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96676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森林资源现状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2.热带雨林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

2、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雨林生态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热带雨林破坏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人类开发。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_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

3、在第一位。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二)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

4、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从

5、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三)环境承载力定义:养活的人口数(生存)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四)一、人口增长2、人

6、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文化交流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