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案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97975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佳实践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佳实践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佳实践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佳实践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佳实践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佳实践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佳实践案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最佳实践案例.精品文档.最佳实践案例报告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顶层设计【摘要】XXX学院作为XXX公司的核心培训资源,担负着XXX公司赋予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在XXX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顶层设计”, 服务XXX公司的改革、创新发展需要,为XXX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是XXX学院的第一要务和根本责任。学院坚持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六个引领”,促进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公司简介XXX学院总部位于济南,基本架构为“12345”,即,一个学院,两个地市,三个校区,四个分院,五个外委基

2、地。功能定位为“三基地、二中心、一平台”,即:公司培训创新研发基地、团青干部培养基地、企业文化传播基地;公司系统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中心、新技术新技能推广示范中心;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学院现有干部职工580人,占地面积1800余亩。学院以企业内部专业技术、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为主,逐步发展国际合作办学、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以此加强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培养,传播企业文化,沉淀、管理和发展企业内部知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具体问题描述一是如何把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播给新员工,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电力新兵;二是如何培养员工国际视野,适应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大学的需求;三是如何推进学院由外延

3、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提升培训质量;四是如何推进培训创新;五是如何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优秀的培训是队伍;六是如何实现学院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三、主要思路和做法学院的“顶层设计”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管控高效、一体运作”的原则,统一培训计划、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培训标准、统一培训课程、统一考核评价,统筹开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和新员工培训,构建了定位清晰、职责明确、优势互补的集约化大培训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系统专业技术技能培训能力。一是注重文化引领。优秀文化是引领学院发展的永恒动力,争创一流是学院抵御风浪的坚强基石。文化落地之一:把传播公司企业文化融入培训全过程。研究国网公司发展历程,提炼

4、经典案例,将能够体现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知识融入培训全过程。借助学院网站、宣传展板、微信等各种媒介,采取主题活动、专题讲座、集中学习、课题探讨等形式,组织和引导新入职员工进行系统的国网公司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使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产生高度理解和强烈认知、认同,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只有将国网公司的“DNA”融入到员工的“DNA”中,才能打造一支具有国家电网特质的人才队伍。文化落地之二:把提炼学院文化作为管理之要务。创造了国有企业培训史上多项第一的技术学院,要在公司系统内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中实现卓群绝伦、基业长青,就需要有特色、有自己的文化。提炼学院文化,既

5、要考虑院校文化又要考虑业务差别。汲取学院和电校文化之大同,找到培训工作和学历教育两个轮子前行的平衡点,即可确保学院在发展历程上再创辉煌。文化落地之三:用制度力量确保学院文化持续繁荣发展。按照“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院”的工作思路,建立一套与战略、组织和内控体系相结合的文化建设制度和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学院文化落地生根。加强制度约束,让学院文化与培训、教学、管理相融合,推动传统形式化管理逐步转变为文化型管理,核心价值观逐步固化成为员工行为规范和习惯。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实现学院文化与发展实践的对接,为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文化落地之四:企业文化的培训内容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的

6、基本内容,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形成史、典型先模人物奋斗成长史、典型生产经营案例、企业重大成果等。文化落地之五:企业文化的培训形式在对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中,培训形式应贴近学员实际,在运用传统培训形式时,应善于融入新的培训手法,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激发学员的兴趣。(1)专题讲授形式:由企业文化培训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视听感知方式,将企业文化向新员工宣贯。培训师将培训内容形成模块,每个模块反映一个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善于运用故事情节的方式于培训之中,达到“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的效果要求。(2)专题研讨形式:组织新员工开展企业文化、企业形像、企业理念的专题研讨活动,让新员工在接受企业文化的

7、培训学习后谈感受、讲体会、议理念,及时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3)交流互动形式:在企业文化培训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运用与新员工的交流互动,使培训师与学员在培训情境中面对面交流,让学员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达到培训入脑、入心的效果。(4)网络课程形式:网络培训是一种分散式的培训形式,通过建立网站,上传企业文化的培训课程,可以使员工在任何时候通过培训网站接受企业文化的新理念、核心价值观的培训教育。(5)案例讨论形式:更好地运用案例培训形式,不仅能有效激发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新员工在案例分析中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所在,形成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潜意识行为。(6)模拟培训形式: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实

8、施投入,建立企业文化培训的模拟课堂,形成一定情境下的培训内容,让新员工在模拟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企业文化。二是注重国际引领。教育培训国际化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公司的客观需要,也是一流企业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电网装备企业和国网国际公司的交流合作,始终跟踪电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先进成果,了解电力创新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探索共建实训室、培训基地和新技术示范中心,共同培养高级国际培训师;开展涉外培训,拓展涉外培训市场;加强双语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为国网公司国际化战略提供人才保障;研究国外著名企业的培训理念和培

