集团公司,位于*省*市丰县首羡镇李堂村,占地面积220亩,井田面积15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837万吨,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

3、效劳年限31年。始建于2006年3月,历经四年建立与2010年10月投产,为地方国有煤矿,2012年度经*公信平安科技*鉴定为瓦斯矿井,瓦斯的绝对涌出量为0.89m3/min,相对涌出量为1.02m3/t,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为1.77m3/min,相对涌出量为2.04m3/t,采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44m3/min,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11m3/min。C1煤层鉴定为II类自然。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多水平开拓,开采水平为-475m、-720、-850,主采C-1煤、9-2煤、11-1煤。现开采C-1煤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副井进风,主井回

4、风。水文地质属简单到中等型。2012年4月12日被*省经信委、*煤监局核准为*省一级平安质量标准化矿井,矿井证照齐全,合法有效。2、 李堂煤矿根本情况1矿井交通地理位置北、西至苏鲁边界,东部以嘉丰断裂为界,南至奥陶系边界限,勘探控制面积约21.83km2。井田境界由8个拐点圈定,标高从-400m至-1200m,矿区面积约15.0750km2,井田东西走向长2.55.5km,南北倾斜宽33.5km,煤层赋存面积约14.0km2。本区公路交通兴旺,与丰县、沛县、*,*的金乡、单县,*的砀山等市县有公路相通,农村公路网也根本完善。本区离铁路较远,距*沛铁路最近点杨屯38km,距陇海铁路最近点砀山县约

5、50km。 (2)、地貌、气象与自然地震1地貌 本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38m左右,地面坡降很小,根本近于水平,河流水系不发育,仅于西部边界有一条惠月河,常年近于干涸,雨季河漕内方有蓄水,但在短期内即可泄走,很少造成灾害性内涝。 本区最高洪水位标高38.5m,高于地面标高,一旦排泄水工程不畅,将会造成灾害性内涝,需防不测之年。 2气象与地震1、气候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清楚,入冬回春均较早,冬寒枯燥,夏热多雨,春秋常有干旱、寒潮、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历年气温平均13。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3;一月最冷,月平均-1.4。历年平均气温最高30.4(1967.8

6、上旬),最低为7.8(1961.1上旬)。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7(1966.7.18),极端最低气温-21.3(1967.1.4)。历年平均降雨量为817.6mm,最高1053mm,最低658mm,一般年降雨量为750760mm。降雨多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历年平均蒸发量1672.8mm,大于降雨量。6月份蒸发量最大,达238314.3mm;1月份蒸发量最小,仅为3060mm。本区处于季风带,全年以东南偏东风为最多,西风最少。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26m/s(1969.7.27),风向为北北西向。夏季雷雨大风较多,短时最大风力可达911级。历年冻土深度为19

7、cm1月,最早结冻日期12月10日,最晚解冻日期2月10日。2、 地震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1970.1.12004.9.30附近地区发生1.01.9级地震61次、2.02.9级地震67次、3.03.9级地震13次。本区地震活动性不强,无感地震较频繁。(3)、井田地质特征1地层本区为第四系所覆盖隐蔽区,根据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阁庄组(O2g)、石炭系中统*组(C2b)、石炭系上统*组(C3t)、二叠系下统*组(P1s)及下石盒子组(P1*)、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2地质构造1、

8、区域地质构造 本区处于滕(县)、沛(县)、单(县)东西向赋煤构造带的金(乡)、单(县)断块构造的东界边缘。该断块南界为丰沛断裂,北界为凫山断裂,东界为嘉丰断裂,西界为成武断裂,其内分布有三条赋煤构造,本区分布在第二赋煤构造的东端,紧靠嘉丰断裂,构造相对较简单。 2、勘探区构造 本区为一单斜构造,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20,一般小于15,查出断层35条。3煤层本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组和石炭系上统*组,两组平均总厚278m左右,总含煤19层,煤层总厚7.66m左右,含煤系数2.75%,其中可采、局部可采煤层5层,平均总厚4.81m,含煤系数为1.73%。*组(P11)厚100m左右,含C-

9、1、C-2、C-3煤三层,平均厚2.88m,含煤系数2.88%,其中C-1煤层为本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平均煤厚2.31m,可采含煤系数2.31%;C-2、C-3煤层均不可采,C-2煤层平均厚0.52m,18个层位点仅7个可采点,C-3煤层平均厚0.38m,仅一个可采点。*组(C3)厚178m,含煤15层,含煤系数3.1%。含可采煤层9-2煤及局部临界可采煤层11-1、12-1、12-3四层煤,总厚2.83m,可采含煤系数仅达1.59%。本区含煤层很多,但可采煤层很少,且均为薄层煤,含煤性很差。4煤质C-1煤层为肥煤(36)、(26),为低中灰、中高挥发分、高特高热值、低硫、低磷煤,精煤回收率中

