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96851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考试试题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历史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变迁的物质载体,包含着城镇、村庄的文化发展脉络,封存着本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特殊情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课题。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庞贝古城,因维苏威火山喷发而被掩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后才重见天日。在持续两百多年的发掘中,意大利对遗址采取了“原真性”保护策略,即在原地保留古城出土时的残损

2、形貌和原初场景,不移动废墟中的任何残件,店铺、钱庄以及神庙都保持着灾难发生时的倒塌状态。这就不仅再现了当时的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画面,还能透过建筑破损直观地展现出古罗马时期建筑的材料、构造及建造工艺。经此保护的古城遗址,既是一件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一部关于建筑的“活的教科书”。从17世纪起,北京琉璃厂便集中了许多出售书籍、笔墨纸砚、古玩字画的店铺,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综合整治,琉璃厂保持了清代建筑风貌,文化商业街的功能得以延续,居民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对这种“仿古一条街”的做法,至今仍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真性”的清代历史建筑已不复存在

3、,留下的只是做工地道的清式“新建筑”,那么这里只能算作历史风貌区,而不能算作历史文化街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琉璃厂历史地段原来的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若局限于静态的“原真性”,完全保留屋舍凋敝的真实,对城市发展和街区居民也未必有什么意义。而且,经过翻新改造的琉璃厂,既保持了传统建筑风格,又延续了历史建筑街区的传统功能和文化活力,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保持了历史地段的“原真性”。(取材于陈思等作者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历史建筑能够反映本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脉络。B对历史建筑废墟的原真性保护意味着不能翻修重建。C原真性保护指的是要保持历史建筑原初的倒塌状态。D人们对

4、保护历史建筑凋敝的“原真性”尚存有争议。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对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的一项是(3分)A发掘历史建筑遗址建展馆 B保持历史建筑的原初形貌C保护历史建筑残件不改动 D延续历史建筑的传统功能材料二1964年,在意大利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第一次提出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如今,“整体性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普遍共识。英国什罗普郡塞文河畔的铁桥峡谷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铁桥峡谷不仅拥有代表英国18世纪科技与建筑水平的地标性建筑物世界第一座全部用铸铁预制件建造的铁桥,峡谷中心地带的铁桥镇还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当初的矿区、矿井、高炉、厂房

5、、车间、仓库等工业设施,步行道、电车轨道、铁路、运河等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工人住宅等生活设施。不仅如此,铁桥峡谷塞文河两岸的森林依然茂密如初。从工业设施到实体建筑,再到生态景观,今天的铁桥峡谷实景与18世纪的历史照片几乎完全吻合。由于完整保存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链条,以及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建筑风貌,铁桥峡谷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历史名城扬州已有2500年的建城史。扬州老城区水城一体、城池形态清晰完整;城内唐宋遗址、明清遗址并存,有30多处古代私家园林,592条古街古巷纵横交错,临街沿巷的老房旧屋鳞次栉比。扬州提出“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建筑风貌、不破坏历史

6、文脉、不破坏居民生活”的发展原则,老城至今有保存完好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群484处,近8万居民生活其中;40多户园宅一体,住户们在自家院落筑池叠石、修亭建廊,老城区延续了“青砖黛瓦清水墙,深巷小院有人家”的传统生活场景和居住氛围。不仅如此,截至2014年,扬州还利用历史建筑建立了109座特色博物馆。如果把扬州老城看作一个整体博物馆,那么109座特色博物馆就是专题馆,这就把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与原生环境统一起来,变“孤岛式”的静态保护为整体性、开放性的动态保护,原生地居民成为历史建筑的继承者和保护者,“保”下来的历史建筑便“活”了起来。(取材于潘梦琳等作者的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历史建

7、筑“整体性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体性保护已成为保护历史建筑的普遍共识。B整体性保护是指完整保护地标性的历史建筑。C原汁原味地保存历史建筑以及相关历史风貌。D将静态的历史建筑与动态的居民生活作整合。材料三在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地方的现代化建设似乎形成一对矛盾。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城市建设中曾经大规模拆毁老旧街区。当时即有学者呼吁:原真性的历史环境也是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保护。广大市民也积极参与,与学者一道推动日本各地立法保护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如何兼顾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与本地现代化建设?法国巴黎玛黑区采用了文化复兴策略,