9、训经验,研究国外先进的教育培训体系;注重引进国外优质培训资源,建设具有国网公司特色的培训体系。国际引领之一: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学习借鉴澳大利亚TAFE体系、加拿大CBE模式、德国双元制等国际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办学经验,推动中外师生交流,支持教师互派、学生互派、证书互授,建立科学化的国际人才培养路径和评价体系。国际引领之二:聚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电力电气设备制造机构合作,设立先进设备和技术推广平台;引入国际优质品牌教育培训机构,引进国际先进课程、教材和管理人才,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引领之三:扩大教师境外培训。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关键所

10、在。国际引领之四:提高涉外教育培训服务水平。目前,学院已在个别专业开展了境外员工培训,构建外籍人员的交流平台,积累培训经验,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注重转变学院的发展方式引领。由以大规模建设、迅速扩张培训规模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向以更加注重培训质量,更加注重培训创新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强化一体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以管理创新的崭新成果和教育培训的崭新业绩,奠定学院在国网公司教育培训中的引领作用和权威地位。发展方式引领之一:围绕学院核心业务,提炼和沉淀精品项目、名师团队、品牌课程、特色教材以及培训理论、模式、工具、方法等方面的典型成果,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品牌

11、的引领。发展方式引领之二:超前研究能源革命、清洁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对员工培训工作的影响,加强跟踪式、储备性研究。围绕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发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发展方式引领之三:持续优化新员工培训体系,积极培育品牌项目和特色项目,不断深化网络大学建设,着力构建智能化数字知识平台,努力使学院成为引领公司培训创新的源头、输出培训理念和统一标准的高地。四是注重培训体系改革、创新引领。注重培训体系建设,强化培训目标、培训战略、培训模式、培训设施、培训评价与反馈的系统化。强化培训模式的多样性,注重比武、竞赛与培训的有机结合。强化模块化培训教材、作业指导书、培训课件、培训

12、辅助资源和题库开发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强化培训项目整体规划、建设和开发,培育“精品培训项目”。加大培训项目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常态开发推广机制,打造出一大批“拳头项目”,满足不同员工能力提升的需要。完善培训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实现需求调查、设计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各环节的可控、能控和在控,实现培训效果和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强化贴近现场、贴近企业,满足现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强对来自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和营销现场案例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培训案例库,提高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体系创新引领之一:学院加强对公司系统内技术技能岗位全员持证上岗机制的跟踪研究,开发相应的岗

13、位能力素质模型和学习地图,并开展岗位能力评定,真正建立分层分级的培训体系,支撑引领学院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体系创新引领之二:学院针对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建立了与国网公司业务部门、省公司的沟通机制,及时沟通、解决培训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培训的组织协同能力。五是注重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创新引领。师资队伍是教育培训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决定教育培训工作的水平。着力激励在教学实践、课程改革、学员(学生)管理、企业实践、科研开发、教学大赛中培养教师;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发展,用有效的投入促进老师发展,用优越的待遇激励教师发展,用严格的要求督促教师发展,用真挚的情感鼓励教师发展,用

14、系统的规划统筹教师发展。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拓展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专家型培训师资队伍,促进核心技术技能传承。人才激励机制引领之一:坚持充满活力的机制。当前,学院迫切需要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切实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工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真正把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上来。坚持根据职工能力、气质等有效引导职工走管理人才或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让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技术人才担当重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新建立后备干部竞选制,实现后备干部库动态管理

15、,营造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氛围。六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引领。强化“团结是力量、沟通是钥匙、关爱是亲情、尊重是态度、协调是智慧、和谐是效益”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形成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引导和管理,使学生社团成为学院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学院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优质服务能力,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服务流程和服务行为的标准化。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创造新的培训需求。人文关怀引领之一:坚持人本环境建设。学院要坚持依靠职

16、工办院的理念,推行院务公开,引导职工参与学院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长期开展为职工送生日蛋糕,改善办公生活设施,举办身心健康讲座等活动,把“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融入学院文化建设中,激发广大职工以院为家、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热情,增强学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效果经验一是培训规模大幅跃升。学院年培训量由25万人天增加到168万人天,增长了5.6倍。二是培训功能日益完善。公司专业领军人才、国际化人才,特高压带电作业等全面开展,举办了巴西、菲律宾等国际培训班,公司网络大学成功上线运行。三是实训设施、实训条件全面完善,培训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健全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培训质量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央企新员工培训品牌初步形成。五是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强化学员日常行为考核。积极传播公司优秀文化,增强了学员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六是打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