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98539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教案(教育精品)(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共分四组词语。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

2、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识字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引入,激

3、发兴趣。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

4、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

5、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

6、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

7、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4 出示田字个格“苇”

8、,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2抽读这些词语。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二、指导感悟1激趣促读。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2学生自

9、读,教师巡视指导。3 .互说互读。4反馈指导。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指导重点:(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

10、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三、指导熟读1体会押韵。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2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3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四、练习造句1自己从韵文中找

11、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2指名造句,评议。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五、指导看图说话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6)指名说,比赛说。教学反思:识字2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

12、,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具:教学挂图、投影片、录像带、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10月1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

13、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1.指导学习第一行。(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2.指导学习第二行。(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3.指

14、导学习第三行。(1)播放“狂欢夜”录像。(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4.指导学习第四行。(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2.指导写字。(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4)学

15、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适合的乐曲)第二课时一、复习1(投影片显示)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二、新授。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学生评价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这时挂插图或出示投影片。7指名读,评议,再读。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三、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