8、即通过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玛黑区有许多十七、十八世纪的巴黎贵族府邸,也有十九世纪的工业建筑遗存。1980年前后几年,玛黑区建立的6个图书馆、13个博物馆、10个剧院、6个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几乎都是对历史建筑的重新利用。玛黑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分散于各处,为了方便游人穿行观赏,玛黑区开放部分历史建筑的内部通道,扩增步行通道数量,将一个个非连续的、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孤岛”联缀起来。为了提高知名度,玛黑区每年举办“玛黑嘉年华”,在各类历史建筑中举办音乐会、美术展、歌剧、历史展等,所有活动均对公众免费开放。这种将历史建筑与当代艺术紧密结合的文化创意,不仅吸引了世界众多主流文

9、化团体参与,还普及了文化知识,提升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培养了人们保护历史建筑及其历史风貌的责任感。当然,解决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与现代化建设这对矛盾并不轻松。比如:许多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滞后于新建街区;各地管理决策者对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方面的认识也参差不齐;文化投资者则更加着眼于经济收益可以说,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原真性、整体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材于张兵等作者的文章)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分)A许多国家都存在着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B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都有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的责任和义务。C开发历史建筑的文化资源或可缓

10、解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D解决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改变投资者的着眼点。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哪些难题,请简要概括。(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苏子瞻酷嗜陶令诗,贵其淡而适也。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唯淡也无不可造;无不可造,是文之真变态也。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虽有顾吴,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以之。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极,遂成寒瘦。故望岫焉而却,其才非不至也,非淡之本色也。里呙氏,世有文誉,而遂溪公尤多著述。前后为令,不及数十日,辄自罢去。

11、家甚贫,出处志节,大约似陶令,而诗文之淡亦似之。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公之出处,超然甘味,似公之性;公之性,真率简易,无复雕饰,似公之文。故曰公自似者也。今之学陶者,率如响拓,其勾画是也,而韵致非,故不类。公以身为陶,故信心而言,皆东篱也。余非谓公之才遂超人,而公实淡之本色,故一往所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余束发已知向慕公,近者吴川公梓其家集,始获尽三世之藏。吴川者,公仲子,高才邃学,为令以伉直著声,阅数月亦去,遵先辙也。怀公集三十年,出入必俱,今春始成帙。吴川自出机轴,气隽语快,博于取材而藻于属辞。比之遂溪,盖由淡而造于色态者,所谓秋水芙蓉也。昔陶氏五男,不好纸笔,而遂溪之后,云蔚霞起。余邑

12、不能文而耻言文,最为恶习。独呙氏能世擅其业。噫!彼安知乌衣诸郎,为史所艳称若此也!(取材于袁宏道文集卷三十五)【注】陶令: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县令。 顾吴:顾恺之和吴道子,历史上擅长着色的画家。遂溪公:即后文中“家集”作者之一,曾任遂溪县令。 响拓,指像得到回声和拓片一样去复制。向慕:向往思慕。 乌衣诸郎: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于乌衣巷,他们的子弟被称为“乌衣郎”。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贵其淡而适也 贵:看重。B日薄山而岚出 薄:靠近。C故信心而言 信:相信。D近者吴川公梓其家集 梓:刻印。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风值水而漪

13、生 其勾画是也,而韵致非 B元亮以之 为令以伉直著声 C非淡之本色也 似公之文D公以身为陶 为史所艳称若此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 那无法刻意去制造的,它们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灵所在B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 不是说他写的文章像陶渊明,而是说他写的文章像他自己C故一往所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因此他一往直前到达的高度,古代有人到过也有人未到过D比之遂溪,盖由淡而造于色态者与遂溪先生比,大概平淡而外的颜色样貌修饰是不足之处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的“淡而适”,有自然界中“漪生”“岚出”一般的美妙。B那些像陶渊明一样追

14、求“淡”的人,是想借其掩盖自己才气不足。C遂溪先生的文章“真率简易,无复雕饰”,与陶渊明的作品神似。D作者期待呙氏家族的“文誉”及创作,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10本文中作者关于写作的主张是什么?以文章第一段文字为例,简要解说作者是如何来阐释自己的主张的。(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共7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11简要概括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特点?就君子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具体文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7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4题。(共12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斛:容量单位,古人以十斗为一斛。 陇上,此处泛指田野。 喷霜竹:即吹笛。泪落哀筝曲:东晋名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