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98532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微机原理课设-武汉理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1世纪是一种信息化日益加快的时代,它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对计算机的掌握已成为了当今时代对人才考验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事实,微机原理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上强调了对当今学生在“难度深度强度”三维同步教学上的侧重,并竭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次课程设计,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设计任务,而学生分组实践完毕,从而达到对学生计算机原理知识的教学和汇编语言程序的锻炼。汇编语言是联系等高档语言到机器语言的重要编程语言,其指令是机器指令的一种符号表达,具有很强的机器有关性;也正基于此,可以实现起执行效率的很大提高本次课设是基于汇编语言的计算器设计

2、,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实现一种1进制的简朴计算器设计。其可以实现实现1进制整数的加减乘除计算,通过键盘输入两个数据及选择运算符,回车输出16进制的成果。核心词:汇编语言 计算器 16进制简易计算机课程设计一、 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实验目的是通过该实验掌握较复杂程序的设计。可以独立完毕用程序对85控制键盘和LED显示的控制,完毕计算器加减法的应用。独立编写程序,明白和掌握程序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为后来的设计提供经验。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充足结识理论知识相应用技术的指引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通过这次设计实践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

3、识学习的结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微机原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运用微机原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本。使学生能比较夯实地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控制系统及有关设备的分析、开发等基本技能,受到必要工程训练、初步的科学研究措施训练和实践锻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新发展。 二、 设计内容基于POTUS的简易计算器的设计及仿真 规定:()设计一种简易的计算器,能实现两位数的四则运算功

4、能,具有清零和复位功能;(2)计算器涉及键盘和显示单元,其中键盘规定至少具有数字键、运算功能键;()选用合适的接口芯片及元器件,设计基于8086 CPU的最小系统;(4)在reu中绘制系统原理图,并仿真实现。三、 设计规定 在课程设计时,人1题,同批次同窗中选择同一题的人数不超过3人。在教师指引下,可以互相讨论,但设计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毕,不得互相抄袭。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要在于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的思路,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到处被动地依赖指引教师。同窗应积极积极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

5、互相协助和启发。学生在设计中可以引用所需的参照资料,避免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但必须和题目的规定相符合,保证设计的对的。指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和使用多种已有的技术资料,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分析,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能力都获得提高。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制定好自己各环节的具体设计进程筹划,按给定的时间筹划保质保量的完毕个阶段的设计任务。设计中可边设计,边修改,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可交替进行,问题答疑与调试和方案修改相结合,提高设计的效率,保证准时完毕设计工作并交出合格的设计报告。四、设计原理与硬件电路设计的思路是:一方面运用程序不断扫描键盘是不是有输入,如果没有就始终扫描,如果有就

6、停止扫描,完毕输入,运用汇编的程序核对输入键的数值,通过调用子程序完毕数据的储存或者是加减的运算。运算完毕后将运算的成果储存并显示到LD显示屏上。各部分硬件功能: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5A8255A内部构造1.并行输入/输出端口A,C 825A内部涉及三个8位的输入输出端口,分别是端口A、端口B、端口C,相应信号线是PA7A0、PB7P0、C7C0。端口都是8位,都可以作为输入或输出。一般将端口和端口B定义为输入输出的数据端口,而端口C则既可以作数据端口,又可以作为端口和端口B的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送端口。2.A组和B组控制部件端口A和端口C的高位(PC7P4)构成组;由组控制部件实现控制功能。

7、 端口B和端口C的低4位(PCPC0)构成B组;由B组控制部件实现控制功能。 A组和B组运用各自的控制单元来接受读写控制部件的命令和CPU通过数据总线(0D7)送来的控制字,并根据她们来定义各个端口的操作方式。3. 数据总线缓冲存储器 三态双向8位缓冲器,是825A与806P之间的数据接口。与操作有关的数据、控制字和状态信息都是通过该缓冲器进行传送。4. 读写控制部件 255A完毕读写控制功能的部件。能接受CU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控制命令向各个功能部件发出操作指令。S 片选信号:由CPU输入,有效时表达该255A被选中。 D, R 读、写控制信号:由P输入。RD有效表达CP读8255,WR有效表

8、达PU写A。REET 复位信号:由CP输入。ESET信号有效,清除8255A中所有控制字寄存器内容,并将各个端口置成输入方式。定义工作方式控制字:工作方式0:825中各端口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键盘输入模块键盘是常用信息输入元件,其实键盘也是由一种个按钮构成,如果是独立按钮的话必须要需要一种IO口对它进行检测,而键盘往往这需要键盘按钮数一半的I/O口数对它进行检测,也许对一种比较简朴的系统I/口数一般不是问题,但对于一种大型、复杂的系统来说IO资源就显得非常贵重了,尽量减少I/O使用是非常利于减少成本,此外一方面键盘比用独立按键要美观,这也是键盘可以长期得到人们青睐的因素,可是硬件上的节省必然

9、导致软件上编程的复杂,那就来看看键盘究竟使软件编程有多复杂?下图是一种3*键盘的构造图,由于3*4键盘有7个管脚,于是将键盘接825的PC口,至于为什么选择PC是有因素的,进行键盘扫描一般规定有一部分的I/口的工作方式是输入,另一部分/O是输出,具体到*3键盘则规定3个I/口输入,此外3个输出,这一点C口刚好符合,而PA、B口要么所有输入或输出,因此只能是PC口接键盘。硬件电路如下图所示:五、设计流程图TACK SGEN PAA UBLIC TACK 00 DUP ()SACK EDDAA EGMET;-主程序中的提示信息-1 DB0H,0DH, *$TR2 DB 0AH,DH, * * em

10、to come *$STR3 D 0AH,0DH, * * *$R4 DB0A,0H, *$STR5 DB 0AH,DH,$S DB0AH,H, pee iput an operatr,uch a:, -,*, /,SR7 DB 0H,0H, :,$SR8 B 0H,D,yorcoose is wrog,leagain!,$STR9 DBAH,0D,please nputdata1:,$SR1 D 0AH,D,peinut dta:,$TR1DB 0AH,0H,he ul is:_,$STR12 DB 0AH,DH, -,$STR1 B0A,0DH,You put the illeahuju,

11、please aain!ST14 B 0A,DH,Prss o qt Ex,Pre othbuto to come aain,!,$DATA W ?ATA2 DW ?DATAENDSODGMENT ASME C:E,S:DATA,S:STCKSTAR:O AX,DAA OVS,AXDS MACRO M LA X,M MOVAH, IT 21H ENDM ISP T1 DI STR DS STR3 DISP T4J: DISP ST5 SPSTRXOR X,AOR X,BDT01:MOV A,1 ;键盘输入并回显 IN 21 ;DS调用 CP A,0HJZ LCP L,0H ;与0的ASII码比较 JAE J3 ;如果输入数字不小于等于0则跳转至J3 J 23:MP AL,39H ;与9比较的ASCI码比较 JEJ4 ;如果不不小于或等于9则跳转至4JMP 5 ;如果不小于等于9的话则跳转J5J5:P AL,41H ;与A比较的SCII码比较JA 6 ;如果不小于等于A的话则跳转6JMP 2 ;如果不不小于等于A的话则跳至D26:CMP AL,46H ;与F的ASCII码比较J J10 ;如果不不小于或等于F的AI码则跳转至J10JM J7 ;如果不小于F的ASI码值则跳至J7J7:MP ,61H ;与的ASII值比较JAE J8 ;不小于或等于的话则跳转至J8JMP 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