10、等,属易选和中等易选煤,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各种规格的洗精煤,如低灰分炼焦煤;原煤可根据粒度分级别销售,亦可做为城市煤气生产和各种动力用煤,中煤可为热电厂提供燃料,尾煤和煤泥可供民用。9-2煤层为肥煤(36)、(26)并伴随有焦煤(25)出现,属低中灰、中等中高挥发分、高特高热值、低高硫、低磷煤,精煤回收率中等,可选性为易选中等易选。煤经脱硫后仍可作为炼焦配煤和其它工业用煤。11-1煤层为焦煤(24),偶见肥煤(26),属低中灰、中等挥发分、特高热值,中高硫,特低磷煤。经脱硫后仍可作为炼焦配煤和其它工业用煤。12-1煤层为焦煤(24),属低中灰、中等挥发分、持高热值,中高硫,特低磷煤。经脱硫后仍

11、可作为炼焦配煤和其它工业用煤。12-3煤层为焦煤(24),属中高灰、中高挥发分、中热值,特高硫、低磷煤。浮煤全硫达2.73,脱硫很难,脱硫后可作为工业和民用配煤。(4) 开采技术条件 1地温本区未进展近似稳态测温,简易测温3个孔,根据邻区28号孔近似稳态测温成果,预测本区地温态势,供参考。 28号孔于测量其它参数前测一条井温曲线,测井终点深度900m,温度35,其它参数测完后冲孔,冲孔完毕后停留10小时30分钟,继续测第二条井温曲线,测得900m终点温度为36.9。按*沛地区恒温带深度为25.30m,温度16.6计算,28号孔地温梯度2.32/100m,地温梯度不超过3/100m,属地温正常区

12、。根据3个钻孔地温资料统计,本区地温梯度为2.90/hm,属地温正常区。但煤层埋深在522729m,进入31为一级高温区、729m以下进入37为二级高温区、矿井开采需采取以通风为主的综合降温措施。2) 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1、瓦斯精查勘探在10线、12线上钻孔中采集了瓦斯样,并收集了邻区肖云寺区2个瓦斯资料,其中C1煤层5个样、9-2煤层5个样。11-1煤层5个样。从瓦斯含量测定结果来看,该区瓦斯成分均以氮气为主,瓦斯含量CH4均小于每克1毫升,均处在瓦斯风化带内。造成该区瓦斯含量低的原因,从沉积环境可以看出,该区第四系以下缺失二叠系上覆地层,说明在煤层形成后,地壳曾一度抬升至地表,使C-1煤

13、层遭受冲刷,使原本较为稳定的煤层变得不稳定。煤层中大局部游离瓦斯此时得到完全释放,少量的吸附瓦斯转变成游离瓦斯被释放。后经地壳下降,煤层在深度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吸附瓦斯才得到保存,故在该区的瓦斯含量很低。2、 煤尘 本区C-1煤层测定3个样品,9-2煤层测定2个样品,火焰长度均大于400mm,C-1煤层最高达850mm,9-2煤层最高达1100mm,岩粉用量为8595%才能扑灭火,均有煤尘爆炸的危险。由于C-1煤层、9-2煤均以碎块、碎粒、粉末状为主,开采过程中还将产生更多的煤尘,容易引起煤尘爆炸,应高度重视。需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如开采煤层时注水、采煤工作面实行内外喷雾相结合、放炮前后洒水定期

14、冲洗巷道及粉刷主要回风巷。 3、煤的自燃煤的自燃与煤的原始植物物质的复原程度有关,煤的复原程度愈低,则自燃的趋势愈高。煤在发生自燃的过程中,丝炭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丝炭具有多孔性和脆性(即容易被压碎的性质),所以丝炭在低温时具有强烈吸收空气中氧的能力,因此它就成为其它容易自燃的成份,镜煤、亮煤以及不易自燃的暗煤发火的媒介物。 该区煤层着火点测试,C-1煤层3个样品:原样352368、平均为358,氧化样334352,平均为347,复原样364372,平均为367;9-2煤3个样品:原样357361、平均为359。氧化样341348、平均为345。复原样363374,平均为367。TC-1煤层2

15、030,9-2煤层为1623,属不易自燃煤层。(5) 井田开拓 1开拓方式 本井田第四系地层厚度大,煤层埋藏较深,井筒穿过第四系需采用特殊凿井法施工。因此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 2井口及工业广场地位置选择选择原则:1、井上、下条件相结合,尽量少压开采条件好的煤层;2、井口位置距初期开采块段近,初期工程量少;兼顾矿井前后期开拓,有利于井下煤炭运输、矿井通风,使前后期巷道布置简单、合理,尽量多打煤巷、少打岩巷。3、坚持“少投入,多产出;早出煤、早见效、以矿养矿,滚动开展的办矿方针。4、尽量选择在第四系地层总厚度比较薄的区域,减少井筒冻结深度,节约冻结费用,减少矿井初期投资。5、工业场地综合条件好。 结合本矿井的具体条件,特别是根据首采区位置及地面设置工业场地的可能性,设计提出了三个方案: 方案I:9-2煤层露头以内、李堂村以南、赵首公路东侧设置工业场地,地面标高+37.137.7m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