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贮藏保鲜技术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98786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的贮藏保鲜技术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肉的贮藏保鲜技术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肉的贮藏保鲜技术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肉的贮藏保鲜技术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的贮藏保鲜技术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鲜肉的贮藏保鲜技术简介孙成杰 1110410055摘要:冷鲜肉的贮藏保鲜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方法使冷鲜肉保持品质达到一定的保藏期。本文以冷鲜牛肉为 例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冷鲜肉的保鲜技术以及保鲜原理。关键字:冷鲜肉 保鲜技术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肉类佳肴在人们的餐桌上呈现。虽然人们早已 知晓如何干制、腌制各式的肉去制成风味独特的肉制品,但是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此,更渴望 的是在肉的原材料的获取到送上餐桌整个过程都是新鲜的。所以冷藏保鲜,辐照保鲜的先进 技术应运而生。1、冷鲜肉的概念及冷鲜牛肉品质的主要指标1.1冷鲜肉的概念冷鲜肉也称冷却肉,是指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采用科学的屠宰加工工

2、艺,经过预冷排酸, 使胴体温度再24h内降至04C,并在此温度范围内加工、储运和销售的生鲜肉。冷鲜肉在 与热鲜肉比较,在食品卫生、营养和风味等方面都更有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 食品卫生的要求,冷鲜肉将成为肉类消费的主流。1.2冷鲜牛肉品质的主要指标1.2.1肉色肉色是人们选择牛肉的主要依据,冷鲜牛肉的色泽深浅受肌红蛋白的含量及其分解产 物和肌肉中沉淀脂肪的含量所影响,最佳色泽为鲜亮的樱桃红色,并且脂肪稍多的肉光泽度 好。牛屠宰以后迅速冷却及预冷排酸有利于牛肉保持鲜红色,放置时间过长、微生物生长繁 殖快、温度升高等可促进肌红蛋白氧化,肉色变深等。1.2.2大理石花纹大理石花纹判定所取的

3、肌肉来自牛第1213肋骨间眼肌部位,通过观察此部分肌肉脂 肪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大理石花纹的等级。等级越高,肌肉脂肪含量分布越均匀,牛肉也会想 对的更加鲜嫩、柔软,即牛肉的品质越好。1.2.3嫩度肉的嫩度是指人品尝牛肉时的口感,即入口咀嚼时对碎裂的抵抗力。嫩度主要由肉中 肌纤维脂肪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肌纤维直径、肌肉结缔组织含量及分布状况、牛肉的大理石 花纹等级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而衡量牛肉嫩度的重要指标是剪切力值,剪切力值越低,则 说明肉的质地越嫩,口感越佳,因此越受到消费者欢迎。1.2.4 PH 值牛屠宰后其胴体会随着ph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因为屠宰后肌肉中的肌糖原通过无氧 呼吸而产生乳酸,随着

4、乳酸的积累,肌肉的酸性加大,ph值也会随着逐步降低。ph的变化 会影响牛肉的颜色、嫩度、货架期、风味等,ph过高肉的颜色变暗、硬度大,ph过低牛肉 过软,渗出液过多,营养流失快,牛肉品质低。1.2.5系水力系水力反映了肉的保水能力,即指当牛肉收到一定外力的作用时,保持其原有水分的 能力,用百分率来表示。一般牛肉含水量在60%左右,若系水力低,营养成分会随着水分 快速流失,肉的品质差,嫩度低。系水力主要由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决定,一般来 说,脂肪及蛋白质含量越高系水力越大,肉的品质越好。2、冷鲜肉的保鲜技术及原理2.1低温保藏技术低温保藏是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此方法通常是将肉在24C之间保

5、存。低温不仅能抑 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还可以降低酶的活性。肉制品中的大多数致病菌最低耐受温度为35C, 冷鲜肉在5C下保存,可显著防止致病菌及腐败菌的生长。冷鲜肉低温保鲜时间长短与冷却 的速度及冷藏条件有关。低温保鲜的原理即降低环境温度,使微生物新陈代谢降低出现部分 休眠状态,降低酶的活性与杀死寄生虫从而使冷鲜肉的货架期延长。2.2高压保鲜技术高压对食品的加工和贮藏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研究指出非加热条件下的高压处理可 加速肉的成熟和嫩化,同时还能杀灭微生物,钝化酶的活性,达到延长冷鲜肉货架期的目的。 经过高压保鲜的肉色泽、营养价值、鲜度和风味等品质指标基本不变。一般压强越高效果越 好,贮藏期越

6、长。高压处理的原理即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酶失活,杀死微生物。2.3辐照保鲜技术辐照保鲜技术是利用放射物发出的电磁波辐照物体,损失冷鲜肉中微生物细胞中的遗传 物质,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从而杀死或抑制肉制品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辐照后 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但是辐照处理后会加速冷鲜肉中脂肪的氧化,辐照剂量越高, 脂肪氧化越严重,在辐照前添加抗氧化剂可显著减缓冷鲜肉的脂肪氧化。一般辐照使用的射 线包括微波、紫外线、X射线、B射线、a射线和丫射线,但是常使用的为后面四种。2.4保鲜剂保鲜技术保鲜剂保鲜技术就是利用各种保鲜剂杀死或抑制冷鲜肉中微生物、减缓肉中脂肪氧化, 从而达到延长肉的货架期。目

7、前,许多安全高效的保鲜剂已在冷鲜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常 见的保鲜剂可分为化学保鲜剂(乳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钾盐类、丙酸及其盐类、柠檬酸、 抗坏血酸、混合磷酸盐)和天然保鲜剂(壳聚糖、香辛料及中药提取物和乳酸链球菌素、溶 菌酶)两种。2.5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利用调整环境其他成分来延长肉品贮藏寿命和货架期的一种技术。其原 理是在一定的封闭体系内,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大气组成的调节气体,以此来 抑制肉制品本身的生理生化作用和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不过一般气调保鲜技术的保鲜效果与 环境的温度有关,所以气调保鲜技术通常与冷藏保鲜技术一起使用。结语:随着人们对肉类保鲜技术研究的深入,对肉的

8、保鲜理论有了更新的认识。要最大限度的 延长冷鲜肉的货架期必须综合多种保鲜技术,尽可能地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减缓脂 肪氧化,消除保鲜不利因素,从而较好的保护冷鲜肉品质,以保证肉制品的安全与品质 参考文献1张颖刘艳春冷鲜牛肉的保鲜技术J中国畜牧业2013年16期2李威娜徐松滨张玲刘中深 冷鲜肉的保鲜技术应用J食品工程2013年3期3卢士玲李开雄徐幸莲 不同生物保鲜剂对冷鲜肉抑菌效果的研究进展4汤春霞冷鲜肉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中外食品工业2013年8期5冼理权董小英唐胜球孔永雄何炳强冷鲜肉的保水性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 技2014年第一期6变性淀粉在食品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业,198

9、9(4).7宰后冷却工艺对冷却猪肉肉色、质量分类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8).8宰后因素对肌肉保水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16).9夏文水程文新姜启兴.肉制品加工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1).11 徐岩译.现代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 GB5750-85.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S13 GB4789.2-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食品卫生微生 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14 冷却肉的加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食品

10、科学,2001(1).15 凌关庭.食品添加剂手册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401716 浅述肉类新鲜度的检测方法J.肉类工业,2006(12).17 蔡华伟.淀粉酶时间温度指示卡的研制与开发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18 王正勇.肉制品中的脂肪氧化J.肉类研究,1999,(1):16-19.19 吴秋明.应用脲酶开发货架寿命指示体系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20 Zhou Hong. Bioactive packaging technologies for ex- tended shelf life of meat-based productsJ. Mea

11、t Sci- ence, 2008,78 ( 1/2 ) : 90-103.21 Economou T, Pournis N, Ntzimani A, et al. Nisin- EDTA treatment and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to increase fresh chicken meat shelf-life J. Food Chemistry, 2009,114(4) : 1470-147622 Zhang Jinlan, Liu Guorong, Li Pinglan, et al. A no- vel meat-borne bacteri

12、ocin and its application as bio- preservative in chill-stored tray-packaged pork meat J. Food control, 2010,21 ( 2 ): 198-20223 Friedrich L, Sir I, Dalmadi I, et al. Influence of vari- ous preservatives on the quality of minced beef under modified atmosphere at chilled storage J. MRAT Science,2008,7

13、9(2) : 332-343.24 Chin H W, Zeng Q, Lindsay R C. Occurrence and flavour properties of sinigrin hydrolysis products in fresh cabbage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6,61 (1):101-104.25 Rhee M, Lee S, Richard H D.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mustard flour and acetic acid against Escherlchia coli O157: HT,

14、Listerla monocytogenes, and Salmo- nella enterlca serovar typhimuriumJ. Apply Envi- 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3,69(5):2959-2963.26 Nadarajah D, Han J H, Holly R A. Inactivation of Esherichia coli O157:H7 in packaged ground beef by allyl isothiocyana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

15、05,99: 269-279.27 Padukka I, Bhandari B, D Arcy B. Evaluation of bar- ious extraction methods of encapsulated oil from -cy- clodextrin-lemon oil complex powder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00,13 : 59-7028 WANIHSUKSOMBAT C, HONGTRAKUL V, SUPPAKUL P.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rototype of a lactic-acid-based 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 for monitoring food product quality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10, 100(3): 427-434.29 SUN Yan, CAI Huawei, ZHENG Limin,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